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北兩路甘軍相繼推進,遇到的阻力都是很小的,陣地戰和運動戰可以忽略不計。
這種局麵還是要感謝聯盟人為製造的大饑荒。
北路軍指揮部,魏克斯對著趙峰一再核實著這份詳細到極點的情報。
“一、饑荒背景與原因:聯盟政府自1929年起強製推行農業集體化,要求哈薩克遊牧民將牲畜交給集體農莊。由於哈薩克人傳統上以遊牧為生,牲畜是其主要的食物和經濟來源,政策實施過程中遭到強烈抵製。
為完成征收任務,地方官員甚至動用武力強行沒收牲畜,導致大量牧民宰殺牲畜以避免上交,畜牧業遭到毀滅性打擊。
糧食征收與乾旱:1931年,哈薩克斯坦被中央政府要求上繳7600萬普特糧食,比1930年增加了80。儘管當年發生嚴重乾旱,糧食大幅減產,但中央仍拒絕調整征購任務,甚至表示“完成任務比讓人吃飽更重要”。
征糧與乾旱疊加,導致糧食極度短缺;政策執行與封鎖:為防止饑荒擴散和難民外流,聯盟當局封鎖邊境,禁止哈薩克人逃離饑荒地區,並加強對遊牧區的控製,使得災民無法獲得外部援助。
二、饑荒的嚴重後果,人口損失:饑荒造成約200萬至300萬人死亡,占當時哈薩克總人口的40至49。
其中,直接餓死的人數估計為175萬至213萬人;民族遷徙:約150萬人被迫逃離哈薩克斯坦,遷徙至中國、烏茲彆克斯坦、俄羅斯等地,其中大多數人再也沒有返回。
社會結構破壞:饑荒摧毀了哈薩克傳統的遊牧經濟體係,使哈薩克社會從遊牧轉向定居,氏族結構和經濟紐帶遭到嚴重破壞。
民族人口比例下降:哈薩克族在共和國人口中的比例從饑荒前的多數民族下降為少數民族,我們預估得到五十年後才能恢複到饑荒前的人口水平。
評價:這是一場或是有意或是無意對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進行的高效滅絕,他們本民族的人也深度的參與了。”
“趙,你說為什麼會有這麼蠢而壞的人,對自己的民族和國家進行這種侵略者未必乾的出來的大屠殺。不過幸虧聯盟有了這些騷操作,咱們進軍才能這麼順利啊!”魏克斯再三確認完情報後不無感慨的說道。
“咱們後勤跟的上嗎?趙”魏克斯對沿路的路況有些擔心。
“跟的上,魏克斯將軍,咱們去年向聯盟買糧食那不是白買的,咱們借著運輸糧食的由頭,基本上把道路都休整加固了一遍。”趙峰自豪說道。
“咱們的後勤基地會很快移到迪化的,畢竟那裡相比於哈密,後勤保障難度直線下降。你說那些人怎麼都想不到咱們的主力部隊轉了一圈來到了北麓。魏克斯將軍你的指揮能力太強了。”趙峰由衷感慨著,眼神裡帶著崇拜。
與北路軍的“順風順水”不同,甘軍南路軍的推進路線,從一開始就浸滿了鮮血。
1931年8月初,當北路軍已經逼近塔城時,李寶山正率領南路軍沿著塔裡木盆地南緣,向和田地區緩慢移動。
黃沙漫卷的道路上,士兵們不僅要防備隨時可能出現的冷槍,還要警惕那些藏在民房裡、笑容背後藏著殺機的“同胞”。
“將軍,前麵就是於田縣城了,偵察兵回報,城裡看著平靜,可家家戶戶都閉著門,不對勁。”參謀周明策馬來到李寶山身邊,聲音裡帶著一絲警惕。
李寶山勒住馬,舉起望遠鏡望向遠處的城池。土黃色的城牆在陽光下顯得有些刺眼,城門口沒有衛兵,隻有幾個穿著破爛衣服的人在徘徊,時不時抬頭望向甘軍的方向。
他放下望遠鏡,眉頭緊鎖:“不對勁就對了。和田這一帶,抱著不切實際想法的人太多,總覺得能靠著所謂的‘人民戰爭’把咱們拖垮。傳令下去,部隊先在城外紮營,派人去叫門,看看他們的反應。”
部隊剛在城外紮好營,前去叫門的士兵就抬著兩具屍體回來了。死者胸口各插著一把匕首,臉上還殘留著驚恐的神色,身上的軍裝被染成了暗紅色。
“將軍,我們剛到城門口,就從旁邊的巷子裡衝出幾個人,二話不說就捅了弟兄們兩刀,然後鑽進民房跑了。我們想追,可老百姓都攔著,說不知道人跑哪去了。”帶隊的班長咬牙切齒地說道。
李寶山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他原本出於民族感情,不想對平民動手,可現在看來,這些所謂的“平民”,早已成了分裂勢力的幫凶。“把屍體抬下去好好安葬,”他聲音冰冷,“再派一個連過去,把城門圍起來,不準任何人進出。要是再有人敢反抗,直接開槍!”
