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那捧新土,像塊燒紅的烙鐵,死死燙在虞玉蘭的心尖子上。
暮色四合,洪澤湖吹來的風裹著水腥氣和未散儘的紙錢灰燼,鑽進她粗布褲腿的破洞,冰涼地舔舐著膝蓋——那觸感,像極了大蘭幼時總愛揣在懷裡的、凍得硬邦邦的冰淩子。
河灘上紡車的吱呀聲固執地鑽進耳朵,像大蘭出嫁前夜哼唱的小調,軟軟地纏繞,卻又被無情的河風撕扯著,一半散在河東冰冷的墳頭,一半硬生生塞回她這當娘的胸腔裡,噎得她喘不過氣。
她攥緊的拳頭,指甲深陷進錐子紮傷的舊疤,那點銳痛是此刻唯一能讓她不瘋掉的錨。
渾濁眼底凝固的哀痛岩漿下,地火奔湧,燒得她喉嚨發乾:“大蘭,我的兒,你看著!河西到河東,不是死路!你走不通的路,娘帶著忠楜,帶著你弟妹,爬也要爬過去!這命,我虞玉蘭,偏要給它扳過來!你等著看!”
虞玉蘭拖著兩條灌了鉛的腿,跨過自家那半截被雨水泡得發脹的土坯門檻。
褲腳上沉甸甸的河泥,在青石門檻上蹭刮,留下幾道蜿蜒、黏膩的深褐色印記,濕泥裡裹著幾根枯黃的葦草梗子。
這印痕猛地撞進她模糊的淚眼,像極了多年前,大蘭還是個小丫頭時,蹲在院子裡用燒火棍在泥地上歪歪扭扭畫出的那條“大河”——那時閨女畫完了,還仰著小臉脆生生地問:“娘,河那邊是啥?有白麵饃頭吃不?”一股腥甜猛地湧上喉頭,又被她死死咽下,喉結滾動的聲響,在空蕩的院子裡像塊石頭砸進深井。
堂屋昏黑,隻有八仙桌上一小片慘淡的天光。桌上,赫然擺著大蘭未繡完的鞋樣。
青布鞋麵,一朵菱角花剛起了頭,針腳像被野狗啃過,歪歪扭扭,幾處深褐的斑點——那是去年閨女學繡時,紮破了三次手指頭洇開的血。
虞玉蘭像被雷劈中,踉蹌撲過去,一把將那冰冷的粗布鞋樣死死按在臉上!粗糲的布紋摩擦著她滾燙的臉頰,混著掌心傷口新滲出的、帶著鐵鏽味的血,淚水決堤般洶湧,瞬間將那鞋樣浸透。
淚水、血水在青布上迅速洇開,暈染成一團更大的、形狀猙獰的暗褐色汙雲,仿佛要將那朵孱弱的菱角花徹底吞噬,像極了河東那片吞噬了閨女的、渾濁翻滾的河水。
“我的蘭兒啊——!”一聲淒厲的哭嚎,如同受傷母狼的嗥叫,猛地從她喉嚨深處炸裂出來,撞在土坯牆上,震得房梁上積年的塵灰簌簌落下,像場微型的雪。
兩隻剛歸巢不久的燕子,被這突如其來的慘烈驚得魂飛魄散,撲棱棱尖叫著從巢穴裡瘋狂撞出,剪破昏黃的暮色,消失在門外混沌的天光裡,連帶著簷下那串大蘭親手編的、掛了三年的玉米串,都晃得叮當作響。
門後陰影裡,忠蘭死死攥著妹妹忠雲冰涼的小手,大的那個緊咬著下唇,唇肉幾乎要被咬爛;小的那個嚇得小臉煞白,癟著嘴剛要哭出聲,就被姐姐用儘全身力氣捂住了嘴,隻剩下驚恐的嗚咽在喉嚨裡打轉,像被捏住翅膀的雛鳥。
灶台邊,姬忠楜像根被釘住的木樁。灶膛裡的餘燼早熄了,鐵鍋裡結著一層焦黃發硬的玉米糊鍋巴,在昏暗中閃著一點油膩的光——那是大蘭姐生前最稀罕的零嘴,總說嚼起來嘎嘣脆,比過年時沾牙的麥芽糖塊還香。
他看著母親那驟然佝僂下去的、仿佛被千斤重擔壓垮的脊背,後頸窩那綹不知何時冒出來的刺眼白發,此刻被淚水浸得濕亮,像枯草上凝了霜。
這景象猛地刺穿了他混沌的腦子,一個畫麵無比清晰地炸開:去年麥收,天熱得像下火,金黃的麥粒堆滿了院子。
大蘭姐踩著吱呀作響的破板凳,踮著腳,伸長胳膊去夠掛在房梁上的糧囤蓋子,烏黑油亮的大辮子隨著動作活潑潑地掃過娘的肩膀。
娘那時臉上是難得的笑紋,伸手輕輕拍了下姐姐的屁股:“猴丫頭,當心摔著!咱家現在有三畝地了,不缺你手裡漏這點糧!”
那時,糧囤裡的玉米棒子堆得冒了尖,金燦燦的,映得昏暗的堂屋都亮堂了幾分,像堆著一屋子的小太陽。
那是娘帶著他們幾個,起早貪黑,汗水摔八瓣,一鋤頭一鋤頭從土坷垃裡刨出來的活命糧。大蘭姐出嫁前,總愛扒著那柳條編的囤沿,小手伸進去,嘩啦嘩啦地撥拉著那些飽滿堅硬的玉米粒,小臉放著光:“娘,等我在河東站穩了腳跟,就把咱河西的金粒子玉米)賣到他們那邊的大糧行去!聽說河東的秤頭足,不吃秤!”閨女指尖劃過玉米粒那乾燥、沙沙的聲響,此刻在忠楜耳朵裡,變成了無數根冰冷的鋼針,一下下紮進他的皮肉,紮進他的骨頭縫裡,痛得他渾身發冷,牙齒都在打顫。
虞玉蘭把自己反鎖在那間低矮、散發著泥土和黴味的裡屋,整整三天三夜。土坯炕上那條補丁摞補丁的粗麻褥子,被她的眼淚泡得濕冷滑膩,散發著一股鹹腥的絕望氣息,像塊浸了血的抹布。
大姐虞玉梅隔著門板送來的玉米餅子,在灶台上漸漸冷硬,最後變得像河灘上的鵝卵石。她瞪著那餅子上一個清晰的小小豁口牙印——是大蘭最後一次回門時啃的。
那天閨女捧著餅子,啃得腮幫子鼓鼓,還笑嘻嘻地說:“娘做的餅子就是瓷實,能當石頭砸狗!”如今這“石頭”冷冷地躺在灶台上,卻像燒紅的烙鐵,狠狠燙著虞玉蘭的眼睛,燙著她的心。
一股邪火猛地竄起,她抓起那冰冷的硬餅,用儘全身力氣狠狠摜在地上!“砰”的一聲悶響,黃澄澄的餅渣四散飛濺,有幾顆碎屑崩到了牆角那隻盛著新麥的陶甕上。
甕裡飽滿的麥粒似乎受了驚,發出一陣細微而密集的簌簌聲,像是在無聲地歎息,又像在替逝去的人嗚咽。
喜歡河東與河西的故事請大家收藏:()河東與河西的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