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果然沒有讓大家失望,聲音洪亮、字正腔圓,表情豐富,手勢得體,節奏把握得很好。
他的演講稿內容也不錯,圍繞“榮辱”二字展開,列舉了衛校取得的榮譽和個彆不文明現象,呼籲大家珍惜榮譽,改正不足。
演講過程中,他還不時與台下同學進行眼神交流,感染力很強。
演講結束時,教室裡響起了長時間的熱烈掌聲。蔡老師也頻頻點頭,麵露讚許之色。
許漢文的表現,確實展現出了代表班級出戰校級比賽的潛力。
然後,就輪到了詹曉陽。他拿著自己那幾張寫得密密麻麻的稿紙,緩步走到前麵。
與許漢文的激情澎湃不同,他的開場顯得沉靜而穩重。
他先向台下微微躬身,然後抬起頭,目光平靜地掃過全場,並沒有立刻開始,而是稍稍停頓了一下,仿佛在醞釀情緒。
這一下停頓,反而讓有些嘈雜的教室瞬間安靜下來,大家都好奇地看著他。
當他開口時,聲音並不像許漢文那樣高亢,而是用一種清晰、沉穩、帶著思考力量的語調,開始了他的演講: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晚上好。我演講的題目是《於細微處見榮辱,在擔當中共成長》。”
這個開場白就與眾不同,顯得更有深度。
接著,他按照稿件的思路,娓娓道來。
當講到校風部分,描述期末備考場景時,他的語言變得富有畫麵感和感染力,將同學們帶回到那個共同奮鬥的時期,不少人臉上露出了會心和懷念的笑容。
而當講到校紀部分,他用那些幽默而貼切的比喻來形容不文明行為時,台下不時爆發出陣陣輕鬆的笑聲,大家一邊笑一邊點頭,顯然都深有同感,覺得他說到了點子上,又不讓人覺得難堪。
他的演講,更像是一場真誠的分享和懇切的倡議,沒有過多誇張的表演成分,但邏輯清晰,情感真摯,語言精煉而富有文采,展現了他深厚的寫作功底和獨特的思考角度。
他仿佛不是在比賽,而是在與同學們進行一場關於集體榮譽和責任的心靈對話。
當他演講結束,鞠躬致意時,教室裡先是片刻的安靜,隨即爆發出比之前更為熱烈和持久的掌聲!
這掌聲中,包含了大家對稿件內容的深度認同,也包含了對詹曉陽這種沉穩睿智風格的欣賞。
連蔡老師也忍不住帶頭鼓起了掌,眼中滿是欣慰。
詹曉陽用他的方式證明,優秀的演講不一定需要聲嘶力竭,思想的深度和真誠的表達同樣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最後上台的是第四小組的許文珊和謝安華同學,她們的演講也各有特色,完成了自己的展示。
所有選手演講完畢後,主持人鄭月娥再次上場,笑著說:“非常感謝各位選手的精彩演講!大家都展現了我們口腔班同學良好的精神風貌和思考深度。本次比賽重在參與,體驗過程,不進行排名打分。最終代表班級參加校級比賽的人選,將由蔡老師根據綜合情況後確定。再次感謝大家!”
她的話音剛落,下晚自習的鈴聲恰好響起。
同學們意猶未儘地一邊討論著剛才的演講,一邊開始收拾書包。大家三三兩兩地結伴離開教室,走向宿舍區。
走廊裡、樓梯上,還能聽到同學們對今晚比賽的熱議:
“許漢文講得是真不錯,氣勢足!”
“我覺得詹曉陽講得更有味道,說得在理,聽著舒服。”
“是啊,他那個‘天女散花’比喻得太形象了!哈哈!”
“都挺好的,咱們班人才濟濟啊!”
詹曉陽和劉小惠並肩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劉小惠輕聲說:“老夥,你講得真好,我聽著特彆有感觸。”
詹曉陽笑了笑,握了握她的手:“其實就是把心裡想的說出來而已。重在參與嘛。”
對於能否代表班級參賽,他此刻反而看得很淡。
這次班級活動,讓他有機會在同學們麵前完整表達了自己對校園生活的觀察和思考,這本身就已經是一種收獲。
而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演講,他再次感受到這個集體的活力和凝聚力。
未來的路還長,無論是站在更大的舞台上,還是默默耕耘在自己的領域,隻要方向明確,腳踏實地,都一樣是在為共同的“榮辱”添磚加瓦。夜色中的校園,寧靜而安詳,仿佛也在靜靜聆聽著這些年輕學子的心聲與期許。
喜歡重生1995回到衛校上學的日子請大家收藏:()重生1995回到衛校上學的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