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維設下的這個“賭命”擂台,像一顆引爆的炸彈,瞬間在整個中國的工業和科技界,掀起了滔天巨浪。
通過那些被“喂了料”的科技報社,這場約戰被迅速渲染成了一場“國營巨頭”與“民間天才”的世紀對決。
紅旗工業集團,這個剛剛在軍工領域大放異彩的新貴。
信通公司,那個在中關村嶄露頭角,充滿神秘色彩的民營挑戰者。
一個是體製內的龐然大物,一個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孫悟空。
他們的碰撞,本身就充滿了戲劇性。
而賭注,更是史無前例的——賭上雙方最核心的技術和未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紅星廠。
他們想看看,那個膽大包天的信通公司,敢不敢接下這份來自紅星集團的,充滿了挑釁和絕對自信的戰書。
信通公司的回信,很快就來了。
比上次的江湖氣更盛,也更狂妄。
回信同樣是電報,內容卻極簡,隻有三個字——
“接。奉陪。”
整個行業,徹底沸騰了。
所有人都知道,一場中國工業史上,前所未有的技術大比武,即將拉開帷幕。
一個星期後,約定比賽的日子。
紅旗工業集團,那個戒備森嚴,剛剛建成的“超精密加工中心”,第一次向外人敞開了大門。
這個車間,是整個集團的心臟和禁區。
裡麵,靜靜地矗立著那台凝聚了何維和無數人心血的,神話般的機器——hx01型靜壓主軸五軸聯動加工中心。
它的外表,已經被重新噴塗上了厚重的軍綠色油漆,巨大的花崗岩基座,讓它顯得沉穩如山,充滿了令人敬畏的工業美感。
車間裡,早已擠滿了人。
省市領導,各大兄弟單位的負責人,還有那些從京城聞訊趕來的各大部委專家,甚至連王立行院士,都親自從京城趕來,想親眼見證這場對決。
陸國興和趙東升,站在人群的最前麵,臉上寫滿了緊張和期待。
上午九點整。
一輛不起眼的藍色麵包車,緩緩地駛入了紅星廠的大門。
車門拉開。
從上麵走下來的,不是什麼西裝革履的大老板。
而是一群穿著各式各樣,甚至有些不修邊幅的年輕人。
為首的,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人。
他身材瘦高,戴著一副黑框眼鏡,頭發有些淩亂,但眼神卻異常明亮,閃爍著一種近乎偏執的,對技術狂熱的光芒。
他,就是信通公司的創始人,一個曾經在中科院計算所,因為思想“過於超前”而被排擠出來的天才工程師——萬潤南。
他身後,跟著的是幾個同樣眼神明亮的年輕人,他們手裡,小心翼翼地捧著幾個蓋著防靜電布的金屬箱子。
那裡,就是他們這次挑戰的武器——信通公司獨立研發的,那套引以為傲的“通用控製係統”。
萬潤南走進車間,第一眼就看到了那台如猛獸般矗斥的hx01。
他的瞳孔,瞬間收縮。
他也是行家,隻看一眼,他就知道,眼前這台機器的技術含量,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掃過,最後,落在了那個平靜地站在機床旁,年輕得過分的少年身上。
不用介紹,他就知道,這個人,就是何維。
“你就是何維?”萬潤南走上前,主動伸出手,他的聲音沙啞,帶著一種長期待在實驗室裡的技術宅特有的味道。
“是我。歡迎來到紅星。”何維與他握了握手。
兩個代表著這個時代,最頂尖的“民間”與“國家隊”技術力量的靈魂人物,第一次,正式地站在了一起。
沒有客套,沒有寒暄。
他們的眼中,隻有棋逢對手的欣賞和戰意。
萬潤南指了指那台機床:“好機器。”
何維笑了笑:“機器是死的,要看誰來駕馭它。”
“說得好。”萬潤南點了點頭,“那我們就開始吧。規則你定的,怎麼比,你說了算。”
“很簡單。”何維指著機床旁的一張工作台,“零件的圖紙和毛坯,都在這裡。兩邊同時開始,把你們的控製係統,接入到我們的機床上。”
何維頓了頓,補充道,“當然,為了公平起見,我們也為你們準備了一台和我們自用配置完全一樣的hx01。機床是一樣的,唯一的區彆,就是裝在上麵的‘大腦’。”
萬潤南的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何維的安排,大氣,且公平。
很快,信通公司的幾個技術員,就熟練地打開了他們的金屬箱。
一塊塊印刷著精密電路的綠色電路板,被他們小心翼翼地取出來,組裝成一台小型的工業計算機。
他們將無數的信號線,接入到那台為他們準備的hx01的伺服電機和傳感器接口上。
而另一邊,陳博也帶領著紅星的技術團隊,做著同樣的準備。
隻是,他們的控製核心,並不是一台計算機。
而是那個凝聚了何維心血的,構造極其複雜的以三維空間凸輪為核心的液壓伺服控製係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個,是代表著未來“數字化”“信息化”浪潮的電子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