張老疙瘩正要推辭,忽聞前院喧嘩。原來是他妻子王氏的弟弟跑來報信,說巡檢大人的座駕在山路上遭遇猛虎,隨行護衛死傷慘重,巡檢本人下落不明。
張老疙瘩聞言大驚,立即召集屯中獵戶上山搜救。折騰一夜,總算在一處山洞中找到驚魂未定的巡檢。原來這巡檢為顯威風,非要夜間趕路,才遭此劫難。
雖然人救回來了,但巡檢受此驚嚇,又折了這麼多護衛,自覺顏麵儘失,對張老疙瘩的保舉之事隻字不提。更糟的是,上司認為他舉薦不力,縣尉一職就此泡湯。
張老疙瘩悶悶不樂地回到家,卻發現黃三爺態度大變。昨日還熱情似火,今日卻冷若冰霜。
“張教頭回來了?”黃三爺斜眼看他,連“老爺”都不叫了。
張老疙瘩心中不悅,但還是客氣地說:“讓三爺見笑了。”
黃三爺哼了一聲:“我思前想後,覺得小孫女年紀尚小,婚姻之事還是作罷為好。”說完,衣袖一甩,帶著那女子消失得無影無蹤。
張老疙瘩愣在當場,心中五味雜陳。
更奇怪的事還在後頭。自那以後,張老疙瘩的運氣急轉直下。上山打獵總是空手而歸,家中儲存的糧食莫名其妙發黴,連修葺好的房屋也開始漏雨。屯裡人見狀,又漸漸疏遠了他。
妻子王氏勸道:“我看那黃三爺不是良善之輩,如今見你失勢,便翻臉不認人。這樣的保家仙,不供奉也罷。”
張老疙瘩卻不信邪,又到後山老槐樹下燒香,呼喚黃三爺。這次,黃三爺倒是現身了,卻是一副倨傲模樣。
“張老疙瘩,你找我何事?”黃三爺坐在樹杈上,翹著二郎腿。
張老疙瘩強壓怒火:“三爺,近日我家連遭不順,可是有何處得罪了仙家?”
黃三爺嗤笑一聲:“你這凡夫俗子,時運不濟與我何乾?實話告訴你,如今我在縣太爺府上做了保家仙,沒空理會你這破落戶。”
張老疙瘩大驚:“縣太爺府上?”
“不錯。”黃三爺得意洋洋,“那日巡檢遇險,縣太爺聽聞你救人有功,本想見你一麵。可我一打聽,才知道你那教頭之職怕是保不住了,便轉而投了縣太爺門下。果然,昨日朝廷公文已到,你的教頭之職已被革去,由縣太爺的小舅子接任。”
張老疙瘩如遭雷擊,這才明白黃三爺為何態度大變。原來這保家仙竟如此勢利,專揀高枝攀附。
他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果然不久裡正就來傳話,說他教頭之職已被革去。消息傳開,往日門庭若市的張家,頓時冷清得隻剩北風呼嘯。
當夜,張老疙瘩夢見黃三爺來到床前,趾高氣揚地說:“天下保家仙皆如此,隻庇護有權有勢之家。你既淪為布衣,就莫怪老夫另尋高就。你好自為之吧!”
第二天醒來,張老疙瘩發現後院神龕已碎成數塊,知道黃三爺徹底離他而去。
說來也怪,黃三爺走後,張老疙瘩的日子反倒慢慢好了起來。他憑著多年狩獵經驗,帶著屯裡幾個年輕獵戶專攻采藥,發現了一片老山參地,收獲頗豐。漸漸地,張家又恢複了往日的生機,隻是張老疙瘩再也不供奉任何保家仙了。
一年後的清明節,張老疙瘩上山祭祖,忽見一隻黃皮子狼狽逃竄,身後跟著幾個手持棍棒的道士。那黃皮子見了他,竟人立而起,作揖求救,正是黃三爺。
張老疙瘩本不想理會,但見黃三爺渾身是傷,心中一軟,便對道士們說:“諸位道長,這黃皮子與我有舊,不知它犯了何事?”
為首的道士稽首道:“施主有所不知,這妖孽在縣太爺府上興風作浪,被我們識破真身。它專靠吸食官氣修行,最是勢利不過。”
張老疙瘩想了想,道:“它雖勢利,但未曾害我性命。還請道長饒它一命,趕出本地便是。”
道士們見張老疙瘩說得誠懇,便應允了。黃三爺死裡逃生,對著張老疙瘩磕了三個頭,羞愧道:“不想老夫修行五百年,竟不如你一凡人有情義。今日彆過,永不相見。”說罷,竄入草叢不見了。
後來有傳聞,說黃三爺去了關內,依然專找達官貴人依附,但每每因為太過勢利,終究不得善終。而張老疙瘩呢,靠著采藥賣參,日子越過越紅火,成了屯裡有名的厚道人。
屯裡老人說起這事,都道:“保家仙也分三六九等,那勢利眼的仙家,還不如不供。做人啊,還是得像張老疙瘩這般,得意時不驕,失意時不餒,才是正道。”
這故事一傳十,十傳百,後來竟傳成了“勢利黃仙”的典故,提醒世人:莫道仙家皆慈悲,勢利二字貫幽冥;富貴時門前車馬簇,落魄後舊交如星散。連仙家尚且如此,何況凡人乎?
隻是那張老疙瘩此後每逢小年夜,依舊會在後院擺上一碗餃子,說是祭奠那段奇遇,也祭奠天下一切受困於勢利的靈魂。
喜歡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