可事情並沒有就此平息。當天夜裡,甘軍的營地遭到了自殺式襲擊。十幾個穿著平民衣服的人,懷裡抱著捆滿炸藥的土製炸彈,瘋了一樣衝向士兵的帳篷。爆炸聲此起彼伏,火光染紅了半邊天,不少士兵在睡夢中就被炸成了碎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將軍,傷亡太大了!光是被炸死的弟兄就有三十多個,還有十幾個重傷的!”周明衝進李寶山的帳篷,臉上滿是焦急和憤怒。
李寶山站在帳篷中央,拳頭攥得咯咯作響。他看著地上被炸飛的帳篷碎片,又想起白天死去的士兵,心裡的猶豫漸漸被怒火取代。
“這些人,根本就不是平民!他們是披著人皮的惡魔!”他咬著牙說道,“傳我命令,明天一早,對城外的村子進行清剿,凡是窩藏襲擊者的,一律按同罪論處!”
可命令剛傳下去,李寶山又猶豫了。他想起自己出發前常敬之的囑托,要“善待百姓,爭取民心”。現在要是真的清剿村子,會不會落人口實?就在他糾結的時候,電報員匆匆跑了進來,手裡拿著一份剛譯好的電報。
“將軍,是常司令發來的!”
李寶山一把抓過電報,飛快地讀了起來。電報上的字跡不多,卻像一顆定心丸,讓他瞬間放下了所有顧慮——“對這些分裂勢力的恐怖分子要趕儘殺絕,不必要有負擔,所有責任和後世的批判,我一個人承擔。”
“好!好一個常司令!”李寶山猛地將電報拍在桌上,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既然他們覺得‘人民戰爭’能讓咱們束手無策,那咱們就不要這些‘人民’了!傳令下去,清剿行動擴大範圍,凡是拒不配合、窩藏敵人的,格殺勿論!”
命令下達後,南路軍的士兵們像是變了個人。他們不再對平民抱有幻想,遇到可疑人員直接盤問,稍有反抗就開槍射擊。城外的幾個村子很快就被清剿完畢,那些曾經笑臉相迎的村民,此刻要麼被捆起來押往後方,要麼倒在血泊中,再也沒了往日的“和善”。
“將軍,於田縣城的人投降了!他們說願意交出所有襲擊者,隻求咱們彆攻城!”幾天後,周明興奮地跑來報告。
李寶山站在城樓下,看著那些舉著白旗、瑟瑟發抖的城裡人,臉上沒有絲毫表情。“把襲擊者交出來,再讓他們交出所有糧食和武器,否則,這縣城就彆想保住。”他冷冷地說道。
城裡的人不敢怠慢,很快就把十幾個襲擊者綁了出來,還交出了幾十石糧食和幾支老舊的步槍。李寶山看著那些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的襲擊者,沒有絲毫憐憫。“拉下去,就地槍決,”他揮了揮手,“屍體掛在城牆上,讓所有人都看看,和甘軍作對的下場!”
槍聲響起,鮮血濺在土黃色的城牆上,像一朵朵醜陋的花。李寶山轉過身,望向和田的方向,心裡清楚,這隻是南路征戰的開始。接下來的路,隻會更難走,也會更血腥。
喜歡重生民國之我在西北當軍閥請大家收藏:()重生民國之我在西北當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