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眼神變得銳利,“你是皇帝!連自己手下誰忠誰奸,誰能用誰不能用都分不清,那你這皇帝,也彆當了,現在就回煤山找棵結實點的樹吧!”
這番話,像一根針,狠狠地刺痛了崇禎的自尊心。
是啊,他是皇帝!
他十七年來,日夜操勞,宵衣旰食,為的是什麼?
不就是為了重振這大明江山嗎?
可到頭來,他連自己能用誰都不知道,這是何等的悲哀,何等的諷刺!
他的呼吸變得急促起來,胸中那股被壓抑了許久的憋屈、憤怒、不甘,在這一刻,仿佛找到了一個宣泄口。
他死死地攥著那支圓珠筆,指節因為用力而發白。
腦海中,無數張麵孔閃過,卻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周墨拿過筆,“我來吧。”
隨後在筆記本上,寫下了第一個名字。
【周遇吉】
這是一個在曆史上,最後在代州為崇禎儘忠,力戰而死的總兵。
雖然此刻,周遇吉的官職還不算太高,但在崇禎的記憶裡,這是為數不多可以信任的純粹武將。
寫下這個名字後,他又開始寫第二個,第三個……
那些都是曆史中,主張投降,或者擁兵自重,在京城陷落時毫無作為的將領的名字。
在場的帝王們都靜靜地看著他。
周墨寫完後抬頭,心中五味雜陳。
他不知道,這是在拯救一個王朝,還是在催生一個暴君。
但他也明白,對於此刻的崇禎來說,仁慈,是最沒用的東西。
朱棣拿起那份名單,掃了一眼,滿意地點了點頭。
“很好。”
他將名單遞給崇禎。
“現在,你該知道怎麼做了。”
“我……知道了。”崇禎的聲音沙啞,但眼神中,卻多了一絲從未有過的狠厲。
朱棣又看向周墨。
“周先生,能否提供一份當下京城的輿圖,越詳細越好。”
“最好,能標明這些將領府邸的位置,以及京營各部的駐防地點。”
周墨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
“沒問題!”
他立刻回到自己的房間,打開了那台專門為皇帝們服務的筆記本電腦。
搜索“明末北京城防圖”、“京營駐地分布”等關鍵詞。
雖然精確到每一座府邸的地圖很難找,但憑借各種曆史文獻、考古資料和後世學者的研究,拚湊出一份大致的部署圖,還是可以做到的。
這一下,周墨徹底變成了參與者。
當周墨將打印出來的,標注得密密麻麻的地圖和一份根據後世資料整理的“京中重要人物檔案”放到桌上時,所有帝王都湊了過來。
這份情報的價值,他們比誰都清楚。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周墨提供的,不僅僅是一張地圖,更是上帝視角。
“乾得漂亮,周小子!”
劉邦第一個拍著周墨的肩膀,讚不絕口。
朱棣的眼中,也閃過一絲感謝。
他指著地圖上的幾個點,開始對崇禎進行沙盤推演。
“你看,這個吳三桂的爹,吳襄,他的府邸在這裡,離西直門最近,你要控製京城,必須先拿下他,斷了吳三桂和城內的聯係。”
“還有這個投降派的首領,陳演,他家在城南,家丁最多,要用雷霆之勢,派重兵包圍,不能讓他有任何串聯的機會。”
一場在後世看來匪夷所思的軍事會議,就在這個小小的農家院裡,如火如荼地展開了。
主講人,是大明永樂大帝朱棣。
策劃團隊,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
情報支持,是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周墨。
而那個唯一的學員,大明崇禎皇帝,則像一個海綿,瘋狂地吸收著這些足以顛覆他認知的知識和謀略。
三小時,崇禎的停留時間即將耗儘。
他的身體開始變得有些透明。
朱棣停止了講解,他看著崇禎,鄭重地說道。
“記住,計劃已經給你了。但真正執行的,是你自己。”
“成與不成,都在你一念之間。”
“我……”崇禎站起身,對著朱棣和所有人,深深一揖,“我,明白了。”
“回去之後,不要猶豫,不要彷徨。照著計劃,殺!”朱棣的聲音冷硬如鐵。
崇禎重重地點了點頭,他的眼神,已經和剛來時判若兩人。
光芒一閃,崇禎的身影消失了。
屋子裡,再次恢複了平靜。
周墨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氣。
他不知道崇禎能不能成功。
但他知道,從今晚開始,那個平行時空的大明,注定要血流成河了。
而他自己,也徹底被卷入了這曆史的漩渦之中,再也無法置身事外。
雖說是拯救大明,但也代表著會有無數人死去,而他也是其中的參與者,自己隻是一個普通人,真的能承擔的起嗎?
他看了一眼旁邊同樣神情複雜的朱允炆,開口問道。
“允炆,你說……我們這是在做好事,還是在做壞事?”
朱允炆沉默了許久,才輕聲回答。
“周哥,我不知道。”
喜歡祖宗們,時代變了請大家收藏:()祖宗們,時代變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