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年,關東遼陽地界有個叫馮子安的年輕人,祖上本是京城大員,到他這代家道中落,隻剩城西一處老宅和幾畝薄田。馮子安讀過幾年私塾,心氣高,不願種地,整日想著重振家業,卻苦無門路。
這年臘月二十三,小年剛過,馮子安從當鋪回來,懷裡揣著剛當掉祖傳玉佩的幾塊大洋,愁眉不展。路過城隍廟時,見個白發老道在廟前擺攤,寒風中被凍得瑟瑟發抖。馮子安心善,掏出塊熱乎的燒餅遞給老道:“道長,天冷,墊墊肚子吧。”
老道也不推辭,接過燒餅笑道:“後生心善,老道不能白受你的恩惠。我觀你眉間有晦氣,三日內必有大災,送你一道符,貼身戴著可保平安。”說著從袖中掏出一道黃符遞過。
馮子安本不信這些,但見老道說得鄭重,還是接過符紙道謝回家。當夜風雪交加,他睡得正熟,忽被陣陣淒厲的狐叫聲驚醒。起身掌燈,見院中積雪盈尺,有團黑影在雪地裡翻滾哀嚎。
他提著燈籠走近一看,竟是隻通體雪白的狐狸,後腿被鐵夾子夾住,鮮血染紅了雪地。那狐狸見他過來,眼中竟露出哀求之色。馮子安想起日間老道的話,心道:“莫非應在此處?”當即心軟,費勁掰開鐵夾,將白狐抱回屋中,取金瘡藥為其包紮。
白狐養傷期間頗為靈性,傷好後也不離開,常在院中徘徊。這夜馮子安夢見個白衣老者,對他拱手道:“多謝恩公救命之恩,我乃長白山修行的胡三太爺,日後必有報答。”
轉眼過了正月十五,馮子安正為生計發愁,忽有遠房表叔來訪,說奉天城有家洋行招賬房,月薪十塊大洋。馮子安大喜過望,次日便收拾行裝北上奉天。
這表叔姓趙,在奉天有些門路,果然幫馮子安謀得賬房差事。洋行主要做皮毛生意,馮子安腦子靈光,不出三月便熟悉了業務,頗得東家賞識。
這日盤賬,發現賬目對不上,短缺了五十塊大洋。東家疑心是馮子安做的手腳,要送官查辦。正當焦頭爛額之際,忽有個錦衣老者登門,自稱姓胡,是長白山來的參客,願為馮子安作保。
說來也怪,胡老者與東家閉門談了片刻,東家竟轉怒為喜,不僅不再追究,還提拔馮子安做二掌櫃。馮子安欲謝胡老者,卻早已不見人影。
當晚馮子安夢見白衣老者笑道:“恩公,日間老朽略施小術,已替你化解災厄。明日你去城西鬼市,見個穿黑袍、持銅鈴的賣家,他手中有塊黑石,你務必買下。”
次日馮子安依言前往鬼市,果然找到個黑袍人,花五塊大洋買了黑石。回屋在燈下細看,這石頭黑黢黢毫不起眼,正要收起,忽見石頭發光,照在桌上的銅錢上,那銅錢竟變作兩塊!
馮子安大驚,取塊碎銀試驗,黑石照過,碎銀也變作雙份。他方知得了寶物,為其取名“點金石”。此後謹慎使用,每次隻點化些許銀錢,不敢貪多。
有了點金石,馮子安辭了差事,在奉天買宅置地,做起藥材生意。因他本錢雄厚,為人又仗義,不過三年已成奉天城裡有名的富商。這期間,那胡老者時常托夢指點,助他避開幾次大難。
發財後,馮子安娶了奉天商會會長的千金,可謂春風得意。隻是人心不足,他漸不滿足小打小鬨,想做大買賣。這日接到批關內的大訂單,需墊付巨資,手頭現錢不足,他心一橫,取出點金石,連夜點化千兩黃金。
正當他誌得意滿時,忽有仆役慌慌張張來報,說庫房黃金竟都變作了冥紙!馮子安驚得魂飛魄散,奔去查看,果然滿箱黃金都成了慘白的紙錢。
當夜,白衣老者入夢,怒道:“我好心贈寶助你,你竟貪得無厭,觸犯天條!今日起寶物收回,你好自為之!”馮子安驚醒,忙去尋點金石,早已不翼而飛。
禍不單行,藥材行突然起火,燒個精光;債主聞風上門,官府也來查賬。不過月餘,馮子安便傾家蕩產,淪落街頭。
這日他在破廟避雪,又遇當初贈符的老道。老道歎道:“你本有狐仙庇佑,奈何貪心不足。那點金石乃狐仙內丹所化,豈可妄用?”
馮子安跪求指點。老道說:“狐仙最重信諾,你若誠心悔過,或可挽回。”遂教他回遼陽老家,尋那白狐修行之地懺悔。
馮子安跋涉月餘回到遼陽老宅,在院中設香案懺悔七日。第七夜,白衣老者現身,道:“念你舊日善心,再給你次機會。明日你去長白山,尋個叫胡三的參客,跟他做三年學徒。若心誠,自有造化。”
次日馮子安便上長白山,曆儘艱辛,果然找到個叫胡三的老參客。這胡三雖貌不驚人,卻熟知山性,采參本事了得。馮子安放下身段,虛心學習,三年間踏遍白山黑水,不僅學會了采參,更磨去了浮躁之氣。
三年期滿,胡三笑道:“你已脫胎換骨,可下山了。記住,山中之物取之有道,人生之財求之有度。”贈他苗老山參為本錢。
馮子安回到遼陽,重操舊業,此番腳踏實地,慢慢積累,終成一方善賈。此後每逢初一十五,必設香案拜謝狐仙,終身不渝。
據說後來遼陽遭遇大旱,馮子安散儘家財賑災,感動狐仙,施法降雨。有夜行路人見馮家老宅上空,有白狐踏雲布雨,身後跟著個模糊人影,仔細看去,竟與馮子安有幾分相似。
此事傳開後,關東一帶都知“狐仙點金”的故事,老人常以此告誡後生:仙家助人,重在磨心煉性,若隻見錢財不見心性,終是鏡花水月。
喜歡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集第二季之東北仙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