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貴妃承歡_龍椅上的欲望:情鎖宮闈之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章 貴妃承歡(1 / 2)

開元二十六年的長安,紫宸殿的鎏金銅鶴在夕陽下泛著冷光。李隆基坐在龍椅上,望著階下俯首帖耳的群臣,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倦怠。登基二十餘載,四海升平,萬方來朝,他自認為已創下不輸貞觀的偉業,那份勵精圖治的銳氣,漸漸被安逸消磨。

這日朝會,高力士在側低聲進言:“陛下,國本當早定。忠王李亨仁孝敦厚,可立為儲君。”李隆基微微頷首,他對這個兒子雖無太多偏愛,卻也知是眼下最合適的人選。不久後,詔書頒布,忠王李亨被冊立為太子,即後來的唐肅宗。

可朝堂的平衡很快被打破。李林甫揣著私心進言:“陛下,邊庭需有重臣鎮守。安祿山驍勇善戰,對陛下忠心耿耿,可委以重任。”李隆基想起那個每次覲見都畢恭畢敬的胡人將領,欣然應允。沒過多久,安祿山便累加擢升,身兼平盧、範陽二鎮節度使,手握重兵,成了帝國北方的“守護神”。

外有安祿山守邊,內有李林甫理政,李隆基覺得終於可以高枕無憂。他開始深居宮禁,癡迷於神仙長生之術,做起了“高居無為”的快活皇帝。

最先闖入他視線的,是方士張果。傳聞此人生於唐堯時代,隱居中條山數千年,能數日不食,甚至死而複生。李隆基聞之大喜,立刻派人將他召入宮中。

張果入宮時,已是白發蒼蒼的老者,騎著一頭白毛驢,看上去平平無奇。李隆基暗中派人試探,見他能讓驢子憑空消失,又能在寒冬臘月裡赤身躺在雪地裡,竟真信了他有神通。一日,李隆基突發奇想,竟想將玉真公主嫁給張果。

玉真公主是李隆基的親妹妹,向來備受寵愛。張果聽聞這道禦旨,卻對著傳旨的內侍笑了:“皇上以為我是仙人,可我實在不是。若把我當作凡夫俗子,倒也不必如此。請回稟陛下,我想辭歸山林了。”

李隆基雖有不舍,卻也知強留無益,隻得命人將張果的畫像掛在集賢院,封他為銀青光祿大夫,賜號“通玄先生”,賞了三百匹帛,派人護送還鄉。這位張果,便是後來名列八仙的張果老。

張果一走,李隆基對神仙的癡迷反倒更甚。有大臣揣摩上意,謊稱夢見玄元皇帝即老子,唐高宗時追尊),說其“遺像在京城西南百餘裡”。李隆基當即派使臣尋訪,果然在一座山中“尋得”遺像,迎回興慶宮供奉。

不久後,參軍田同秀又上書:“臣夢見玄元皇帝,說他曾在尹喜故宅藏了靈符。”李隆基信以為真,再派使臣尋訪,竟又“得符還都”。其實這些所謂的遺像、靈符,不過是佞臣編造的謊言,可他卻深信不疑,以為是上天示警。

得符之日,李林甫率領百官上表,請加尊號。李隆基大喜,當即下詔改元,將開元三十年改為天寶元年,自封“開元天寶聖神文武皇帝”,還下令建造玄元皇帝新廟,親自前往祭饗。一時間,長安城內香煙繚繞,仿佛真成了神仙洞府。

張果歸山後,李隆基又召來方士李渾、上元翼等人,整日探討長生之術。他派使臣遠赴太白山,到金星洞中采玉版石,去寶仙洞中求妙寶真符——這些自然都是方士們事先布置好的騙局。可他毫不懷疑,甚至自己也跟著搗鬼,聲稱聽見空中有神語傳來“聖壽延長”四字。

於是宮中築起煉丹壇,煉出的丹藥堆滿案幾。到了夜晚收藥時,他又對外宣稱:“神明說藥不需收,自有他們守護。”李林甫等人立刻上表祝賀,甚至自請將私宅改為道觀,君臣上下互相欺瞞,把朝堂弄得烏煙瘴氣。

那些術士煉製的丹藥,多是金石水銀、怪草異木混合而成。李隆基服下後,長生效果未見,反倒把一腔欲火激了起來。他開始在後宮萬千佳麗中肆意尋歡,漸漸覺得尋常美色也索然無味。

後宮佳麗雖多,日久也讓李隆基眼花繚亂。他竟琢磨出各種荒唐法子來決定臨幸何人。

起初,他讓宮女們擲骰子決勝負,誰贏了便宿在誰的宮中。宦官們私下裡戲稱這骰子為“銼角媒人”。玩膩了擲骰,他又效仿晉武帝司馬炎的羊車臨幸之法:每日在宮中設宴,命妃嬪們頭上插滿豔花,他親自放出一隻粉蝶,粉蝶停在誰的花上,便臨幸誰。

