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任何人躲不過去的就是死亡,管你帝王將相,平頭百姓。可是麵對各種各樣的死,在村裡人看來,無疾而終是最大的福分,像苗東家那樣煎熬著,簡直就是活受罪。尤其那種說死不死,說活不活,折騰死人的病症,花錢不說,那份罪實在難熬,還有一種比病更可怕的病,那就是貧窮。
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人經常羨慕富裕的人,不惜發下賭咒,假如能過上一天有魚有肉的好日子,就是死了也心甘情願。說歸說,一旦過上那樣的日子,又都惜命,怕死,恨不得活上千年萬年。所以,窮人不知富人的憂愁,富人不解窮人的悲傷。但是,無疾而終的三斜子獲得了所有人的豔羨,不能不說,這是多數人的心願。曆經戰事的人們,見證了那麼多的不幸,坦然麵對了必須麵對的結果,可是,對於那個結果的到來,每個人都心有餘悸,不是每個人都會像三斜子那般有福氣。
甭管三斜子的死在外人眼裡多麼有福,在他女人眼裡,男人總歸死了,不在身邊了,再也看不到了。三斜子的女人很悲傷,這結果太過突兀,當大滿氣喘籲籲喊她去土場,告訴她男人死了,她根本不相信,這才多大會呀,飯還沒到嗓子眼呢,咋會說沒就沒。大滿不像是開玩笑,再說也沒有開玩笑的必要,誰會拿一個人的生死開玩笑,罵不死他就管飯。三斜子的女人恍恍惚惚跟著大滿去了土場,腦子亂得像檾麻。
三斜子睡得很安詳,跟平日裡沒什麼兩樣,要說區彆也隻是沒了呼嚕聲。往常三斜子喝完酒總要打呼嚕,那呼嚕像豬圈裡的那頭老母豬,呼嚕的竟然有一種幸福的味道。起初,女人不習慣,讓聒噪得睡不著,可是,日子久了,就習慣了,習慣後,男人若是不打呼嚕反倒睡不著了,總是疑心男人有什麼不測。
三斜子的女人哭得死去活來也沒能喚醒三斜子。太陽暖暖地,若有若無的風絲懶洋洋地吹來又吹去,帶著青青的田野的味道。在多人看來這是個和美的好日子,三斜子確實會死,死得毫無痛苦不說,還選了這樣的好日子,不能不說三斜子的命好。眾人尋了塊門板七手八腳把三斜子抬回了家裡,暫時安放在門地裡,等待棺材來了裝殮。三斜子的女人嗚嗚哭著,小腳踉踉蹌蹌,好幾次差點栽了跟頭。
有人大事不糊塗,小事糊塗,也有人小事不糊塗大事糊塗,更有人大事小事都糊塗。
三斜子的女人是小事不糊塗大事糊塗。男人死了,哭過了該考慮餘下的事體了,可三斜子的女人卻犯了糊塗,叉腿坐在地上哭個沒完沒了,根本不考慮下一步要辦的事。
兒子來了,兒媳婦也來了,三斜子的女人哭得更慟了,似乎她的哭積累了幾十年,如今終於能放閘,好好地豪邁地哭一回了。相比悲傷,兒媳婦的總是淺薄一些,兒媳婦哭了一會,收起淚勸慰婆婆,誰知不勸還好,兒媳婦一勸,三斜子的女人哭得更響了,頗有肝腸寸斷的味道。
兒子看不下去了,嗬斥了母親一下,三斜子的女人明顯不適應兒子的嗬斥,愣了一下,隨即又放聲大哭起來,哭聲裡夾雜著控訴,你看看,老頭子啊,你這一閉眼,兒子就凶我了,拿我不當盤菜了,我可怎麼過呀.....三斜子的兒子氣壞了,後邊還有許多事要辦,母親來這一出,他實在沒料到。媳婦扯了扯他的衣角,示意外頭說話,隨後兩人出了屋子。
兒子兒媳撤去了陰影,屋裡亮堂了許多,三斜子的女人突然醒悟自己剛才有些過分了,兒子不是個差勁兒子,自己這樣一哭,不知外邊人怎麼評價兒子呢。三斜子的女人對自己的行為頗為後悔,她使勁扇了自己一下,爬起來就喊兒子,男人這樣躺著總歸不是辦法,有夫從夫,無夫從子,這個規矩她還是懂得的。
俺爹死在他苗家的土場,出個棺材錢不過分吧。
