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覺得這主意好,七手八腳地把燈掛在竹林裡,夜裡遠遠看去,像顆小月亮。
冬天第一場雪落下來時,新學員的爸媽來接他,手裡拎著個大包袱。
打開一看,是他在家編的一堆竹器:竹籃、竹碗、竹製的小動物,擺了滿滿一炕。
“這孩子在家啥也不乾,就蹲在院裡編竹條,說要給小師傅當禮物。”他媽笑著說。
結巴的孩子看著那些歪歪扭扭的物件,眼圈有點紅,把自己編的最大的竹魚遞過去:“這……這個給你,放……放在顯眼的地方。”
跨年夜,竹滿堂的燈籠比往年多了一倍,有一半是新學員編的,帶著他那邊的竹子味兒。
結巴的孩子站在燈籠下,給大家讀新學員寄來的信,信上的字歪歪扭扭,卻透著熱乎氣。
“我……我編了個竹……竹製的星星,掛……掛在窗前,就……就像看著竹滿堂的燈。”
讀到這兒,他突然不結巴了,聲音亮得像燈籠裡的光。
滿棚的人都沒說話,就那麼看著他,眼裡的光比燈籠還暖。
新年第一天,結巴的孩子在竹林裡栽了棵新竹苗,旁邊插著塊竹牌,寫著“新學員的竹”。
妹妹在旁邊澆水,說:“等這竹子長高了,他回來就能用它編魚了。”
孩子點點頭,摸著竹苗的葉子,像摸著啥寶貝。
風穿過竹林,帶著新竹的清香,老竹魚的紅布條在棚裡晃啊晃,像在說:“這日子,就得這麼熱熱鬨鬨地過。”
新學員寄來的竹製星星,被結巴的孩子掛在了竹滿堂的房梁上。
星星的角有點歪,卻刷了層亮漆,反光時晃得人眼睛眯成縫。
有個來買竹器的大叔看見了,笑著說:“這星星比城裡掛的彩燈有勁兒,帶著股土香。”
孩子仰著頭看,突然說:“等……等他回來,咱……咱再編個月亮,配……配套。”
妹妹在旁邊接話:“還要編朵雲,讓星星月亮都站在雲上!”
開春後,竹滿堂的培訓班招了個特殊的學員,是個坐著輪椅的小姑娘。
結巴的孩子特意給她編了個竹製的小桌板,能架在輪椅上放竹條。
“這……這樣你就不用總……總低著頭了。”他把桌板遞過去,臉有點紅。
小姑娘摸著桌板上的花紋,眼睛亮晶晶的:“謝謝小師傅,比我家的木頭桌板好看。”
竹安在旁邊看著,悄悄抹了把眼淚,覺得這孩子的心比竹條還軟。
入夏的雨下得猛,院裡的竹苗被澆得直不起腰。
結巴的孩子冒雨去扶,一把沒扶住,自己摔在泥裡,成了個泥猴。
妹妹拿著傘跑出來,喊他快躲躲:“苗澆壞了能再栽,你淋感冒了咋辦!”
他爬起來,抹了把臉上的泥,指著竹苗樂:“你看,它……它直起來了!”
那股傻勁兒,跟當年鐵雄太爺爺護著新竹苗一個樣。
戴眼鏡的先生又來了,這次不是訂竹器,是來送錦旗的。
錦旗上寫著“竹韻書香,潤物無聲”,字是請書法家寫的,蒼勁有力。
“學校圖書館的竹書架,孩子們都愛靠著看書,說聞著竹香能記住字。”先生笑著說。
結巴的孩子看著錦旗,突然說:“我……我能在錦……錦旗旁邊,掛……掛個竹製的小書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