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夏,黑鐵嶺一帶竟顯出幾分罕有的太平景象。匪患肅清,商路漸通,依附的村落提供了穩定的錢糧,黑風寨的名聲隨著商旅的足跡,悄然傳向更遠的地方。寨子本身,也如同滾雪球般壯大,戰兵過百,輔兵逾兩百,控製的田畝、山林不斷擴大。但李鐵崖深知,刀兵可奪地,卻難以長久守成。若要真正在這亂世紮根,需要的不僅是能戰的士卒,更是能耕、能匠、能醫、能文的人才。寨子,不能永遠隻是個山寨。
這一日,寨門外新設了一處簡陋的木棚,棚前立著一塊粗糙的木牌,上麵用炭筆寫著幾行大字:
“招賢納士,以技藝換溫飽。
流民潰兵,願墾荒守土者,授田宅,保平安。
鐵匠、郎中及其他手藝人,量才錄用,厚給廩餼。
通文墨、曉算術者,尤重。”
木牌下,韓德讓帶著兩個識字的輔兵,擺開桌案,負責登記。消息早已通過往來商隊和依附的村落散播出去。起初幾日,門可羅雀,隻有零星幾個走投無路的流民前來試探。韓德讓耐心接待,問明情況,登記造冊,安排食宿,分發簡陋農具,劃給荒地去開墾。消息漸漸傳開,來投者便開始多了起來。
最先成規模到來的,是潰兵和流民。他們大多衣衫襤褸,麵黃肌瘦,拖家帶口,眼中滿是惶恐和麻木。登記時,問起來曆,多是河東、宣武大戰的潰兵,或是家園被焚、田地被占的逃難農戶。韓德讓按李鐵崖的吩咐,仔細甄彆,凡身家清白、願安心墾荒者,皆予收錄。寨子周邊,新的窩棚區如同雨後的蘑菇般搭建起來,沉寂多年的荒地上,重新響起了墾荒的鋤頭聲和疲憊卻帶著希望的號子。
幾日後的一個傍晚,一行人風塵仆仆地來到招賢棚前,顯得格外不同。為首的是一老一少,老者約莫五十多歲,身材乾瘦,雙手布滿老繭和燙疤,眼神卻透著匠人的執拗;少年十五六歲,是他的徒弟,推著一輛獨輪車,車上裝著些簡陋的打鐵家夥事。身後還跟著幾個同樣帶著工具、麵色愁苦的漢子。
“老丈是……”韓德讓起身相迎。
“小老兒姓張,原是棣州軍械坊的匠戶。”老者聲音沙啞,帶著濃重的異地口音,“朝廷……沒了音訊,坊也散了,帶著徒弟和幾個同鄉逃難至此。聽說貴寨招鐵匠,特來投奔,但求一口飯吃,有個地方掄錘子。”他指了指身後的獨輪車,“家夥式兒雖破,手藝還在。”
韓德讓心中一動,軍械坊的匠戶!這可是寶貝!連忙道:“張師傅請稍候,我即刻稟報將軍!”
李鐵崖聞訊,親自迎出寨門。見到張鐵匠那雙布滿厚繭、指節粗大的手,他便知遇到了真行家。
“張師傅能來,是我黑風寨之幸!”李鐵崖執禮甚恭,“寨中現有鐵匠鋪一座,物料雖不豐,但絕不短了師傅的用度!若師傅不棄,這鐵匠作頭便由您來擔任,一應打造事宜,皆由您掌管!俸祿按寨中隊正標準發放,如何?”
張鐵匠本隻求活命,見李鐵崖如此禮遇,激動得老淚縱橫,當下便帶著徒弟和同鄉入了寨。陳鐵匠聽聞來了老師傅,也欣喜異常。自此,黑風寨的鐵匠鋪爐火更旺,叮當之聲不絕,不僅修複兵甲效率大增,更開始嘗試打造更精良的器械和農具。
幾乎就在張鐵匠安頓下來的同時,小乙的斥候隊從山外帶回了一位郎中。郎中姓吳,四十餘歲,原是汴州城內的坐堂醫生,城破後家散人亡,孤身一人流落至此。他醫術頗為精湛,尤擅金瘡科和傷寒雜病。吳郎中的到來,讓寨中的醫護水平提升了一大截,傷員病患的愈後大大改善。
最讓李鐵崖驚喜的,是十日後的一次偶遇。那日他巡視新墾的坡田,見一老儒生帶著個總角少年,在田埂邊吃力地挖掘野菜,衣衫襤褸,麵有菜色,但言行舉止間卻有一股掩不住的書卷氣。李鐵崖心下好奇,上前詢問。
老儒生起初戒備,見李鐵崖態度誠懇,才歎息道出身份。他姓鄭,原是曹州一蒙館先生,略通經史,尤善算術。黃巢亂軍過境,學館被焚,他帶著幼孫逃難至此,已是山窮水儘。
“先生可願留在寨中?”李鐵崖心中一動,寨中正缺識字會算之人,“不需先生衝鋒陷陣,隻請先生教授寨中孩童識文斷字,閒暇時幫韓老管理賬目文書,可好?俸祿雖薄,必保先生祖孫溫飽。”
鄭先生看著李鐵崖誠懇的目光,又看了看餓得瘦弱的孫子,長揖到地:“將軍活命之恩,老朽敢不從命!”
於是,黑風寨破天荒地有了一位教書先生。李鐵崖下令騰出一間靜室作為蒙學,凡寨中適齡孩童,皆可入學識字。鄭先生閒暇時,則協助韓德讓整理日益繁雜的物資賬目、人口冊籍,使得寨務管理逐漸有了條理。
流民墾荒,鐵匠治器,郎中治病,先生教書……黑風寨這片原本隻充斥著刀兵與殺戮的土地上,漸漸生出了幾分亂世中難得的煙火氣與文明之光。雖然一切依舊簡陋,但一種良性循環的生態正在悄然形成:安定吸引流民,流民開墾荒地,荒地生產糧食,糧食養活工匠醫師,工匠醫師保障戰力與健康,強大的武力又維護著這份脆弱的安定。
李鐵崖站在寨牆上,望著遠處新開墾的田地裡綠油油的禾苗,聽著寨中傳來的打鐵聲、孩童的讀書聲,心中湧起一種難以言喻的踏實感。他知道,這條納士安民的路走對了。唯有如此,黑風寨才能真正地紮根、生長,在這崩壞的世道中,為自己,也為依附於此的人們,掙得一線長久的生機。
當然,他並未忘記北麵“一陣風”的威脅,巡弋與偵察一日未停。但寨子正在發生著更深層次的、關乎未來的蛻變。這蛻變,或許比多打一場勝仗,更為重要。
喜歡鐵槊鎮唐末請大家收藏:()鐵槊鎮唐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