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腹地·東協聯合科研院材料工程院。
一輛塗著泥黃色迷彩的軍用卡車緩緩駛入院內,車廂後方蓋著厚重的防水帆布,四周還掛著“異界戰場物資——嚴禁衝擊與彎折”的紅色警告牌。卸貨的士兵小心地揭開帆布,露出一批斑駁卻依舊完好的帝國軍武器與盔甲。
長槍的金屬槍尖在陽光下泛著沉穩的青色光澤,表麵隱約可見鍛造時留下的旋渦狀紋理。被戰火和泥土侵蝕過的劍刃,邊緣依舊鋒利得能輕易割開運輸繩索;而那些被繳獲的胸甲、護肩,雖然表麵布滿箭痕與焦黑的衝擊斑點,卻沒有出現任何裂縫。
隨行的一名軍械官在交接時補充了他們在前線的觀測:“這種護甲擋不住重機槍和反器材武器,但半威力步槍彈打上去,會明顯減弱穿透力,非穿甲霰彈甚至會被彈飛。我們的防暴盾在戰場上也沒這麼結實。”
他頓了頓,又壓低聲音,“帝國重甲兵挨了兩三槍還能繼續推進,必須用集中火力才能壓製住,這在冷兵器時代根本就是無敵的。”
在室內的實驗台上,研究員們早已穿上防護服等待接收。
他們用工業機械臂將一塊帝國騎兵的肩甲固定在液壓夾具中,啟動高噸位的壓力測試——數秒後,顯示屏上的應力曲線穩定地攀升,卻遲遲沒有出現預期的斷裂點。
“地球上同等時期的護甲板,在這個壓力下早就碎成兩半了,這個強度重量比已經接近一些現代合金了。”材料學主任陳列民盯著數據,語氣裡摻著難以置信。
另一組研究員則用電子顯微鏡觀察金屬切片的截麵結構,畫麵上呈現出密集而細膩的晶粒排列,夾雜著幾乎不可見的銀色纖維狀物質——既不像已知的碳化物,也不是任何常見的金屬成分。
一種全新的材料。
“看來——這異世界,到處都是寶啊。”
陳列民的聲音壓得很低,但其中夾雜著難以掩飾的狂熱與興奮。
——————————
大陸腹地·東協聯合科研院·特殊武器試驗場
純白色的建築矗立在群山懷抱中。
建築物內部,中央的試驗台上,靜靜擺放著一門繳獲自帝國的重型魔導炮——炮身近兩米長,整體線條與地球上維多利亞時期的榴彈炮相似,但金屬表麵覆蓋著密集的浮雕符文和不明材質的導線槽,炮口處還嵌著一圈暗紅色的晶體環。
四周的技術人員與軍械專家正忙碌地布設測試儀器,厚重的多光譜攝像機對準炮口,壓力傳感器和磁通探針沿炮身依次固定。
一名穿著防爆背心的軍官介紹道:“這是在港區外圍,由半島輔助軍摧毀敵方陣地時繳獲的。原本部署在帝國前線的固定炮位,推測是反攻時被棄置。”
“根據前線觀察,它發射時沒有明顯的火藥煙霧,但炮口會產生藍白色閃光,衝擊力足以掀翻輕型越野車。”
“能量來源?”一位來自能源所的專家問。
軍官搖頭:“帝國士兵會在炮尾嵌入一種類似晶石的物質,可能是某種高能儲能介質。”
研究員用機械臂小心地從炮尾取出一塊殘留的晶石碎片,送入隔離艙內進行光譜分析。屏幕上跳出一連串異常的能量波動曲線——頻率極不穩定,卻能在瞬間爆發出驚人的峰值。
另一組團隊正在測試炮身材料。金屬部件比帝國盔甲更為致密,符文刻痕在顯微鏡下呈現出微小的分層結構,仿佛內部嵌有納米級導體,可能在發射瞬間引導並放大能量。
“這些符文可能是控製能量形態的關鍵,”一名武器工程師推測,“如果能複原它的工作原理,我們也許能用自己的能源體係驅動它。”
試驗場另一側,防護玻璃後的高能防爆靶區已經就緒。技術組正計劃在嚴格隔離下進行首次受控點火。
防爆掩體的厚鋼門在液壓缸的推動下緩緩合攏,試驗場內的警示燈接連亮起,低沉的蜂鳴聲在混凝土牆壁間回蕩。
幾名穿著防爆服的技術員正在最後確認安全插銷和炮口傳感器,導線與光纖像神經一樣鋪滿炮身,連接到監控台上的數據采集係統。
隔離艙內,機械臂緩緩將一塊經過封裝的完整“能量晶石”送入炮尾的嵌槽,鎖定機構合攏的那一刻,符文刻痕像被點燃般泛起幽藍色的流光,順著炮身脈絡般的凹槽蔓延開來。
“能量環激活,波動頻率穩定在二十六赫茲。”能源專家低聲報告。
“倒計時五秒,準備發射。”試驗主管的手懸在紅色按鈕上方。
——五、四、三、二、一。
伴隨著一聲低沉到胸腔都能感到震顫的嗡鳴,魔導炮炮口迸發出刺眼的藍白色閃光,沒有火藥的爆裂聲,卻有一種壓迫空氣的瞬間衝擊感。空氣像被撕開般湧動,一道半透明的能量束沿著軌跡直撲靶區。
下一秒,防爆靶標中央猛然炸出一團白熾的光球,衝擊波撞上掩體外牆,厚重的觀察窗都微微震顫。
高幀攝像機的畫麵顯示——靶標鋼板被瞬間擊穿。
控製室內,數據員飛快地記錄著能量釋放曲線:“持續時間零點四秒,能量峰值等效於一枚122毫米榴彈的高爆當量。”
武器工程師按著耳機,忍不住低聲感歎:“這不是單純的火炮,它更像是一種定向能武器。”
試驗主管看著靶區那一片冒著白煙的焦黑區域,緩緩吐出一口氣:“如果帝國能在前線量產這種東西、如果這東西再輕一點,戰局會完全不同。”
他轉頭望向會議聯絡屏:“把全部試射數據送去南海指揮中心。”
喜歡異世界傳送門,但是烈焰升騰請大家收藏:()異世界傳送門,但是烈焰升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