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兩年之變_重生民國之我在西北當軍閥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04章 兩年之變(1 / 1)

在常恒在北疆前線溜達時,他旗下新成立的黨衛軍已經在各個城市周邊劃拉著不值錢的土地,在他們的監督下改造營的人群在各地建設著,一座座倉庫和營房以及機場。

這些地方都是軍管的,駐紮在地方的官兵沒有過問黨衛軍行動的權利,就對這些行為聽之任之。

這些營地在很短的時間內在新疆這片土地上建好,常恒也開始頻繁的飛往這些地方,這些人看著堆滿各種物資的倉庫他們雖然很好奇,但是也不會問什麼。

在他們接手這些物資之後,黨衛軍會按照命令,立即讓附近的守軍接手物資,以便儘快的展開各項軍事工事的建設。

像這樣的情況,在這片大地上斷斷續續的持續了兩年時間,直到徹底建成了北疆核心防線:塔城額敏防線;扼守西北大門的博爾塔拉與伊犁河穀防線;東疆與南疆的次級防線

這些防線很注重隱蔽與偽裝,儘量避免建造高大顯眼的工事。多采用伏地堡,與地麵融為一體。

所有火力點不應正對敵方來襲方向,而應設置在側麵,形成交叉火力,讓敵人難以直接瞄準。

連接各個火力點的,必須是完善的、之字形的交通壕和步兵塹壕,防止炮火殺傷。

在兵力配置方麵在這兩年之內常恒很聽勸的建設了,三個師的核心機動兵團他們擁有最好的裝備、最強的機動性,作為戰略預備隊,隨時可以增援危急戰線。

在地方守備部隊,常恒把黨衛軍分區域部署,負責固定防線的守衛和遊擊戰的準備。

經濟後勤上,這兩年難民大量湧入,常恒組織他們開墾荒地,伊犁、塔城這些前沿地區的糧食產量翻了一倍,自給自足總算實現,再也不用怕被圍困時斷糧。

甘肅援助的小型兵工廠也已投產,雖然規模不大,卻能維修槍械、生產子彈和手榴彈,等技術成熟,甘肅那邊還會遷幾條槍械、火炮產線過來,足夠支撐中等烈度的戰爭。

交通和通訊也跟上了,連接各防線的戰略公路修通了大半,無線電通訊網覆蓋了主要節點,再加上騎兵傳令隊,即便無線電被乾擾,消息也能傳得出去。

政治與民族政策上,常恒費了不少心思。新疆民族多,聯盟一直想趁機煽動叛亂,他便采取懷柔與威懾並用——尊重當地的宗教和習俗,把一些頑固不化,不配合部落頭人、宗教領袖打落塵埃,給這裡的貧民分了糧食和土地和牲口,讓他們在這片土地上開始站起來了。

可要是有人敢公開勾結聯盟、發動叛亂,借著信仰搞事情他是絕對不會手軟的。

這兩年,黨衛軍撲滅的分裂叛亂勢力可謂數不勝數。喀什地區和和田地區尤為嚴重,常恒煩不勝煩,就乾脆學著約瑟夫給車臣搬家,給這個地方的頑固分子搬了一次家,至此南疆才安定下來。

宣傳上更是順風順水——聯盟提供的素材實在太多了,吳克蘭大饑荒、哈薩克大饑荒,侵占中國的大東北、妄圖分裂蒙古等等,這些都是都是現成的素材。

常恒讓人把這些事編成小調、評書,讓宣傳隊在新疆和甘肅的集市、軍營裡傳唱,“抵抗聯盟侵略,保衛家園”的口號,漸漸深入人心。

最關鍵的情報與反間諜,常恒壓給了黑衣社。在這片土地上重要的情報崗位全是黑衣社的人把控,他們行事隱秘,手段狠辣,這兩年揪出了不少聯盟安插的探子,確保了防線的安全。

就在新疆的建設走向正軌之時,甘肅的情況和全國其他地方的局勢都不太樂觀。

去年年初的遼西會戰,他至今記憶猶新。東北軍和中央政府的兩個德械師拚到彈儘糧絕,還是沒擋住從朝鮮半島登陸的日軍第八、第十四師團,最終被迫從錦州塔山一線撤退。

那場仗打得慘烈,甘肅駐守在金城等工業城市的空軍全部參戰,戰機一架架升空,一架架在日軍的圍攻之下,消耗殆儘。

最終雖然殲滅日軍兩萬多人,可自家的損失也著實慘重。

日本人顯然不甘心在“弱國”手裡吃這麼大的虧,軍部的野心徹底膨脹,慫恿著下級軍官在國內發動了政變。

內閣被徹底架空,軍政府登上了曆史舞台——從那一刻起,常恒便清楚,自己那點“先知先覺”的優勢,徹底沒了。

萬幸的是,東北的三千萬父老鄉親,有近一半被甘肅和各方勢力搶運了出來,最終安置在了新疆。

他們帶著東北人的堅韌和血性,填補了新疆戰亂後的人口空缺,成了開墾荒地、建設工事的重要力量。

可每當想起那些沒能撤出來的同胞,常恒的心還是疼的厲害。

至於為什麼不使用,那些常恒威懾聯盟的武器,肯定不是因為常恒心善,而是那些東西在他手裡的數量有限,交戰區都是人口密布的地區,使用那些東西之後,往往是自殺一千,傷敵八百。

喜歡重生民國之我在西北當軍閥請大家收藏:()重生民國之我在西北當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神幻宇宙夢王櫓窗著 文明火種重生:穿越明末日本 寒旌映長安: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 門西雙榜 流放路上,從征服女帝開始稱霸 神話三國:開局獲得神級選擇 雙經問渡 港片:78年,我先賺它一億! 神兵詭道 往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