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嘴穀的晨霧尚未散儘,勝利的歡呼還縈繞在崖壁間,況國華卻已轉身朝著後山木屋的方向走去。林墨望著他的背影,想要上前隨行,卻被趙虎輕輕拉住:“讓前輩一個人去吧,他得和住了幾十年的地方好好告彆。”
木屋前的老鬆依舊挺拔,枝椏上還掛著去年冬天殘留的枯鬆針。況國華推開虛掩的木門,“吱呀”一聲輕響,像是老友久違的問候。屋內的陳設與他離開時彆無二致——牆角的藥架上,曬乾的艾草還散發著淡香;桌案上,那本翻舊的《孫子兵法》還攤開在“地形篇”,旁邊壓著一塊磨得光滑的青石鎮紙;最裡側的木架上,整齊疊放著幾件洗得發白的粗布長衫,還有那把陪伴他平定黑山幫的古樸長劍。
他走到木架前,指尖輕輕拂過長衫的針腳——這是當年山下的老婦人親手縫製的,如今老婦人早已過世,隻剩下這些衣物還帶著人間的溫度。他將長衫一件件疊好,放進一個舊布包,動作緩慢而鄭重,像是在收納一段段塵封的歲月。
“老朋友,也該帶你走了。”況國華取下牆上的長劍,劍鞘上的雲紋早已被歲月磨得模糊,卻依舊能看出當年的淩厲。他拔出長劍,寒光閃過,雖曆經數十年,劍鋒依舊鋒利如初。他用軟布輕輕擦拭著劍身,眼神中滿是複雜——這把劍,曾沾染過山賊的血,也曾見證過兄弟的犧牲,如今,它將再次出鞘,為守護這片土地而戰。
收拾完衣物和長劍,他走到桌案前,拿起那本《孫子兵法》。書頁間夾著一張泛黃的紙條,上麵是當年兄弟們的簽名,字跡早已模糊,卻依舊能辨認出“老王”“小李”的名字。他將紙條小心翼翼地取出,折好放進貼身的衣袋,又把書放進布包——這本書,不僅是兵法,更是他與兄弟們的羈絆,是他不能忘卻的過往。
牆角的木箱裡,還藏著他這些年積攢的草藥和幾枚銅錢。他將草藥分成兩份,一份留給可能路過的山民,一份裝進布包——這些草藥,或許能在戰鬥中救治受傷的鄉勇。至於銅錢,他猶豫了片刻,還是全部留下了——山下的村民比他更需要這些錢,他有雙手,有長劍,足以在村裡立足。
“最後再看一眼吧。”況國華站起身,環顧著這間小木屋。陽光透過窗欞灑進來,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空氣中彌漫著鬆木與草藥的混合氣息,這是他生活了數十年的味道,是他曾以為會相伴一生的安穩。他的眼中閃過一絲不舍,卻很快被堅定取代——他要去的地方,有更需要他的人,有更值得他守護的家園。
他走到門邊,最後看了一眼屋內的一切,然後輕輕帶上木門。轉身時,卻看到林墨和阿牛站在不遠處的老鬆樹下,手中提著一個竹籃,裡麵裝著剛做好的饅頭和一壺熱茶。
“前輩,我們知道您要收拾東西,就給您帶了些吃的。”林墨走上前,將竹籃遞給他,“山路遠,您吃點東西再下山,也有力氣。”
阿牛也跟著說道:“況爺爺,村裡的大嬸說,等您到了村裡,就給您做後山的野菇湯,比您自己煮的還香呢!”
