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船塢落成的喜悅,如同最烈的酒,讓整個南洋城都醉了整整一個月。
但何維,卻比任何時候都要清醒。
他在所有人都沉浸在狂歡中時,指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人口。
南洋城自然增長的人口,加上近期歸附的部落,總人口已經逼近四千大關。
這是一個足以讓任何原始城邦自豪的數字,但也意味著,一張張嗷嗷待哺的嘴。
周邊土地的產出,已經快要被逼到了極限。
如果不找到新的、穩定的食物來源,南洋城就將爆發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饑荒。
“那片海,”何維在議事會上,指著窗外蔚藍的海洋,“就是我們唯一的活路。”
在乾船塢竣工後的第二個月,近海漁船的建造計劃,立刻提上日程。
何維畫出了一種全新的船型。
它的船身不大,長度隻有十米左右,底部卻是堅固的v字形龍骨,能更好地破開海浪。
船上配備了可以升降的硬帆,以及一個小巧的、可以遮風擋雨的船艙。
這種船,何維將其命名為“海狼級”近海漁船。
它靈活、快速、穩定,是為近海捕撈量身打造的完美工具。
在他的親自指導和陳啟的監督下,南洋城所有的木匠都被動員了起來。
僅僅用了三個月,一支由十艘嶄新的海狼漁船組成的艦隊,就整齊地停泊在了新港口裡。
何維隨即下令,成立南洋城第一支專職的捕魚隊伍——“海狼捕魚隊”。
呂宋被何維任命為第一任捕魚隊。
出海的那天,整個港口再次被人群擠滿。
呂宋和他的兩百名水手,在萬眾矚目下,升起風帆,第一次駛向了那片神秘而富饒的藍色牧場。
結果,是顛覆性的!
當第一支滿載而歸的船隊靠岸時,所有人都被驚呆了。
船艙裡,甲板上,堆滿了活蹦亂跳的、銀光閃閃的各種海魚。
大的有半人高,小的也有手臂長。
腥鹹的海風中,彌漫著一股豐收的、讓人安心的氣味。
整個南洋城,徹底沸騰了!
接下來的日子裡,“海狼捕魚隊”成了這座城市最耀眼的明星。
他們每天都帶回山一樣多的漁獲。
吃不完的魚被製成了鹹魚乾和魚肉鬆,堆滿了新建的倉庫。
所有人的臉上,都洋溢著一種因食物富足而帶來的踏實與幸福。
對大海的恐懼,迅速被對富饒的渴望所取代。
無數年輕人,削尖了腦袋都想加入“海狼捕魚隊”,成為一名光榮的水手。
隊長呂宋,更是成了孩子們崇拜的英雄。
他每次凱旋,都會站在船頭,享受著岸上市民山呼海嘯般的歡呼。
成功,來得太快,也太容易了。
巨大的榮耀,讓這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開始變得有些飄了。
他不再滿足於在近海打轉,開始帶領船隊,去追逐更遠、更大的魚群。
何維曾私下警告過他,讓他不要冒進,時刻敬畏大海。
呂宋嘴上答應得很好,但心裡卻不以為然。
在他看來,所謂的大海,也不過如此。
隻要有堅固的船和勇敢的水手,就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他們。
災難,就在這種盲目的自信中,悄然降臨。
那是一個很尋常的下午。
呂宋帶領的船隊,在離海岸三十裡外的海域,發現了一片巨大的、由沙丁魚組成的魚群。
那片魚群在海中移動,所過之處,海水都仿佛變成了沸騰的銀漿。
“追上去!”
呂宋的雙眼放光,發出了命令。
十艘漁船立刻揚起滿帆,如同一群餓狼,朝著那片移動的寶藏猛撲過去。
他們追了整整一個時辰。
天色,開始變得有些不對勁。
原本晴朗的天空,被大片大片的烏雲所籠罩。
海風也開始變得狂躁起來。
一名老水手找到呂宋,臉上帶著憂慮:“隊長,要變天了,我們得回港了!”
“怕什麼!”呂宋看著不遠處那片越來越近的魚群,大聲說道:“等捕完這一網,我們就回去!這一網,足夠我們吃上半個月!”
他的話音剛落。
“轟隆!”
一聲沉悶的雷鳴,從天際儘頭傳來。
大海瞬間變了臉色。
原本隻是微微起伏的波浪,在短短幾分鐘內,就變成了數米高的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