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中秋節,
山洞裡的生活重心逐漸轉向了儲存與醃製。
雖然外麵四季不明,晝夜不分,
但許陽一家依舊儘量保持著末世來臨前的四季作息,
充足的儲備是應對漫長嚴寒的最大底氣。
儲藏室裡,幾口半人高的大缸被仔細清洗出來,晾在通風處。
許母和張母成了絕對的主力。
她們從水培區和“試驗田”裡收獲了最新一批長得格外敦實的白菜、蘿卜和雪裡蕻。
“今年這白菜長得真好,水靈靈的,正好做酸菜。”
許母滿意地拍打著飽滿的菜幫子。
“蘿卜脆甜,烘點蘿卜乾,醃點醬蘿卜,都能放好久。”
張母在一旁計劃著,
“雪裡蕻醃好了,炒肉末最下飯,我閨女就愛吃這個。”
張月幫著打下手,燒了一大鍋開水,用來燙洗蔬菜和器具。
許陽和許父則負責重體力活,
比如將清洗後沉重的大白菜一層層碼進缸裡,
每碼一層就撒上粗鹽,再由張母用力壓實。
“爸,您說這鹽是不是撒得有點多?”
許陽看著那雪白的鹽粒,有點心疼。
鹽也是重要物資。
“傻小子,”
許父經驗老道,
“醃菜就是得鹹點才不容易壞,到時候吃之前多泡幾遍水就行了。省這點鹽,萬一菜壞了,更虧。”
振振對醃菜過程很好奇,圍著大缸轉悠。
看著奶奶和姥姥像變魔術一樣把鮮嫩的蔬菜變成能儲存很久的食物。
“姥姥,為什麼要把菜埋進鹽裡啊?”
“這叫醃漬,鹽能把菜裡的水逼出來,壞東西就沒法生長了,菜就能保存到冬天吃。”
張母耐心解釋。
“哦……”振振似懂非懂,“那我能幫忙撒鹽嗎?”
“行啊,來,姥姥教你,要這樣均勻地撒……”
索菲亞一家對濃重的鹽味和蔬菜氣息似乎不太感興趣,
大多時候隻是遠遠地看著,或者懶洋洋地打盹。
除了醃菜,肉類的儲存也在進行。
之前烤鵝兔子剩下的皮毛被仔細鞣製處理,準備做成鵝絨墊子用作保暖。
許父將一些較瘦的肉切成條,
用鹽、花椒和少許糖醃製後,掛在土窯附近利用餘熱慢慢熏乾,製成耐儲存的肉乾。
整個山洞裡彌漫著鹽、香料和蔬菜混合的獨特氣味,
忙碌卻充滿了收獲的踏實感。
這些做好,
接下來的幾天就是製作蘿卜乾和醃蘿卜。
醃蘿卜還是蠻好做的,先將蘿卜殺水,在攥乾水分,塗抹醬料就可以了。
最複雜的,就是做蘿卜乾。
青蘿卜先被張月洗淨,然後張父和許父負責將洗好的蘿卜抬到桌麵上,
接著一人一把刀開始切蘿卜條。
蘿卜條被切好以後放到陰涼處陰乾表麵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