況國華接過竹籃,溫熱的觸感從指尖蔓延到心底。他看著眼前的兩個年輕人,一個眼神堅定,一個笑容淳樸,心中的不舍漸漸被溫暖取代。“多謝你們。”他輕聲說道,聲音裡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柔和。
三人坐在老鬆樹下,分享著竹籃裡的饅頭。阿牛嘰嘰喳喳地說著村裡的趣事,說有個叫“小石頭”的孩子,早就盼著況國華去教他耍劍;說村長已經在村東頭選好了一塊空地,要給況國華蓋一間新木屋,比這間更寬敞,更明亮。
況國華靜靜地聽著,嘴角時不時露出一絲笑容。他知道,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離開這間小木屋,不是告彆安穩,而是走向更廣闊的“家”。
吃完饅頭,況國華站起身,將布包甩到肩上,又把長劍係在腰間。他最後看了一眼木屋,然後對著林墨和阿牛說:“走吧,下山。”
三人沿著山路往山下走,晨霧漸漸散去,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來,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一路上,況國華時不時停下腳步,指著路邊的植物,告訴林墨哪些可以入藥,哪些可以用來製作陷阱;又指著遠處的山巒,講解哪裡的地形適合埋伏,哪裡的水源適合作為補給點。
林墨認真傾聽著,將每一個細節都牢記在心——這些都是況國華數十年經驗的積累,是比任何兵法書都更珍貴的財富。阿牛則跟在兩人身後,時不時撿起路邊的野果,分給況國華和林墨,山路雖遠,卻充滿了歡聲笑語。
走到半山腰時,況國華忽然停下腳步,指著遠處的洪溪村,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老夫年輕時,也曾想過在這裡蓋一間木屋,娶個媳婦,生幾個孩子,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後來黑山幫作亂,兄弟們犧牲,老夫便把這份念想藏了起來,以為再也實現不了了。”
林墨看著他眼中的憧憬,笑著說道:“前輩,現在還不晚。等打跑日軍,您就在村裡蓋一間新木屋,教孩子們讀書,教鄉勇們耍劍,村裡的人都會把您當親人,您再也不會孤單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況國華點了點頭,眼神中滿是希望。他知道,自己的新生活,即將在山下的村莊裡開始。
快到村口時,遠遠便看到村長和一群村民站在老槐樹下等候。看到況國華走來,村民們立刻圍了上來,臉上滿是笑容。
“況前輩,您可算來了!”村長走上前,握著況國華的手,語氣激動,“我們已經給您準備好了住處,就在村東頭,離曬穀場近,您要是想教孩子們讀書,也方便。”
一名中年婦人也跟著說道:“況前輩,我給您做了兩床新被子,都是用新棉花彈的,晚上睡覺暖和!”
村民們七嘴八舌地說著,有的要給況國華送糧食,有的要幫他打掃屋子,還有的要請他去家裡吃飯,場麵熱鬨而溫馨。
況國華看著眼前熱情的村民,心中充滿了感動。他對著眾人深深鞠躬:“多謝鄉親們!老夫何德何能,能得到大家如此厚愛。老夫在此承諾,隻要老夫還有一口氣,就會和大家一起,守護好洪溪村,守護好這片土地!”
村民們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簇擁著況國華朝著村東頭的住處走去。陽光灑在他們身上,將每個人的影子拉得很長,像一串緊緊相連的珍珠,再也不會分開。
村東頭的住處是一間嶄新的木屋,雖然不大,卻收拾得乾淨整潔。屋內有一張新做的木床,鋪著柔軟的稻草和嶄新的被子;桌案上放著一套新的粗瓷茶具,旁邊還有一個裝滿了草藥的竹籃;牆上掛著一把新打造的柴刀,是村民們特意為他準備的。
況國華走進木屋,看著眼前的一切,眼中泛起了淚光。他知道,這才是他真正的“家”——不是後山那間孤獨的小木屋,而是這個充滿溫暖與信任的村莊,是這些把他當親人的村民。
“前輩,您先休息一會兒,晚飯我們再來看您。”林墨笑著說道,帶著村民們輕輕退出了木屋,給況國華留下了獨處的空間。
況國華走到窗邊,望著外麵熱鬨的村莊——孩子們在曬穀場上追逐嬉戲,婦女們在河邊洗衣說笑,鄉勇們在村口操練武器,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對未來的希望。他握緊了腰間的長劍,心中默默發誓:這一次,他絕不會再退縮,絕不會再讓戰火吞噬這片土地,絕不會再讓這些善良的人失去家園。
夜色漸漸降臨,村莊裡升起了嫋嫋炊煙。況國華打開木屋的門,看到林墨和村長端著飯菜走來,臉上滿是笑容。他知道,自己的新生活,從這一刻,正式開始了。而他與洪溪村的故事,也將在這片土地上,繼續書寫下去,直到迎來真正的和平與安寧。
喜歡諸天萬界:從僵約洪溪村開始請大家收藏:()諸天萬界:從僵約洪溪村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