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的春天潮濕而溫暖,空氣中彌漫著花香與海風的味道。沈銳此行是參加一場跨省數字刑偵技術交流會,會議地點設在泉州古城附近的一家現代酒店。
會議第三天恰逢當地重要的民俗節日——清水祖師誕辰,整個古城沉浸在遊神慶典的熱鬨中。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色彩斑斕的神轎在人群中緩緩前行。
“沈局,晚上一起去看看遊神嗎?”來自廈門警方的技術專家小李熱情邀請,“這可是閩南獨特的文化景觀。”
沈銳本想婉拒,但看著窗外綿延的燈海和湧動的人流,職業本能讓他改變了主意:“好,去看看。這種人流密集的活動需要關注安全。”
傍晚,古城街道已被遊客和信眾擠得水泄不通。八抬大轎扛著清水祖師神像緩緩前行,兩旁是表演舞龍舞獅的隊伍,信眾們手持香火,口中念念有詞。
沈銳和小李隨著人流移動,目光敏銳地掃視著周圍環境。突然,他的視線被一個不協調的細節吸引——在一群穿著傳統服飾的抬轎人中,有一個人的步伐和節奏與其他人微妙不同,更像是經過專業訓練的行動人員。
“看到那個抬轎人了嗎?”沈銳低聲對小李說,“左起第三個。”
小李眯眼觀察:“確實有點怪...他的耳機也太現代了。”
就在這時,意外發生——神轎突然向前傾斜,仿佛失去平衡!抬轎人急忙穩住,但神像已經微微歪斜。人群中發出一陣驚呼。
緊接著,更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神像手中原本持著的玉如意突然脫落,摔在地上碎裂開來!而從碎片中,竟然滾出幾個微小的電子設備!
“保護現場!”沈銳立即喊道,同時亮出證件,“警察!所有人後退!”
當地警方迅速響應,封鎖了區域。技術人員檢查後發現,這些電子設備包括微型攝像頭、發射器和某種未知功能的傳感器。
“神像被動了手腳。”沈銳麵色凝重,“查一下神像的保管和運輸記錄。”
調查發現,神像平時供奉在廟中,隻有在重大節日才會請出。監控顯示,前一天晚上有一名“維修人員”進入廟宇,聲稱接到通知檢查神像穩定性。
“假維修工,”廟宇管理員確認,“我們根本沒叫維修!”
技術分析顯示,這些設備正在傳輸某種數據,但接收端已經離線。更令人不安的是,設備中檢測到微量放射性物質——不是危險級彆,但足夠作為追蹤標記。
“這不是普通間諜行為,”沈銳在緊急會議上說,“對方在標記什麼?”
進一步調查發現,遊神路線經過多個重要設施——包括一座曆史悠久的跨海大橋、一個政府數據中心和某科研機構。
“他們在測繪什麼東西?”小李疑惑。
沈銳沉思片刻:“查一下這些設備的技術特征和來源。”
通過與國際數據庫比對,技術團隊發現這些設備與一種新型“量子標記”技術吻合,能夠在複雜環境中精確定位和追蹤特定目標。
“像是為某種精確製導提供定位,”專家分析,“但目的是什麼?”
就在這時,新的發現令人震驚:在遊神路線的其他幾個點,也發現了類似的標記設備——被巧妙地隱藏在路燈、廣告牌甚至樹木上。
“全路線標記,”沈銳警覺,“他們在為某種行動測繪精確路徑。”
突然,警方接到報警:遊神隊伍中多名參與者出現頭暈惡心症狀,初步判斷為食物中毒。但奇怪的是,隻有特定幾個轎夫和樂手受影響。
沈銳立即趕往醫院。檢查發現,這些人的症狀並非食物中毒,而是某種定向聲波攻擊的結果——他們的傳統服飾中被縫入了特殊的聲波反應材料!
“不是隨機攻擊,”醫生確認,“隻有穿著特定服飾的人受影響。”
調查發現,這些服飾都是由一家新成立的“文化公司”捐贈的,該公司背景複雜,注冊信息虛假。
技術團隊在服飾中發現微型聲波接收器,隻有在特定頻率下才會激活。通過模擬測試,確定激活源來自遊神路線上的某個點。
定位發現,源點是一個古老的石塔——遊神必經之地。在石塔頂部,警方發現了精心隱藏的聲波發射裝置。
“預謀已久,”沈銳判斷,“利用傳統文化活動掩蓋高科技犯罪。”
最令人不安的是,在發射裝置中發現了一個倒計時器——指向三天後的某個時間點。
“他們在計劃什麼?”當地警方負責人緊張地問。
沈銳調出遊神路線圖,標記所有發現設備的位置,形成一個清晰的路徑。路徑的終點是——一座新建的海底隧道控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