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賣茶水的小販都插話說“我今晚就把戲詞編成小調,明天在街頭唱”。
鄭森坐在皇宮裡。
聽到內侍彙報戲樓的情況,嘴角露出了笑容。
淮安軍營的練兵場上。
天還沒亮,閻應元已站在隊伍最前。
他伸手糾正一個士兵的握槍姿勢,指尖輕按在對方食指上。
“食指貼緊護圈外,虎口要虛握,這樣扣扳機時才穩。”
“緊張時指關節彆繃太死,容易抖。”
士兵立刻調整動作,指節的僵硬感漸漸褪去。
周圍隊列裡,幾個原本姿勢鬆散的士兵,也悄悄跟著修正。
閻應元的聲音不高,卻穿透晨霧,傳到每個士兵耳中。
“你們中,有人爹娘死在清軍刀下,墳頭的草已長半尺。”
“有人家鄉被燒得隻剩斷牆,連塊能認的瓦片都沒有。”
“想報仇、想護著北方還沒逃出來的親人,就得先練出能打贏的本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然到了前線,隻能給清軍送人頭。”
這話讓士兵們心頭一振。
原本稍顯鬆散的隊列瞬間繃緊,腳步聲、槍托落地聲變得格外整齊。
這支三十萬的大軍,三萬是陝北義軍舊部,每個人身上都帶著跟清軍拚殺的傷疤。
五萬是山東義軍,一路南下時靠啃樹皮、喝冰水才活下來。
剩下的都是江淮子弟,家鄉剛安定沒兩年,誰都怕清軍再打過來。
每個人的行囊裡,都裹著一塊從家鄉帶出來的土——陝北的土是黃的,山東的土是黑的,江淮的土是褐的。
“將軍,瘟疫已平,戶部的物資清點完了。”
副將捧著報表快步走來,靴底沾著練兵場的濕泥。
“糧食十五萬石,按每日五千石的消耗,隻夠支撐三十天。”
他頓了頓,補充道。
“另外,燧發槍清點了一遍,有兩萬支能用,還有五千支待修,軍械營說最快要十天才能修好。”
閻應元接過報表,指尖在“十五萬石”“五千支待修”上反複劃過。
他心裡早算過賬:北伐至少要三個月,光行軍到山東就得耗掉十萬石。
後續作戰時士兵體力消耗大,每天得加兩成口糧,再加上救濟沿途百姓,沒四十五萬石根本撐不住。
燧發槍更要緊。
清軍現在也有不少火器,要是手裡的槍跟不上,士兵們就得拿著刀去拚,傷亡會翻一倍。
“不夠。”
他抬頭,語氣斬釘截鐵,眉峰擰成疙瘩。
“你立刻擬信,催南京再撥二十萬石糧、一萬支燧發槍。”
“另外讓軍需官去江淮商戶那邊,我記得上個月商戶們說願捐五萬石糧,再溢價收五萬石,先把眼前的缺口補上。”
閻應元又叮囑。
“告訴軍需官,收糧時多帶些麥種,要顆粒飽滿的。”
“北方百姓開春要種地,得給他們留條後路,不能讓他們打完仗還是沒飯吃。”
“是。”
副將剛要轉身,又被閻應元叫住。
“還有,讓軍械營加派人手,把那五千支待修的燧發槍趕出來。”
喜歡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請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