這是兒媳婦的話。這個騰縣嫁過來的女子,心眼子比一般男人都多,雞蛋裡都能算出骨頭。山南有句俗語,蒼山的孬,騰縣的刁,說的就是兒媳婦那裡的人。這個刁不是刁蠻,而是精明。
媳婦話音未落就驚得三斜子的女人一愣,這個想法打死她也想不出。
兒媳婦剛嫁過來第三天就慫恿著兒子分家,這在三斜子的女人看來就是大逆不道,哪有剛過門三天就分家的,傳出去不讓人笑話死,她堅決不同意。三斜子倒看得開,早分晚不分,早晚都得分,既然孩子提出來了,分就分,彆等到吵鬨了再分,那時候更丟人。三斜子的話一言九鼎,兒子提出分家的那晚上就分了,創造了苗家莊曆史上最快的一次分家記錄,並被傳頌了很久。
三斜子同意分家當然有他的小九九,他從兒媳婦皺起的眉頭上就能看出對其嗜酒的嫌棄和憎惡。既然這樣,倒不如落得眼前清淨,省得鬨起家包子,最後丟人的還是他三斜子。另外一個意思,兒媳婦一看就是過日子心盛,天明發財嫌晚的人,三斜子倒要看看這個騰縣嫁過來的兒媳婦過日子咋樣,彆是嘴上管呼手上低能的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分家第二天,兒媳婦就回了趟娘家,挑回來三十隻小炕雞,秋天一下蛋,三斜子兩口子才知道兒媳婦喂養的竟然全部是草雞。一天二十幾個雞蛋,攢夠一個集,全部被兒媳婦拿去賣了,三斜子兩口子一個雞毛都沒見。沒見到雞毛,三斜子一點都不生氣,兒子能娶到這樣的媳婦,是他姚家的福分,沒有比會過日子再好的了,再摳門總好過撒漏,莊稼人一輩輩不都是這麼過來的,全是牙齒刮陸地,否則怎麼買房置地。
那不好吧,人家苗東家多仁義,咱這樣不是訛人麼,不行,這事不能乾。
三斜子的女人頭搖得賽貨郎鼓也沒能讓兒媳婦打消那個念頭。在三斜子女人的認知裡,根本就沒有那一塊訛人的地。兒媳婦不樂意了,卻諄諄善誘,開導婆婆說,俺爹是不是跟苗家乾活?是不是死在土場?這個事實三斜子的女人無法辯駁,更無法否認,但也不敢輕易點頭,誰知道猴精的兒媳婦會生出什麼點子。咱也不是訛人,訛人的事咱也不乾,俺爹死在苗東家的土場,怎麼著得給俺爹弄副棺材,這個道理到哪都說得過去,我問過保長了,保長也是這個意思,就是經公,咱也不是沒道理,娘,說句不好聽的話,你一把年紀了,這事你就彆管了,由我和孩爹出老殯,彆的你一概彆問,有人問你就說不知道。
兒媳婦一番話讓三斜子的女人徹底啞口無言,既然保長都這樣說,憑兒媳婦的精明,她不會貿然找事,何況苗家的威視在那擺著,輕易沒人招惹,兒媳婦斷不會觸那個黴頭。雖然這樣想,三斜子的女人還是提醒兒媳婦,輕易不要和苗家結怨,畢竟那是苗家莊一等一的大戶,何況自家還租種人家三畝水澆地。
三斜子的兒媳婦沒有直接找上門,為了避免發生直接衝突,那個精明的女人夥著男人去找保長郭修謀,請他當中間人去跟苗家說說。郭修謀出奇地爽快頗令三斜子的兒媳婦兩口子吃驚。坊間盛傳保長郭修謀的家門難進,一般人求他辦點事比登天還難,事實證明根本不是外界盛傳的那樣。三斜子的兒媳婦兩口子很困惑,但更高興,假如能讓苗家出棺材錢,自家就無需自掏腰包了。
去郭修謀家之前,三斜子的兒媳婦揀了十個大雞蛋,顛了又顛,這才下決心似的又拿了兩個放進憋蓋筐子,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就這樣了。
男人對於她拿十二個雞蛋頗有微詞,老親世鄰的,不就是墊句話的事麼,拿什麼雞蛋。
女人對男人的話嗤之以鼻,這年月還有白手拿魚的事?你不給人家好處,人家憑什麼替你說話,再說,那可是得罪人的事,就算不得罪人,那也不是好事,不是好事,人家憑什麼替你跑腿,十二個雞蛋和一副棺材,哪個值錢?
