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讓我們將曆史的時鐘從漢武帝的雄渾樂章,向後撥動幾十年,來到西漢中期一段被後世史家譽為“孝宣中興”的黃金時代。
這個時代的掌舵者,是一位經曆之傳奇、手腕之高明、功業之圓滿,足以與其曾祖父漢武帝媲美,卻又風格迥異的帝王——
漢宣帝劉詢。
要理解漢宣帝的治國方略,必先了解他獨一無二的成長經曆。
他是漢武帝的曾孫,戾太子劉據之孫。
幼年時,一場巨大的政治災難——
“巫蠱之禍”降臨,他的祖父、父親等親人皆遇害,尚在繈褓中的他被打入大牢,成為一名“欽定囚犯”。
命運的第一次轉機,來自一位叫邴吉的廷尉監。
這位正直的官員同情皇曾孫,暗中選派女囚哺乳他,並竭力保護。
後逢漢武帝病重,有望氣者說長安獄中有天子氣,武帝竟下令將獄中囚犯無論輕重一律處死。
使者連夜到來,邴吉緊閉牢門,凜然道:“皇曾孫在此。普通人都不能無辜被殺,何況皇上的親曾孫!”
這番以死相護,為漢室留下了一絲血脈。
武帝醒悟後,大赦天下,劉詢得以出獄,被收養於掖庭。
他因此流落民間,深知閭裡奸邪、吏治得失。
這段“在野”經曆,塑造了他務實、堅韌、洞察民情的獨特性格底色。
這就像一位帝國接班人,沒有在總部溫室裡長大,而是深入基層分公司,摸爬滾打,遍嘗人間冷暖。
公元前74年,年僅二十一歲的漢昭帝劉弗陵)無嗣而終,權臣霍光迎立昌邑王劉賀。
但劉賀荒淫無道,僅二十七天即被廢。
在邴吉的力薦下,時年十八歲、看似毫無根基的劉詢初名劉病己)被霍光選中,迎入未央宮,即位為帝,是為漢宣帝。
這位新皇帝,在權傾朝野的霍光麵前,表現得謙恭、隱忍,如履薄冰。
他深知,自己首先需要生存下來。
漢宣帝即位初期,朝政大權完全掌握在“大司馬、大將軍”霍光手中。
宣帝的表現,堪稱帝王心術的典範:
?極致的隱忍:他對霍光極為禮敬,凡事皆先詢其意見。
霍光曾故作姿態,表示要歸政於他,宣帝堅決推辭,表示完全信任霍光。
這番表演,穩住了這位權臣。
?情感的深藏:他流落民間時,娶了許平君為妻,情深意重。
即位後,大臣們紛紛提議立霍光之女為後。
宣帝沒有硬抗,卻下了一道意味深長的詔書:“求微時故劍”。
意思是,我在貧微之時有一把舊劍,十分懷念,眾卿能否為我尋回?
這道中國曆史上最著名的“情感詔書”,聰明的大臣們立刻領會了皇帝不忘舊情、欲立許氏為後的決心,於是紛紛奏請立許平君為皇後。
這就是“故劍情深”的典故。
然而,這也為許皇後後來的悲劇埋下伏筆——
她被霍光之妻霍顯毒殺。
宣帝在霍光生前,始終隱忍不發。
公元前68年,霍光病逝,宣帝開始親政。
他以雷霆手段,逐步削除霍氏家族的兵權,最終在其謀反時,將其一網打儘,徹底將權力收歸己手。
整個過程,他展現了超乎年齡的成熟、耐心和果決,完成了從“傀儡ceo”到“實權董事長”的驚險過渡。
親政後,漢宣帝展現了他獨特的治國理念。
他反對純用儒家的“德教”,也摒棄法家的嚴刑峻法,而是提出了著名的“漢家自有製度,本以霸王道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