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的鐵騎踏碎了河北的霜雪,十五萬蕃漢聯軍如滾滾驚雷南下,所過之處郡縣望風披靡。黑旗所指,河北二十四郡竟有二十城不戰而降,傳檄而定的速度,連安祿山自己都覺意外。
消息傳到長安,李隆基眼中滿是震驚與茫然。他執政四十餘載,開創了開元盛世,自認是千古一帝,卻從未想過,自己最信任的將領,會在他晚年掀起如此滔天巨浪。
“二十四郡,竟無一個義士嗎?”李隆基長歎一聲,聲音裡充滿了絕望。他猛地抬頭,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傳朕旨意,調集天下兵馬,朕要禦駕親征!再令太子監國,處理朝中政務!”
旨意一出,滿殿嘩然。楊國忠更是嚇得魂飛魄散,他深知太子素來與自己不和,若是太子監國,自己兄妹幾人的好日子就到頭了。散朝後,楊國忠急忙召集韓國夫人和虢國夫人,對她們說:“大事不好了!陛下要親征,還讓太子監國!太子早就看我們不順眼,這一監國,我們兄妹都要完了!”
韓國夫人嚇得花容失色,哭哭啼啼地說:“這可如何是好?我們平日裡得罪太子不少,他要是掌權了,肯定不會放過我們的!”
虢國夫人相對鎮定一些,她沉思片刻,道:“姐姐莫慌,我們讓玉環在陛下身邊吹吹枕邊風,讓陛下收回成命。”
楊國忠連忙催促道:“對對對!快進宮去找貴妃,一定要讓她留住陛下!”
韓國夫人和虢國夫人不敢耽擱,立刻趕往皇宮。見到楊貴妃後,兩人添油加醋地把事情說了一遍,又哭著哀求道:“妹妹,我們一家的性命可都在你手上了!要是太子監國,我們都活不成了!你快想想辦法啊!”
楊貴妃聽她們這麼一說,也慌了神。當晚,楊貴妃卸去了滿頭的金簪玉釵,口中銜著一捧黃土,赤著雙腳,匍匐在玄宗的寢殿外,不停地叩首哀泣。
李隆基聽到動靜,走出寢殿一看,見楊貴妃這般模樣,不禁大驚失色:“愛妃,你這是何苦?快起來,有什麼事好好說。”
楊貴妃抬起淚眼婆娑的臉,聲音哽咽:“陛下,兵凶戰危,您怎能親自去冒險?臣妾受陛下恩寵多年,怎忍心讓您置身險境?臣妾雖是女子,不能隨您出征,但情願碎首階前,以報陛下的聖眷!”說罷,她又伏在地上,哭得肝腸寸斷。
李隆基見她哭得如此傷心,心早就軟了。他扶起楊貴妃,輕輕擦拭著她臉上的淚水:“愛妃彆哭了,朕不去親征便是。朕舍不得你,也舍不得這大好河山。”
就這樣,李隆基收回了親征的旨意,也不再提太子監國之事。
十二月,洛陽陷落,封常清、高仙芝先後戰死。
安祿山在洛陽宮的大殿上登基稱帝,國號大燕,改元聖武,然後西進潼關。
潼關,是長安的東大門,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守將哥舒翰深知潼關的重要性,也知道叛軍雖然勢大,但長途奔襲,糧草不足。便加固城牆,囤積糧草,打算固守待敵。
可就在這時,楊國忠擔心哥舒翰擁兵自重,又想急於平定叛亂,便在李隆基麵前不斷進讒言,說哥舒翰按兵不動,是彆有用心。李隆基聽信了楊國忠的話,接連下旨,催促哥舒翰出兵。
哥舒翰接到聖旨後,氣得渾身發抖。他召集眾將,痛心疾首地說:“安祿山善於用兵,崔乾佑更是他手下的猛將。如今叛軍銳氣正盛,我們若是貿然出兵,必敗無疑!可陛下接連催戰,我若是不從,便是抗旨不遵啊!”