因宮女太多,他臨幸過後常常記不清是誰,便命人在已幸宮女的手臂上打上“風月常新”的印記,作為標記。可即便如此,他仍覺不夠儘興,又命高力士出使江南,去搜訪更美的女子。

高力士一路南下,看過不少美人,卻都覺得不及宮中佳麗。直到輾轉至閩中莆田縣,才終於尋得一個絕世麗姝,連忙護送回京。

這女子名叫江采蘋,父親江仲遜是當地的行醫郎中。采蘋九歲便能吟詩誦賦,及笄之年更是出落得豐神楚楚,秀骨姍姍,且擅長文藝,詩賦雙絕。長安三宮、東都兩宮的所有佳麗,在她麵前都黯然失色。

江采蘋一入宮,便深得李隆基寵愛。她不喜濃妝豔抹,常著淡裝雅服,自有一番風韻。更特彆的是,她極愛梅花,所居之處的闌檻旁,必植數株梅樹。李隆基特意為她的住所題寫“梅亭”二字,每逢梅開,兩人便在花下飲酒賦詩,常常到深夜還不舍離去。李隆基因此戲稱她為“梅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梅妃曾撰寫《蕭》《蘭》《梨園》《梅花》《風笛》《玻盂》《剪刀》《綺窗》八賦,篇篇工妙,傳為佳話。一日,李隆基召集諸王在梅亭設宴,梅妃侍坐一旁。飲至半酣,李隆基命她吹奏白玉笛,那笛聲抑揚宛轉,不疾不徐,聽得諸王嘖嘖稱歎。

吹罷笛,梅妃又起身跳驚鴻舞。她身姿輕盈,往複回環,時而如越國西施般婉約,時而似漢宮飛燕般靈動。諸王看得目眩神迷,讚不絕口。舞畢,她鬢發不亂,臉上隻泛著淡淡紅暈,粉白相間,宛如一枝迎雪早梅,嬌豔動人。

李隆基笑著對諸王說:“朕的妃子乃是梅精轉世,吹白玉笛,作驚鴻舞,是不是滿座生輝?”隨即命梅妃剝橙醒酒,遍賜諸王。那一刻,他以為自己尋到了世間最美的風景。

可李隆基向來是得隴望蜀的性子。梅妃的專寵並未持續太久。一次,他前往溫泉宮遊玩,駙馬都尉楊洄伴駕隨行。楊洄為了討好皇上,神秘兮兮地舉薦:“陛下,臣知道有位美人,容貌才情,怕是連梅妃也不及。”

李隆基頓時來了興致,立刻命高力士暗中將這美人召入宮中。他萬沒想到,這道旨意竟引出一段宮廷醜聞。

楊洄舉薦的美人,竟是壽王李瑁的妃子楊氏。

楊氏小字玉環,弘農華陰人,後遷居蒲州永樂縣獨頭村。父親楊玄琰曾為蜀州司戶,她生於任所,自幼喪父,寄養在叔父楊玄珪家中。開元二十二年,楊玉環嫁給壽王李瑁為妃,論輩分,是李隆基的兒媳。

高力士奉旨來到壽王府,傳旨宣召楊妃入宮。壽王李瑁雖滿心疑惑,卻不敢違抗父命,隻得喚出妻子,讓她隨高力士前往。楊玉環心中五味雜陳,既有離彆的憂愁,又有覲見天顏的竊喜,與壽王匆匆話彆後,便乘車駛向溫泉宮。

李隆基在宮中早已等得心急。見高力士帶回楊妃,當即傳她進見。楊玉環輕移蓮步,走到座前深深一拜,口稱:“臣妾楊氏見駕。”李隆基賜她平身,命宮婢將她扶起。

此時已近黃昏,宮中燭影搖紅,階下月光如水。暮色漫過宮牆,簷角的銅鈴在晚風裡輕晃,殿內燭火搖曳,把人影投在描金屏風上,忽明忽暗。

李隆基執杯的手頓了頓,他原是隨口一問,沒料到這女子不僅生得驚心動魄,連氣息都像沾了月華,站在那裡,便讓滿殿燭火都失了三分亮。待她落座時裙擺輕掃地麵,帶出一陣若有似無的香,他才回過神,問她擅長何種技藝,楊玉環答說粗曉音律。


最新小说: 我在都市中當鬼醫 大秘書 輕哄小玫瑰,清冷大佬寵妻上癮 九天仙辰決 轉生,從零開始的玄幻冒險 轉生異世界貴族開局獲得萬能鑒定 我回京城積功德,以待飛升 玄辰界:星脈覺醒 戰靈人 道士下山:開局一條狗,裝備全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