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主持科舉_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53章 主持科舉(2 / 2)

他特意避開了“君臣大義”“天命所歸”這類空泛的題目,就是想看看,這些考生是否還抱著明朝的舊觀念,把“仁政聖德”當成嘴上的口號,而不知要落到“讓百姓吃飽飯、穿暖衣”的實處。

閱卷時,鄭森坐在禦書房的禦案後,手裡拿著一支紫毫朱筆,逐份翻看答卷。

大多答卷都還停留在“仁政當以教化為本,使百姓知禮義”“務實當以禮法為先,使官吏守規矩”的老調子上,看得他眉頭越皺越緊,甚至忍不住在一份答卷上批注“空談誤國”。

直到翻到一份字跡工整、墨色均勻的答卷,上麵寫著“仁政非空談,當以百姓溫飽為先,治河修渠、勸農桑、減賦稅方為實;

務實非苛政,當以邊境安穩為本,練兵籌糧、清吏治、懲豪強方為真”,落款是“江南考生徐元文”。

“這個徐元文,有點意思。”

鄭森把答卷遞給身邊的馮厚敦,指尖還在“治河修渠”那幾個字上輕輕劃了一下。

“思路清晰,不迂腐,知道仁政要落到具體的事上,是個可用之才。”

他叮囑道。

“你把他的策論找出來,朕倒要看看,他對賦稅問題有什麼具體辦法,將來若是合格,派去地方管民政,定能幫百姓做事。”

第二天考策論,題目是“如何解決大夏賦稅不均之弊”。

考生們的答卷五花八門。

王耀祖在答卷裡說“商人逐利,不當輕稅,應加重商稅,補貼農稅”,卻沒提商人若稅重會抬高物價,最終還是百姓受苦。

李存義說“應減免農民賦稅,讓百姓有糧可存”,卻沒說減免後朝廷的軍餉、水利工程款從哪裡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隻有寥寥幾份答卷提到了“清查隱瞞土地”“改革漕運損耗製度”,徐元文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答卷裡寫得詳細。

江南漕運每石糧從蘇州運到南京,損耗達三成,其中一成是自然損耗,兩成被漕運官和豪強截留。

可改用“分段運輸”,每段設監官,登記運糧數量,到終點核對,少了就追究監官責任,如此可減少大半損耗。

鄭森看著那些空泛的答卷,不禁搖了搖頭,把朱筆放在筆山上,語氣裡帶著些失望。

還是太年輕,沒見過真正的民間疾苦。

他想起去年去江南巡查時,在蘇州見過一個地主,隱瞞了上千畝良田,卻讓佃戶替他交賦稅,佃戶交不起,隻能賣兒賣女。

這些考生連“土地隱瞞”是賦稅不均的根源都不知道,將來當了地方官,怎麼能解決百姓的難題。

第三天考算學和行軍打仗,考場裡頓時亂了套。

王耀祖拿著算學題,連“一畝地收三石糧,十畝地收多少糧”都算得磕磕絆絆,更彆說“十石糧運一百裡,需要多少民夫、多少馬匹”。

李存義雖然算得出基本的算術,卻看不懂布陣圖,不知道“如何用步兵抵禦騎兵突襲”。

監考的禦史後來稟報,有個河北考生急得當場哭了。

說“家裡隻教過讀經書、寫文章,從沒學過算術和兵法,這題根本沒法答”。

最終,隻有幾十個考生能順利答完,除了徐元文,還有一個來自山西的考生傅山。

傅山的算學尤為出色,他在答卷裡不僅算出了“糧草運輸損耗的最優方案”,還畫了一張“山區運糧的獨輪車改良圖”,圖上標注著“改木質車輪為鐵木混合,輪軸加牛油潤滑,可減少三成運輸損耗”。

鄭森看著這張圖,不禁感歎。

這才是朕要的人才!懂算術,還懂實務,知道怎麼把學問用到做事上!

喜歡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請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鄭森的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他變心後,我反手把超市上報國家 綁定我?係統你踢到鐵板了 京舞空竹 離婚夜孕吐,下鄉資本家小姐躺贏 我有點無了 手機連通三界後,豪門千金躺平了 諸天萬界:我從末世開始 綁定種田遊戲後,糧食多到砸神 全家一起闖末世 每天百萬骷髏,從零打造亡靈天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