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黨人(清流士大夫)_曆史脫口秀:從三皇五帝到溥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9章 黨人(清流士大夫)(1 / 2)

這一次讓我們將聚光燈投向東漢帝國最後那黑暗、壓抑卻又閃耀著理想主義光芒的舞台中央。

這裡沒有戰場上的金戈鐵馬,也沒有書齋裡的皓首窮經,這裡進行的,是一場關於信念、氣節與權力的終極較量。

主角,是一個被他們的敵人稱為“黨人”,而被曆史銘記為“清流”的士大夫群體。

時間來到東漢桓帝、靈帝時期約公元2世紀中後期)。

帝國的肌體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腐化。

龍椅上的皇帝,或沉溺享樂,或形同傀儡。

帝國的權柄,在外戚與宦官這兩大惡性腫瘤的爭奪中不斷易手。

尤其是一批通過扶立皇帝有功的宦官如“五侯”及其後繼者),形成了盤根錯節的“宦官集團”。

他們掌控中樞,賣官鬻爵,其子弟黨羽橫行州郡,將整個官僚係統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貪腐溫床。

然而,在這片漆黑的夜幕下,仍有點點星光。

一個由受過良好儒家教育、秉持著“匡扶天下”理想的士大夫組成的群體,拒絕同流合汙。

他們大多出身地方豪族,通過“察舉製”步入仕途,內心深處信奉的是“王道”、“仁政”和“士當以天下為己任”。

麵對宦官集團的倒行逆施,他們挺身而出,用手中的筆和喉舌,發起了悲壯的反擊。

曆史,將他們和宦官之間的這場持續二十餘年的殘酷鬥爭,稱為“黨錮之禍”。

在與宦官的白熱化鬥爭中,士大夫們需要領袖,也需要擴大影響力。

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輿論造神運動”在大學太學)和士林中展開。

他們模仿古代“月旦評”的形式,互相題拂,品核公卿,裁量執政,形成了一種強大的社會輿論,即“清議”。

在這股風潮中,一批德行高潔、勇於抗爭的士大夫領袖被推上了神壇,他們獲得了極具號召力的稱號:

?“三君”一世之所宗):竇武外戚中的清流代表)、劉淑宗室名士)、陳蕃位至三公,剛直不阿,是清流的旗幟)。

他們是士大夫集團的最高精神領袖。

?“八俊”人之英):李膺、荀昱、杜密、王暢、劉佑、魏朗、趙典、朱宇。

他們是士大夫集團中的中流砥柱,尤其是李膺,聲望極高,被譽為“天下模楷”。

?“八顧”能以德行引人者):郭林宗、宗慈、巴肅、夏馥、範滂、尹勳、蔡衍、羊陟。

他們以高尚的品德感召世人。

?此外還有“八及”、“八廚”等,分彆指能引導人追隨、能仗義疏財者。

這套“英雄排行榜”的出爐,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明確了鬥爭方向,使得分散的批判力量凝聚成了一個有核心、有層次的“準政治團體”。

李膺,無疑是這顆夜空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李膺,字元禮,是清流陣營中最為剛猛的代表。

他的鬥爭策略不是簡單的口誅筆伐,而是真刀真槍的執法。

他擔任司隸校尉首都軍區司令兼最高監察官)時,宦官集團頭目張讓的弟弟張朔在野王縣濫殺孕婦,逃到京師藏在哥哥家的合柱中。

李膺竟親自帶兵破柱取人,審訊完畢即刻處死。

此舉震動京師,宦官們嚇得連宮門都不敢出,見麵都說:“今天是李校尉上班的日子,千萬小心!”

李膺的存在,像一把利劍懸在宦官頭上。

公元166年,宦官集團終於找到了反撲的機會。

一個與宦官勾結的術士張成,教唆兒子殺人,被李膺處決。

宦官們指使張成的弟子誣告李膺等人“養太學遊士,交結諸郡生徒,更相驅馳,共為部黨,誹訕朝廷,疑亂風俗”。

這道奏章深深刺痛了桓帝他本人也對士大夫結黨評議朝政不滿)。

於是,一場大逮捕展開,李膺、杜密、陳寔、範滂等二百多名“黨人”被捕下獄。

這就是第一次黨錮之禍。

在獄中,黨人們展現了驚人的氣節。

李膺在受審時,故意將許多宦官子弟牽扯進來,審訊官怕引火燒身,不敢深究。

外戚竇武等人也上書力諫。

最終,桓帝在次年167年)釋放了黨人,但將他們終身禁錮,即永不錄用為官。

清流在政治上遭到了沉重打擊,但他們的聲望卻因這次迫害而達到頂峰。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