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潞南秋收_鐵槊鎮唐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鐵槊鎮唐末 > 第131章 潞南秋收

第131章 潞南秋收(1 / 1)

中和六年秋,潞州易主的塵埃尚未完全落定,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考驗,便已悄然降臨在新生的“潞南—潞州”勢力集團頭上——秋收。

自李鐵崖入主上黨,再到兵不血刃拿下潞州,時間已悄然滑入深秋。曠日持久的戰事、政權的更迭,無不圍繞著同一個核心——糧食。無論是維持日益龐大的軍隊,安撫數量激增的轄下民戶,還是應對北方虎視眈眈的強鄰,一切都離不開那金黃的粟穀、沉甸甸的黍穗。

夏糧因戰事耽誤,收成寥寥,所有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這季秋收上。潞南盆地以上黨為中心)和潞州周邊殘存的農田,成為了李鐵崖政權能否站穩腳跟的生命線。防禦使府現已遷至潞州,但上黨仍為重鎮)上下,從李鐵崖到最底層的胥吏,目光都緊緊盯著一望無際的田野。

田野間,曆經戰火蹂躪的土地,帶著頑強的生命力,展現出一片忙碌景象。雖然不少良田依舊拋荒,野草萋萋,但那些得以保全、並搶在夏末補種了蕎麥、晚粟的田畝裡,作物已然成熟。秋風吹過,掀起層層金浪,空氣中彌漫著穀物特有的芬芳,這芬芳裡,混雜著農人汗水的氣息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焦慮。

“馮先生,韓老,各地田畝長勢、預估收成,統計得如何了?”潞州防禦使府內,李鐵崖擱下手中關於北方戰局和河東動向的諜報,看向負責民政的兩位核心幕僚。他的聲音平穩,但眉宇間那一絲不易察覺的緊繃,暴露了內心的關切。

馮淵與韓德讓對視一眼,由韓德讓上前一步,呈上一卷新謄寫的簡冊:“回將軍,經各鄉裡正、耆老初步查勘回報,並輔以府衙吏員抽樣核驗,今歲秋收情形,大致已明了。”他頓了頓,語氣帶著謹慎的樂觀,“幸賴將軍洪福,去歲冬雪尚可,今春雖戰事頻仍,然夏末補種及時,入秋後天氣大體平穩。潞南上黨周邊)熟田,估產可達常年的六成半至七成。潞州左近,因孟遷催逼過甚,民力凋敝,拋荒較多,熟田估產約在五成五左右。兩相合計,若收繳順利,所得糧秣,或可支撐我軍及轄下百姓度過今冬明春,略有盈餘,然亦不豐。”

“五成五到七成……”李鐵崖沉吟著,這個數字,比最壞的預期要好,但遠談不上寬裕。這意味著,精打細算、嚴格管控,是未來數月唯一的出路。“百姓手中,能剩下多少口糧?”

馮淵接口道:“將軍所慮極是。按舊製,賦稅往往占到收成三四成乃至更高。今歲民生困苦,淵與韓老商議,擬請將軍示下,可否將田賦暫定為‘十一之稅’即十分取一),另征少量‘丁身錢’替代部分雜徭。如此,百姓稍得休養,亦感念將軍仁政,利於長治久安。至於軍糧官需,則主要依靠抄沒官田、無主荒地之出產,及府庫此前積蓄。”

“十一之稅?”李鐵崖目光一閃,這稅率遠低於以往任何時期,甚至低於太平年景。他看向馮淵,“先生,稅率如此之低,府庫軍需,可能保障?”

馮淵從容道:“將軍,亂世重典,亦需重德。今我初據潞州,根基未穩,首要在於收取民心,使民力得以複蘇。稅率雖低,然若能激發百姓墾荒耕種之誌,來年田畝增多,總量反增。且我軍新得潞州府庫,孟遷所積雖被其消耗大部,仍有殘餘),加之此前抄沒之資,暫可彌補軍需缺口。此乃放水養魚,固本培元之長策也。”

李鐵崖沉思片刻,重重點頭:“先生老成謀國,所言極是!便依此議!即刻頒下告示,今歲秋賦,概以‘十一’為準,嚴禁額外加征!韓老,你親自督辦,選派得力人手分赴各鄉,監督征收,絕不容許胥吏盤剝、大戶欺隱!馮先生,勞你草擬安民告示,將此項德政,明發各地,務使婦孺皆知!”

