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艱難的抉擇_三國第一公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三國第一公侯 > 第135章 艱難的抉擇

第135章 艱難的抉擇(1 / 2)

兩人的談話一直持續到深夜。

當劉謹離開時,張昭起身相送。他站直的那一刻,劉謹才注意到這位老者雖已微駝,身量卻依然有著鬆柏般的挺拔。在門口,夜風從門縫鑽入,吹動他的須發,那一瞬間,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莫名的興奮。

因為他在劉謹的身上,看到了一種久違的感覺。

他捋了捋自己的胡須,回身走向書案,步履沉穩地穿過明暗交織的光影,袍袖輕擺間自有一股不容侵犯的威嚴。他重新坐下,執筆蘸墨,準備起草又一份關乎江東命運的文告。他要將自己所有的想法都寫下來,交給劉謹。

士為知己者死。

他知道,自己找到了這個知己。

劉謹最後瞥見的是他低首時的那段後頸——嶙峋的脊椎在薄薄的官袍下微微凸起,如同承載著千鈞重擔的桅杆,在江東這片並不平靜的水域中,固執地支撐著風帆,不肯彎折。

門輕輕合上,將張昭的身影留在那一室燭光裡。劉謹知道,這位老人將繼續用他那雙布滿厚繭的手,握著筆,在竹簡上一筆一劃地書寫著江東的未來——沉穩,堅定,一如他額頭上那三道深深的皺紋,刻下的都是時間的重量與江山的輪廓。

回去的路上,史大虎低聲問道:“公子,子布先生新到,如此重用會不會太快了。”

劉謹拍了拍史大虎的肩膀,抬頭看著暗淡的星空,笑道:“二牛啊,永遠不要低估謀士的作用,早晚你會知道,擁有一名頂尖的謀士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

是夜,劉謹獨坐院中,麵前是一封剛到的密信。劉表麾下的長沙太守劉磐,表示願意與他一見。

機會來了,但劉謹心知肚明:弱者在談判桌上沒有公平可言。豫章新定,兵微將寡,憑什麼讓強大的荊州坐下來談?

他凝視地圖,目光落在西部那兩個與荊州接壤的縣上一—艾縣、平安。這兩縣人口不足豫章一成,卻承受了荊州侵擾的七成以上。守,要耗費大量兵力;棄,則無異於割肉飼虎。

“但若以這兩縣,換整個豫章兩年和平...”劉謹的手指輕輕敲擊桌麵,“兩年,足以讓屯田穩固,商路暢通,百姓休養...”

“還下不定決心嗎?”霍思的聲音悠悠傳來。

劉謹見霍思走過來,招招手,讓她走近些,然後一把攬在懷裡,輕嗅著她身上散發的淡淡香氣。

“畢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隻是一想到將來北上中原還需借道荊州,此時完全與之交惡不是善策。”

“夫君是擔心什麼?名聲嗎?”

劉謹搖搖頭,“名聲於我如浮雲爾!隻是放不下二縣百姓。”

霍思伸出手,圈住劉謹的脖子,柔聲道:“在我心裡,夫君一直是心懷百姓家國之人,還記得夫君曾經說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我相信百姓們會理解的。”

劉謹看著懷中美人的臉,嘴裡喃喃道:“為生民立命!對啊,能屈能伸,方為大丈夫!你這是替我下了一個大決心啊!”

······

第二天清晨,劉謹召集郡府官員。

宣布了對張昭的任用,雖然免不了有低聲議論的聲音,但都好奇張昭到底有什麼本事能得劉謹如此的厚待。

張昭拜謝之後,隨即呈上了一封竹簡。

竹簡卷首用蒼勁的隸書寫著:

《論豫章諸郡屯田通商安民事》

劉謹一邊翻閱,一邊心中暗暗稱奇。

他沒想到,張昭居然對自己在丹陽北部諸縣推行的屯田製度有如此細致的研究,甚至還做了更完善的細化和修改。

“少主公,卑職南下之時,特地拜托崔大人帶我去丹徒、秣陵等地的田間地頭轉了轉,對少主公的屯田製度頗為傾慕,這是數月來卑職與農人商賈交流後的所思所想,連夜寫的關於豫章諸郡的屯田方略,請少主公批閱。”

劉謹看完之後,又傳給諸將看。

就連太史慈看了都忍不住叫好。

“丹陽屯田既然已經鋪開,豫章的屯田也應該跟上。依卑職之見,在豫章推行屯田正當其時。”他開門見山,“將無主荒地分給流民及家眷,貸予種子農具,減免租賦三年,豫章諸地便可成為少主公治下富庶安樂之境。”

堂下一片寂靜,隨後議論聲起。

“少主公,豫章郡諸縣初定,民亂未歇,且有山越民帥拒險自守,此時屯田恐會招致激烈反抗。”賊曹椽率先發難。

“少主公,郡府倉儲早已經被笮融之流揮霍一空,如今府庫空虛,哪來種子農具?”倉曹椽麵露難色。

“不止農具,耕牛亦有不足!”另一名郡官出列,對張昭的意見並不認同。

麵對大廳裡的爭吵,劉謹並未出言製止,他倒想看看,張昭麵對如此情境,會如何應對。

待眾人言畢,張昭緩步出列,深施一禮:“少主公,諸位大人所言非虛,隻是豫章之地,鄱陽湖畔,實乃是難得的種田產糧之所,眼下困難不小,但若是咬咬牙,挺過去,便可令豫章自給自足,更能反哺江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迷霧塔樓 我在紅樓當情聖,諸位金釵入我懷 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 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聖 開局混入跑男大火,賺個盆滿缽滿 渣男難過美人關 鬥天路 龍珠之梓琪歸來 神筆新豔 鐵血忠魂:扞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