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的腳步聲尚未完全消失在回廊儘頭,李硯指尖的泥土已悄然捏成細塊。他望著那株被周明撞歪的野菊,花瓣上還沾著對方慌亂中帶起的草屑,忽然想起方才周明眼裡的震驚——那不是單純的意外,更像是被戳中痛處的狼狽。
“參軍,這野菊還澆嗎?”守院的老卒拎著水桶站在階下,聲音帶著幾分小心翼翼。自李硯被軟禁,這院子裡的花花草草便成了他唯一的“活計”,老卒看在眼裡,倒比旁人多了幾分體恤。
李硯直起身,拍掉手上的泥:“澆,怎麼不澆。”他接過水桶,往野菊根須處細細淋著水,“越是看著弱不禁風的,越得好好養著,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能派上用場。”
老卒沒聽懂這話裡的深意,隻嘿嘿笑了兩聲,轉身去收拾牆角的枯枝。李硯的目光卻越過他的肩頭,落在院門外——方才周明離去時,袖口不慎掃過回廊的石柱,留下了半片暗黃色的綢緞殘角,那料子他認得,是文書房新製官服的特供錦緞。
暮色四合時,趙瑾果然如約而至。少年人披著件玄色披風,披風下擺還沾著些草籽,顯然是翻牆進來的。他剛把懷裡的《軍械圖譜》掏出來,就被李硯拽到了野菊叢邊。
“你看這根須。”李硯撥開泥土,露出野菊盤根錯節的根係,“周明今天來,不是求指點,是來探底的。”他指尖點在最粗壯的那條根上,“張丞相的舊部就像這些根,看著拔乾淨了,底下還纏著泥呢。”
趙瑾盯著那些根係,忽然反應過來:“你是說,周明提拔老陳,其實是想借機清理張丞相的人?”
“是,也不是。”李硯直起身,順手摘了片野菊葉,“他想清理,卻又怕自己根基不穩,所以才來問我。這就好比……”他忽然想起地球的盆栽,“想換花盆,又怕傷了花,隻能找個懂行的問問。”
趙瑾被這比喻逗笑,剛要開口,卻被李硯按住了肩膀。李硯指了指院牆上的磚縫,那裡卡著半截折斷的玉簪,簪頭刻著的“明”字正是周明的私章——顯然,周明離開後並未走遠,而是在暗處窺伺。
“看來這位周主事,比我想的要謹慎。”李硯壓低聲音,指尖在趙瑾手心飛快寫著“文書房”三字,“他回去後,定會查老陳的底細。你今晚去趟文書房,想法子讓老陳‘不小心’發現,周明在查他十年前挪用筆墨錢的舊賬。”
趙瑾的眼睛亮了:“你的意思是……讓他們狗咬狗?”
“是讓他們自己看清,誰才是真正的‘爛根’。”李硯鬆開手,若無其事地拿起水壺,“周明想借我的名聲鎮場子,我就給他個‘投名狀’。但這狀子怎麼寫,得由我們說了算。”
夜深時,周明果然又派人來了。這次來的不是小廝,而是他的貼身隨從,捧著個黑漆木盒,見了李硯便直挺挺地跪下:“參軍,我家大人說,您白天的指點如撥雲見日,這是他的一點心意。”
木盒打開,裡麵是枚羊脂玉印,印文刻著“靖安王府參軍李”。李硯瞥了眼那玉印,紋路嶄新,顯然是倉促間趕製的。他沒去接,隻淡淡道:“告訴周主事,印我愧不敢受。但他若信得過我,明日卯時三刻,讓老陳去西市的筆墨鋪取份‘賬冊’,保管能讓他睡個安穩覺。”
隨從領命而去,李硯卻將那木盒推給了趙瑾:“你拿去給劉管家,就說是周明托你轉交的‘謝禮’。記得讓他‘不小心’在尚書大人麵前露個印角。”
趙瑾瞬間明白:“你想讓尚書大人以為,周明在拉攏你?”
“不止。”李硯望著窗外的月光,“我要讓所有人都覺得,周明離了我就辦不成事。”他想起《孫子兵法》裡的“示形”之術,此刻的退讓,不過是為了讓對方更放心地走進他布下的局。
次日卯時,老陳果然鬼鬼祟祟地去了西市。趙瑾雇的小廝“恰好”在鋪子裡算賬,見了老陳便故意提高嗓門:“王掌櫃,昨兒周主事派人來問十年前的筆墨賬,說是有幾筆對不上呢!”
老陳的臉當時就白了,抓著賬冊的手止不住地抖。等他慌慌張張跑回文書房,周明正在堂上翻他的舊檔,兩人撞了個正著,當場就吵了起來。這一架吵到了靖安王跟前,周明咬著老陳挪用公款,老陳則抖出周明當年靠偽造賬冊扳倒張丞相的底細,把個文書房攪得雞飛狗跳。
消息傳到彆院時,李硯正在教老卒辨認野菜。老卒聽得咋舌:“這周主事看著斯斯文文的,沒想到這麼能鬨。”
李硯摘下一株馬齒莧,笑著說:“野草長得快,是因為根紮得深。但紮得太深,就容易把彆的草的養分都搶了,最後自己也活不長久。”
正說著,院外傳來腳步聲。這次來的是王府的侍衛長,見了李硯便拱手道:“李參軍,王爺有請。”他頓了頓,補充道,“王爺說,文書房的事,想聽聽您的主意。”
李硯放下手裡的馬齒莧,拍了拍老卒的肩膀:“這些菜炒著吃最好,記得多放蒜。”說完,跟著侍衛長走出院門。
回廊上的晨光正好,照在他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長。他知道,這隻是第一步——借周明的手攪動渾水,借尚書府的勢鬆動枷鎖,就像那些野菊的根須,在看不見的地方悄悄蔓延,終有一天能頂開壓在頭頂的石板。
侍衛長走在前麵,腰間的佩刀隨著步伐輕晃。李硯望著那刀柄上的王府印記,忽然想起昨夜趙瑾送來的紙條,上麵寫著“劉管家已將玉印呈給尚書大人,尚書大人今早去了王爺書房”。
他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這盤棋,終於開始有了他想要的走向。而那些看似無用的野菊,或許很快就會開出意想不到的花。
喜歡異界打仗太菜我教他們玩孫子兵法請大家收藏:()異界打仗太菜我教他們玩孫子兵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