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活著的帶回去,告訴他們,投靠清軍就是死路一條。
大夏給他們活路,要是不珍惜,下次就沒這麼好運了。
說這話時,馬信的手按在刀柄上,指腹蹭過冰冷的刀鞘,他不是心軟,是清楚這些人要是能歸順,往後長城外能少些廝殺,弟兄們也不用總提著腦袋守邊。
閻應元在府衙裡翻賬冊時,指腹反複摩挲著“三萬匹”“十萬口”這幾個數字,嘴角終於扯出點笑意。
他想起月初剛回北平時,鄭森在偏殿說“北平不穩,大夏難安”,如今看來,第一步算是踩實了。
他喊來參軍,聲音裡帶著不易察覺的放鬆。
讓人把這些蒙古人分成二十個小隊,每隊派兩個懂農耕的士兵帶領。
頓了頓,他又補上一句,語氣比剛才沉了些。
教他們種地時彆不耐煩。
他怕那些年輕士兵沒耐心,畢竟蒙古人一輩子騎馬放牧,拿鋤頭比拿彎刀難多了,要是教急了,再鬨出亂子,之前的功夫就全白費了。
他們一輩子靠放牧過活,學耕地沒那麼容易,多教幾遍慢慢就會了。
閻應元說著,手指在糧冊上的“河套”二字上點了點,心裡算得清楚:等這些人學會種地,河套的糧產能提上來,邊境軍糧就不用總從山東調,省時又省力。
沒幾天,負責教農耕的士兵就跑來了,進門時還喘著氣,臉上帶著點憋不住的煩躁。
將軍,這些蒙古人笨得很,連鋤頭都不會握,有的還把種子直接撒在地上,說這樣省事。
他說著,手不自覺地攥緊了。
還有幾個偷偷跑了,被我們抓回來了,要不要嚴懲?
他其實想直接罰跪,可想起閻將軍之前的囑咐,沒敢擅自做主。
閻應元放下筆,墨汁在紙上暈開一小團,他抬眼時,眼神裡沒什麼情緒,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跑了就抓,抓回來罰他們多翻一畝地,但不許無故殺人。
他知道殺人容易,可殺了人,誰來種地?邊境的安穩,靠的不是砍頭,是讓這些人安安穩穩留下來。
他忽然想起鄭森之前說的“要給他們活路”,又補充道。
晚上給他們煮點小米粥,彆讓餓著。
他摸了摸懷裡的糧票,上個月從山東調的小米剛到,省著點用,夠這些人吃到來年春耕,餓著肚子學不了種地,這點他比誰都清楚。
餓著肚子沒力氣學種地。
閻應元說著,手指敲了敲桌案。
陛下要的是他們歸順,不是滅絕。
他沒說的是,這些人要是能靠種地活下去,就不會再想著跟著清軍劫掠,長城外才能真的太平。
喜歡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請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