“屬下老朽)遵命!”馮淵、韓德讓齊聲應道。

防禦使府的政令,伴隨著秋風,迅速傳遍城鄉。當“十一之稅”的消息得到確認,無數麵黃肌瘦的農人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卻又如釋重負的神情,黯淡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這意味著,辛苦一年的收成,大部分可以留給自己糊口,甚至能略有結餘,以備不時之需。

短暫的觀望和遲疑後,田野間瞬間沸騰起來。農人們紛紛拿出珍藏的、磨得雪亮的鐮刀,全家老幼齊上陣,湧入金色的海洋。鐮刀劃過禾稈的唰唰聲,莊稼倒地時沉甸甸的聲響,農夫們略帶沙啞卻充滿乾勁的號子聲,交織成一曲繁忙而充滿生機的秋收樂章。打穀場上,連枷起落,金黃的穀粒如雨點般脫落,孩童們歡笑著在草堆間嬉戲。這是戰亂年代以來,潞南大地許久未見的景象。

防禦使府也全力運轉起來。韓德讓坐鎮潞州,統籌全局;鄭先生等人分赴上黨及各重要鄉鎮,設立臨時征收點。一隊隊軍士在軍官帶領下,奉命前往各鄉,名義上是“維持秩序,防止匪患”,實則也帶有監督征收、防止大戶劣紳轉嫁負擔或胥吏中飽私囊的意味。李鐵崖更是嚴令各營,秋收期間,非戰備必需,不得征用民夫、畜力,務必保障農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征收工作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由於稅率大幅降低,且防禦使府執法較嚴,普通農戶的抵觸情緒小了很多,繳納相對順利。那些曾與李鐵崖合作或有把柄在手的鄉紳大戶,也大多按章繳納,不敢輕易造次。一車車糧食,沿著鄉間土路,彙流向指定的官倉。

潞州、上黨等地的官倉前,排起了長長的運糧車隊。胥吏們忙碌地登記、稱重、入庫。看著糧囤一點點升高,韓德讓、鄭先生等人緊鎖的眉頭,才稍稍舒展。這些糧食,是維係這個新生政權生命的血液。

然而,隱憂依然存在。清點初步結果,雖然達到了預期下限,但庫存總量依舊不容樂觀。軍隊、官吏、工匠、以及需要賑濟的流民孤寡,數量龐大。北方的威脅如同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懸在頭頂,意味著軍費開支無法削減。這個冬天,依然需要節衣縮食,精打細算。

秋收大忙漸近尾聲,田野重歸空曠,隻剩下堆放的草垛和翻耕後準備越冬的土地。寒意漸濃,但防禦使府內,卻因糧倉的充實而多了幾分暖意。

李鐵崖站在修繕一新的潞州城牆上,眺望著遠處沉寂的田野和天空中南飛的雁陣,對身旁的馮淵、韓德讓感歎道:“總算……熬過了第一個關口。有了這些糧食,心裡踏實了不少。”

馮淵撚須道:“將軍,秋收已畢,民力稍蘇,府庫暫充,此乃根基初定之象。然,正如糧食需冬藏以待春發,我輩亦需趁此冬閒,內修政理,外固疆圉。整訓士卒,繕治甲兵,撫循流亡,勸課農桑,為來年之計,早作謀劃。”

韓德讓也道:“馮先生所言極是。今冬明春,乃關鍵時期。需防春荒,更需防北邊之敵,趁我立足未穩,前來侵擾。”

李鐵崖目光堅定:“二位先生所言,正合我意。傳令下去,全軍、全府,即刻轉入冬防整備!這個冬天,絕不能有絲毫懈怠!我們要讓這潞南之地,真正成為進可攻、退可守的基業!”

潞南的秋收,在緊張與希望中落下帷幕。它為新生的政權注入了續命的血液,但也昭示了前路的艱難。金色的收獲沉澱入倉,而更加嚴峻的考驗,已隨著日益凜冽的北風,悄然逼近。

喜歡鐵槊鎮唐末請大家收藏:()鐵槊鎮唐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蝕靈玄途 仙子,需要疏通一下嗎? 原始人?不!我將進化為帝! 虧成首富從繼承一家電視台開始 山野小神醫很凶猛 我開天眼搜你因果輪回 你讓我拜魔頭為師? 遊戲入侵:以生肖構築惡魔序列 重生係統逆襲:九十日輪回 相親認錯人,我和天後結婚領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