十二個雞蛋和一副棺材,三斜子的兒子當然知道棺材值錢,一副棺材能買好幾千個雞蛋。男人這樣一算心氣就順暢了。家裡養了幾十隻雞,每天光雞蛋就下幾十個,一盤辣椒炒雞蛋在男人眼裡竟然是一種奢望,遙不可及。就是偶爾一次不小心打破一個雞蛋,女人也是拿勺子頭,加把火,熥熟了給孩子吃,而不曾給他嘗一口。
苗家村的女人,沒有幾個能入郭修謀的眼。三斜子的兒媳婦是個例外。郭修謀之所以對三斜子的兒媳婦另眼相看,跟她的名氣有著莫大的關係。這個過門第三天就分家的女人的行為簡直驚世駭俗,按照常理,過日子心氣再盛的新媳婦好歹也得等到生過孩子之後再提出分家,像她那樣急吼吼鬨著分家的人就是在山南也找不出第二個,一般人怕是早被彆人的吐沫星子淹死了。這個女人厲害就厲害在太能乾了,好多人都說,三斜子的兒子哪是娶了媳婦啊,他簡直娶了一頭毛驢。
乾活厲害,說話也乾脆,這是三斜子的兒媳婦留給郭修謀的第一印象。那個強壯的女人不像一般女人那麼畏縮,看到彆的男人,尤其保長,臉幾乎不敢抬,她拉著男人,大大方方地坐在了郭修謀堂屋的矮凳上,因為訴說公公的死因還流了幾滴眼淚,隨後在男人的暗示下止住眼淚,把苗家理應賠付她公公的理由說給了保長郭修謀,並請他主持公道。
人死在他家土場,怎麼著都不能說俺家訛人吧。三斜子的兒媳婦說,語氣有些憤憤,似乎這個條件已經是她委曲求全照顧大局的無奈之舉,否則還不知怎麼著呢。
郭修謀在心底掂量了一會,前思後想,不能不說三斜子兒媳婦這個算盤打得恰到好處,理由更是無懈可擊,假如經公,苗家也是毫無勝算,雇工死了,東家於情於理都得做些合理補償,畢竟這是多年的老規矩。
我隻能去說說,苗家賠不賠,那不是我的事了。郭修謀笑說。
沒事,沒事,三斜子的兒媳婦手擺得像風中荷葉,大叔你隻管去說,成不成和你沒關係,俺也不是想怎麼著苗家,就是覺得理不順,苗家家大業大,給俺爹弄副棺材還不跟拔根毫毛一樣,他家實在不賠,俺也不是沒轍不是,不過,俺想了,苗家不是那樣的,再說,俺提的也不算過分不是。
郭修謀嘴上說著不過分,心裡倒想,還不過分,一張口就是一副棺材,那還輕。要是三斜子因為意外死在苗家的土場,彆說一副棺材,就是把整個喪事的場包了都不多,問題是三斜子自己睡死的,苗家若是不答應,情理上也說得過去。
那就麻煩二叔了,三斜子的兒媳婦說著,給了男人一個眼色,隨即站起身。
郭修謀嘴上客氣著,卻沒有起身相送。黑暗中,看著三斜子的兒媳婦兩人慢慢消失的影子,一抹微笑浮上郭修謀的嘴角。他看看桌上的十幾個紅皮雞蛋,心情立馬大悅,都說三斜子的兒媳婦是個撒土不漏的人,顯然名不其實。
女人插上門回來,看看桌上的雞蛋不無譏諷地說,太陽打西出了,都說三斜子的兒媳婦是個糖公雞,今天怎麼舍得送十二個雞蛋。
郭修謀不解糖公雞是什麼意思,隻聽說過鐵公雞,哪裡又來的糖公雞。女人說鐵公雞一毛不拔,糖公雞一毛不拔不說,還粘人家的,說得就是那號人。郭修謀哈哈笑,糖公雞這個說法委實好笑,糖公雞能給他送十來個雞蛋,豈不是說明糖公雞不光沒粘著自己的好處,還被自己拔了幾根毛。
喜歡一個家族的斷代史請大家收藏:()一個家族的斷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