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貴的爹聽到趙美雲說兒子不回來,“嗯,”了一聲,沉默著抽煙,他一個公公也不知道該跟兒媳說些啥。
王老太給她倒了碗糖水,拉著她聊了小半天村裡的八卦。
趙美雲仔細地聽著,時不時的附和幾句,
這讓王老太說的更起勁,搜腸刮肚地把村子裡能說的不能說的都告訴了兒媳婦,為了讓八卦更有意思,她也少不得添油加醋修飾一番。
當王老太說到王建軍家的八卦時,趙美雲知道,今天的看望該結束了,便起身準備告辭。
眼看快到晌午,王老太意猶未儘地咂咂嘴,要留趙美雲在家裡吃午飯。
趙美雲瞅著王老太手裡的紅薯和桌子上的鹹菜,心裡嫌棄極了,麵上卻擺出一副著急的樣子,“媽,不了,城裡還有事得趕回去,下次再來看您倆。”
說著就起身要走,王老太連忙跑進裡屋提了一籃子雞蛋塞給她,她也沒推辭,接過來就出了門,腳步匆匆往縣城的方向去了。
陳小滿跟秦蓉彙合後,腦子裡還在想著樹下那兩個人說的話。
可她仔細回想前世,村裡後山除了村民每年上去砍柴打獵,從來沒聽說過有啥寶藏,更彆提守護者是什麼東西。
她琢磨著,應該是那姐弟倆聽了假消息,跑來這山疙瘩裡折騰。
這麼一想,也就沒把這事放在心上,專心跟著秦蓉認好
她琢磨著,說不定是那姐弟倆聽了假消息,跑來瞎折騰,這麼一想,也就沒把這事放在心上,專心跟著秦蓉認草藥。
秦蓉拿著小鏟子,指著剛挖出來的蒲公英,“這草到處都是,葉子邊緣帶鋸齒,開黃花,根能入藥,清熱的。”
陳小滿盯著草看了兩眼,又蹲在地上撥起一株蒲公英,口中念念有詞,竟是把秦蓉剛給她講過的一字不落的背了出。
等秦蓉再教“柴胡”,說它莖稈直立,葉子細長,陳小滿也是看一遍就認準了,還能指出哪棵長得壯實,藥效更好。
秦蓉都愣住了,一臉高興的看著陳小滿“小滿,你這記性也太好了,”
陳小滿心裡發虛,怕露餡,趕緊說:“可能是你講得清楚,我們山上到處都是,也比較容易記得。”
秦蓉盯著陳小滿,眼神裡滿是驚喜,又帶著點不敢置信:“就算山上常見,也沒見誰學這麼快的!
我當年跟著父親認草藥,光分清蒲公英和苦苣菜就花了好幾天,你倒好,聽一遍就記牢,還能說清藥效,這可不是‘容易記’就能解釋的。”
陳小滿心裡更虛了,手指無意識地捏著柴胡葉子,笑著打岔:“可能是我運氣好,剛好這些草我以前上山砍柴時見過,再聽你一說,就記住了。”
她嘴上這麼說,心裡卻暗自提醒自己,下次得注意了,千萬彆讓秦蓉看出來她學過的。
接下來的日子,就算陳小滿刻意“藏拙”,學習速度還是快得驚人。
秦蓉也越教越上心,看著陳小滿的眼神滿是惋惜。
惋惜歸惋惜,秦蓉卻把自己壓箱底的本事都掏了出來,不僅教她認草藥、記藥性,還教她怎麼炮製草藥,甚至把自己壓箱底仍的草藥圖譜、記的偏方都拿給陳小滿看。
陳小滿也學得認真,每天上工時先去山上跟秦蓉學一兩個時辰,下工後再悄悄躲進空間,對著草藥書和秦蓉給的圖譜反複琢磨,遇到不懂的,第二天再找秦蓉問。
她怕秦蓉起疑,每次提問都裝作“琢磨了好久才想明白”的樣子,可秦蓉總能看出她眼裡的通透,隻當她是“慢熱型天才”,教得更起勁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山裡的樹葉從綠轉黃,中秋節到了。
中秋那天,學校裡放假,秋穗,冬雪和青禾都回來了。
紫靈,紅梅和寶根也不上學,小院裡比平時更熱鬨。
陳小滿看著女兒拎起帆布包要出門,連忙開口:“春芽,等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