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驚人。共鳴文明發展出“情感可能性預測”,岩石智慧創造出“地質時間可能性圖譜”,甚至連氣態生命都發現了通過密度變化影響可能性的方法。
學院空間因此變得更加豐富多元。不同文明的可能性理解相互碰撞,產生新的洞察。
然而,新的問題隨之產生。部分文明開始濫用可能性知識:光速思維者試圖為自身文明創造“最優可能性”,導致整個星係的現實結構不穩定;某個好戰文明則開發出“可能性武器”,能直接將目標從所有可能性中消除。
聯盟不得不製定《可能性應用公約》,但執行成為難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蘇芮提出了創新解決方案:不是懲罰濫用者,而是讓他們體驗被濫用的後果。通過可能性連接,讓光速思維者體驗自身文明被他人“優化”的感受,讓好戰文明體驗被從可能性中消除的恐懼。
“不是以暴製暴,而是通過理解建立共情。”她解釋。
方法有效但引發倫理爭議。一些文明指責這是“思維操縱”,甚至稱人類正在成為“新的實驗創造者”。
爭議在蘇芮做出又一個決定時達到頂峰:她開始將聯盟知識選擇性分享給前代實驗場中複蘇的文明,包括那些尚未正式加入聯盟的。
“知識不應被壟斷。”她堅持,“每個文明都有權了解宇宙的真相。”
當被問及風險時,她展示了第七實驗場的例子:那個文明在獲得可能性知識後,不是用於擴張或征服,而是用於深化自身存在,甚至發展出了幫助其他量子疊加文明的技術。
“信任孕育信任。”她說。
但危機終於爆發。一個剛獲得知識的年輕文明意外觸發了另一個古老的安全機製,導致整個星區的可能性產生反轉。positive可能性變成negative,希望變成絕望,創造變成毀滅。
聯盟緊急響應,但這次連蘇芮都感到棘手:反轉是宇宙基礎層麵的,如同數學公式中的正負號被改變。
解決方案來自一個意想不到的提議:不是對抗反轉,而是接納它,通過平衡而非消除來中和效應。
所有文明聯合起來,不是輸出positive可能性,而是共同承載negative可能性,通過分擔來減輕單個文明的負擔。
過程痛苦但有效。當平衡恢複時,聯盟成員間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聯結——他們真正理解了“共同體”的含義。
事件後,蘇芮的能量形態發生了最終變化。她不再需要任何錨點,而是成為了可能性場本身的有意識部分。她可以在任何可能性顯現的地方同時存在,但又始終保持著一個核心的“人類性”。
在學院的最大禮堂中,她向所有文明宣告:
“可能性科學的終極課程是:在知悉一切可能的情況下,依然選擇希望;在理解所有痛苦的前提下,依然選擇共情;在體驗無限孤獨後,依然選擇聯結。”
張振華走到她身邊,儘管她已無處不在,但在他眼中,她永遠是他愛的那個女子。
“你做到了。”他輕聲說。
“我們做到了。”她糾正,光芒溫柔環繞著他。
beotigizations,eacearningtodanceitityintheironunieay.
在他們下方,學院空間閃爍著上千個文明的光芒。)
而在無限遙遠的宇宙邊緣,新的實驗場正在誕生。但這次,創造者不是孤獨的“最初可能性”,而是聯盟共同的投影。
實驗的目的也不再是測試,而是探索。
探索無限可能性中的無限可能。
喜歡屍語證詞:屍檢報告被ai篡改後請大家收藏:()屍語證詞:屍檢報告被ai篡改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