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促改的係列舉措,如同為清州這艘剛剛經曆風暴重創的航船更換了腐朽的龍骨和甲板,使其結構更加堅固,能夠抵禦未來的風浪。然而,零敲碎打的修補和針對性的整改,尚不足以構成一套能夠長效運行、防範係統性風險的治理體係。在以案促改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一場著眼於更長遠的、更具根本性的製度完善工程,被提上了更高層麵的議事日程。其目標,是將清州案的慘痛教訓,升華、固化為一係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能夠覆蓋權力運行全過程的製度性成果,致力於構建起“不能腐”的防範機製。
這場製度完善工作,由省委深改辦牽頭,彙聚了法律、政治學、公共管理等多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實踐經驗豐富的乾部,進行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的有機結合。
核心領域一:權力運行的“閉環”製約與“透明化”革命
針對權力過於集中、監督製約不力的問題,製度完善著力於構建決策、執行、監督既相互協調又相互製約的權力運行機製。
·《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出台:在國家和省級條例框架下,清州市率先製定了更為細化的實施細則。明確要求所有重大行政決策必須嚴格履行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序,並引入決策後評估和終身責任追究製度。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重大行政決策全流程記錄檔案”,確保每一個決策環節都有跡可循、有責可究。
·“嵌入式”監督模式的探索:在發改、財政、國土、住建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部門,試點設立由紀委監委派駐的“監察專員辦公室”,該辦公室負責人列席部門重要決策會議,對權力運行過程進行“貼身”監督和實時預警,變事後查處為事前、事中監督,實現監督關口前移。
·政務公開的“深度”與“廣度”拓展:修訂《政務公開工作辦法》,不僅要求公開結果,更強調公開決策過程和依據。推動財政預算決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的政府信息“應公開、儘公開”。打造集信息公開、政策解讀、政務服務、互動交流於一體的“陽光政府”網絡平台,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成為常態。
核心領域二:公共資金資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針對公共資金資源管理中的漏洞,製度完善致力於建立從預算編製、分配、使用到績效評價、審計監督的“全生命周期”精細化管理體係。
·“預算績效管理”全麵硬化:出台《關於全麵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建立“預算編製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績效管理鏈條。將績效評價結果與下一年度預算安排、政策調整、乾部考核直接掛鉤,倒逼各部門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從源頭上防止“撒胡椒麵”和“跑部錢進”。
·“國有資產智慧監管平台”建成運行:整合現有分散的國資監管係統,構建覆蓋全省、統一規範的“國有資產智慧監管平台”。實現對經營性國有資產、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自然資源國有資產的動態監測、智能分析和風險預警,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和被侵占。
·“公共資源交易電子監察係統”升級:在現有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基礎上,嵌入電子監察模塊,對交易活動進行實時監控、自動預警、全程留痕。係統能夠自動識彆圍標串標、虛假招標等異常行為,並及時向監管部門和紀檢監察機關推送預警信息。
核心領域三:乾部管理的“精準化”與“常態化”
圍繞乾部選拔、教育、管理、監督各環節,製度完善力求實現精準科學、常態長效。
·《領導乾部政治素質考察辦法》細化:製定可量化、可操作的政治素質考察評價指標體係,將“兩個維護”的實際表現、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的態度和能力、家風家教情況等納入考察範圍,探索建立乾部政治素質檔案。
·“日常考核、分類考核、近距離考核”機製深化:改變“不換屆不考察、不提拔不考察”的現象,建立健全乾部常態化考察機製。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層級、不同崗位的特點,實行差異化考核,注重在完成急難險重任務、處理複雜問題中考察識彆乾部。
·“提醒、函詢、誡勉”工作規範化:製定實施細則,規範操作流程,對乾部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運用提醒、函詢、誡勉等方式“咬耳扯袖”、“紅臉出汗”,防止小毛病演變成大問題。
核心領域四:社會參與的“製度化”渠道構建
認識到反腐敗不僅是黨和政府的事情,更需要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製度完善也注重構建社會參與監督的製度化渠道。
·《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輿論監督工作的實施意見》頒布:明確支持新聞媒體依法開展輿論監督,規範監督程序,保障記者合法權益,建立黨委、政府與新聞媒體就輿論監督事項的溝通反饋機製。趙曉穎記者站的實踐探索,為這一製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參考。
·“特約監察員”製度優化:改革和完善特約監察員遴選、管理、履職機製,拓寬其參與紀檢監察工作的渠道,充分發揮其專業優勢和外部監督作用。
·“基層廉情信息員”網絡建立:在鄉鎮街道)、村社區)聘請具有一定威信和參政議政能力的黨員、群眾擔任廉情信息員,負責收集和反映基層黨員乾部的廉潔自律情況,打通監督的“最後一公裡”。
製度完善的深入推進,使得清州乃至全省的治理體係正在發生一場靜悄悄的革命。權力被關進了更致密、更堅固的“製度籠子”,運行更加規範、透明、高效。雖然沒有任何製度是完美無缺、一勞永逸的,但這一係列的製度完善,無疑極大地壓縮了權力任性和腐敗滋生的空間,為清州的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奠定了最為可靠的製度基石。趙曉穎在報道中寫道:“製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我們不僅需要仰望星空,設計好的製度,更需要腳踏實地,確保這些製度落地生根,成為每一個黨員乾部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行為準則。這,或許是清州案留給未來最寶貴的遺產。”
喜歡官場破局請大家收藏:()官場破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