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道依茨公司的世紀對決,為何維和紅旗工業集團贏得了世界性的聲譽。
來自歐洲的合作意向和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
何維的名字,在國內外的工業界,幾乎成了“技術奇跡”的代名詞。
但他本人,卻出人意料地,再次從公眾的視野中“消失”了。
他將所有的對外合作事宜,全部交給了林秋宜和新成立的“國際業務部”。
將集團內部的生產和研發,則全權委托給了陸國興、趙東升和陳博。
他隻給自己留下了一個任務,一個在所有人看來,都有些“不務正業”,甚至匪夷所思的任務。
那就是,兩個月後那場對他個人而言,意義非凡的全國高考。
他搬出了那個日理萬機的總工程師辦公室,回到了市一中附近,一棟不起眼的教職工宿舍裡。
他拒絕了集團派來的專車和保衛人員,每天穿著一身最普通的學生裝,背著一個帆布書包,和所有備考的學生一樣,穿梭在教室和宿舍之間。
當何維的父母聽說,自己那個已經是“總工”的兒子,竟然又跑回去上高三時,老兩口徹底懵了。
“他爸,你說咱兒子這是圖啥呀?”何維的母親手裡拿著毛線針,卻半天沒織一下,滿臉都是擔憂,“他現在都這麼大出息了,咋還非得去考那個大學呢?萬一萬一考不上,那多丟人啊!”
何維的父親,腿傷在得到最好的治療後已經大為好轉,他抽著兒子孝敬的好煙,沉默了半晌,才緩緩開口:“老婆子,你彆瞎操心。兒子的事,他自己有數。他從小就倔,決定的事,九頭牛都拉不回來。我們能做的,就是相信他,支持他。”
話雖如此,他的眼神深處,同樣充滿了對兒子高考的憂慮。
何維要參加高考,這讓所有人都感到了極大的不解。
陸國興甚至親自來找過他一次。
“小何啊,”這位已經把何維當成自家孩子看待的老人,語重心長地勸道,“集團現在百廢待興,軍方和海外的訂單堆積如山,正是需要你坐鎮指揮的時候。你你何必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高考這種事情上呢?一個文憑,對你來說,真的那麼重要嗎?”
何維隻是笑了笑,沒有解釋。
他無法對任何人說出那個深埋在心底,延續了兩世的遺憾。
他知道,自己不需要那張文憑來證明什麼。
他隻是需要,親手為自己的青春,畫上一個沒有任何瑕疵的,圓滿的句號。
日子,就在這種平靜而又規律的節奏中,一天天過去。
高三二)班的同學們,對於這個時不時就“失蹤”一段時間,一出現就能在考場上碾壓所有人的“神級插班生”,早已習以為常。
而蘇雅,則徹底成了何維的“小跟班”。
自從上次何維在她筆記本上寫下那句充滿哲理的話後,她仿佛被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她不再糾結於那些刁鑽的競賽題,而是開始瘋狂地閱讀所有她能找到的,關於計算機和未來的書籍。
她把每一個看不懂的問題,都工工整整地記在筆記本上,然後,鼓起勇氣,去向何維請教。
而何維,對於這個前世的“狀元”,未來的計算機界精英,也樂得點撥。
他推薦她去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去了解圖靈和馮諾依曼的生平。
他甚至用最通俗的語言,向她描述了未來“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宏偉藍圖。
這些超越了時代的知識,讓蘇雅的大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和啟發。
她看何維的眼神,也從最初的挑戰和敬畏,漸漸變成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混雜著崇拜和仰慕的情愫。
日子,就在家人的擔憂和外界的猜測中,一天天過去。
兩個月後,高考結束。
又過了一個月,是放榜的日子。
一則消息,如同平地驚雷,瞬間引爆了整個省城,乃至全省的教育界。
本年度的省高考理科狀元,竟然出自市一中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插班生!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的總分,距離滿分,僅僅差了語文作文的一分!
創造了這個“神話”的人,正是何維。
當省電視台的記者們扛著攝像機,興衝衝地趕到紅旗工業集團,想要采訪這位“天才狀元”時,卻被林秋宜禮貌地擋在了門外。
“非常抱歉,各位記者朋友。何總工正在主持一項關係到國家戰略安全的絕密項目,無法接受任何采訪。”
這個消息,讓所有人再次陷入了巨大的震驚。
集團總工程師?國家絕密項目?
這個高考狀元,到底是什麼身份?
這天下午,何維的父母正在家裡看電視。
忽然,樓下傳來了一陣由遠及近的,越來越響亮的鑼鼓聲和鞭炮聲。
老兩口嚇了一跳,還以為是誰家結婚辦喜事。
何父拄著拐杖走到窗邊,往下一看,整個人都驚呆了。
隻見樓下黑壓壓地擠滿了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人群的最前麵,是紅旗工業集團的總經理陸國興,和那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趙東升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