眾將紛紛勸道:“將軍,潼關地勢險要,我們隻要堅守不出,叛軍必不能破。陛下那邊,您再上書勸諫,想必陛下會明白的。”
哥舒翰搖了搖頭,眼中滿是無奈:“陛下被楊國忠蒙蔽,哪裡還聽得進我的勸諫?若是我再抗旨,楊國忠定會借機陷害我。罷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傳我將令,明日出兵,與叛軍決一死戰!”
第二天清晨,哥舒翰率領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開出潼關。可他不知道,崔乾佑早已在靈寶西原設下了埋伏。當唐軍進入峽穀後,叛軍突然從兩側山上滾下巨石,射出密集的箭矢。唐軍頓時亂作一團,互相踐踏,死傷無數。
崔乾佑見唐軍陣腳大亂,率領精銳騎兵從側麵殺出。二十萬唐軍瞬間崩潰,士兵們爭相逃命,自相殘殺,哥舒翰被叛軍俘虜。
潼關失守的消息傳到長安,整個京城都陷入了恐慌。李隆基坐在龍椅上,臉色蒼白,他看著下方沉默的大臣,聲音沙啞地問:“潼關失守,叛軍逼近長安,諸位愛卿,可有退敵之策?”
大臣們麵麵相覷,無人敢說話。楊國忠奏道:“陛下,如今叛軍勢大,長安危在旦夕。臣以為,不如暫時前往蜀地,待各路兵馬齊聚,再回師平定叛亂,這才是上策。”
李隆基見彆無他法,隻好同意了楊國忠的提議。他密令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整頓六軍,挑選了九百多匹戰馬,又準備了足夠的錢帛。為了掩人耳目,玄宗還對外宣稱要禦駕親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天寶十五載六月十三日黎明,天還沒亮,李隆基就帶著楊貴妃、皇子、皇孫、楊國忠兄妹以及高力士等親信,悄悄地從延秋門逃出了長安。他們不敢聲張,一路向西狂奔,生怕被叛軍追上。
他們走得匆忙,沒有帶上足夠的糧食和水源,將士們又饑又渴,怨聲載道。
六月十四日,行至馬嵬坡,李隆基打算稍作休整後再繼續前行。可就在這時,驛門外突然傳來了震天動地的喊殺聲。
高力士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臉色慘白地說:“陛下,不好了!楊國忠父子被禁軍殺死了!”
“什麼?!”李隆基大驚失色,“玄禮呢?他是怎麼管的兵?”
話音剛落,禦史大夫魏方進站出來說:“陛下,臣出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魏方進走出驛館,隻見禁軍將士們手持兵器,個個怒目圓睜。楊國忠的首級被用槍挑著,懸掛在驛門之上,他的屍體被將士們砍得七零八落。魏方進見狀,氣得渾身發抖,大聲嗬斥道:“你們好大的膽子,竟敢擅殺宰相!”
可他的話還沒說完,眾將士就一擁而上,將魏方進砍成了數段。同平章事韋見素見魏方進遲遲不回,便出去查看,結果也被亂軍毆打,血流滿麵。幸好有幾個將士認出了他,大喊道:“不要傷害韋相公!”韋見素這才得以逃進驛館,向李隆基稟報情況。
李隆基嚇得魂不附體,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驛外的將士們還在喧嘩不休,喊殺聲越來越近。高力士見狀,隻好勸玄宗親自出去安撫將士。玄宗沒有辦法,隻好硬著頭皮,拄著拐杖走出驛館。
“將士們!”玄宗強裝鎮定地說:“你們辛苦了。楊國忠禍國殃民,死有餘辜。如今事情已經過去了,你們都歸隊吧,朕不會追究你們的責任。”
可將士們根本不聽,依舊圍在驛館門口,不肯散去,玄宗又氣又急,命陳玄禮來喝止將士們。陳玄禮卻麵無表情地說:“楊國忠已經被誅殺,可貴妃還在陛下身邊。將士們擔心貴妃會報複,若是不殺貴妃,他們誓不護駕。”
李隆基臉色慘白,搖著頭說:“貴妃常居深宮,不聞外事,她有什麼罪?你們不能殺她!”
京兆司錄韋諤韋見素之子)跪在玄宗麵前,叩頭力勸:“陛下,眾怒難犯啊!如今形勢危急,若是不儘快處決貴妃,後果不堪設想!請陛下以大局為重,速下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