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大年三十的團員飯_華娛重生之完美人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華娛重生之完美人生 > 第61章 大年三十的團員飯

第61章 大年三十的團員飯(1 / 1)

臘月二十八、二十九,家裡的年味如同發酵的麵團,迅速膨脹、彌漫開來。賀蘭英經營的超市迎來了年前最瘋狂的采購潮,人流量是平日的數倍,收銀台前排起的長龍幾乎沒斷過。她和店員們忙得腳不沾地,連喝口水的工夫都難得。陳誠自然也成了“免費勞動力”,幫著維持秩序、搬運貨物,切身感受到了實體零售業在年關的澎湃活力。按照母親定下的規矩,超市會在初一至初四休息四天,初五正式開門營業,這在本地的同行裡已經算是給員工放了長假,不少超市隻歇業初一初二兩天。

越是臨近年關,家族團聚的氛圍也越是濃厚。今年,陳誠的二叔一家和三叔一家都明確表示要回來過年,這讓爺爺奶奶格外高興。

二叔陳向黨在省城的礦務廳擔任副廳長,是實權派的二把手,平日裡公務繁忙。二嬸周百秀在省城一所中學當老師,為人溫和。他們有一兒一女,兒子陳建比陳誠小兩歲,正在省城讀高中,女兒陳麗年紀更小些,剛上初中。在那個計劃生育嚴格執行的年代,能有兩個孩子,算是趕上了特殊政策的尾巴,或者說,自有其門路。

三叔陳向軍也在臘月二十九風塵仆仆地趕了回來。他一身便裝也難掩軍人挺拔的氣質,在南方某個軍區擔任領導職務,具體職位他不細說,家裡人也默契地不多問。三嬸尚滿藍是軍區醫院的軍醫,知性乾練。他們的女兒陳丹和兒子陳勇,同樣湊成了一個“好”字,也算是巧妙避開了最嚴格的生育限製。用陳誠老媽私下的玩笑話說:“再晚幾年,你們這幾個小的,想多要個伴兒都難嘍!”

大年三十一大早,陳誠一家四口就帶著大包小包的年貨,驅車趕往鄉下老宅。等到下午,二叔三叔兩家人也相繼抵達。頓時,平日裡隻有爺爺奶奶兩位老人居住的偌大老宅,充滿了孩子們的追逐嬉鬨聲和大人們的寒暄笑語,變得前所未有的熱鬨起來。

爺爺奶奶看著這滿堂兒孫,臉上笑開了花,皺紋裡都洋溢著滿足。爺爺陳百順今年虛歲七十一,奶奶馮冬梅也六十多了,精神頭都還很好。退休後,他們多半時間住在鄉下這老宅裡,圖個清靜自在,偶爾也會被二叔、三叔接去省城或部隊住一段時間,但用爺爺的話說,他最樂意去的還是三叔那邊,因為“那是老部隊,有感情,看著那些生龍活虎的兵,心裡就舒坦”。

陳誠曾聽父親提起過,爺爺退休時,組織上原本安排他去條件更好的乾休所療養,還提出配警衛員,但都被老爺子一口回絕了:“我一個糟老頭子,要那些排場乾什麼?有手有腳,回自己家種點菜、養養花,比什麼都強!”他如今的退休金不低,卻過得極為儉樸,用父親的話說,“老爺子是把大部分錢都悄悄攢著呢,說是怕哪個孫子將來不聽話,或者遇上難處,能幫一把是一把。他也看明白了,這社會變得快,跟他們那會兒不一樣了,得多給後輩留點底氣。”

傍晚,象征著團圓豐盛的年夜飯在堂屋的大圓桌上隆重開席。十四口人圍坐,還是小輩們都沒成家的情況下,已然是濟濟一堂,歡聲笑語幾乎要掀翻屋頂。爺爺奶奶坐在主位,看著兒孫繞膝,聽著滿屋的喧鬨,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

陳誠注意到一個很有趣的本地現象。在吉安這一帶,無論你在外麵多麼風光,是當了官還是發了財,或者在城裡買了多好的房子,一到年三十,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往鄉下老家跑。城裡反而會變得空蕩許多,尤其是初一初二,幾乎成了空城。仿佛隻有回到這承載著祖輩記憶的村莊,回到這棟老宅,貼上春聯,燃放鞭炮,這年才算過得完整,這根才算沒有斷。

今年手頭寬裕,陳誠早早就訂購了一大車各式各樣的煙花。吃完年夜飯,天剛擦黑,他就在院子裡帶著弟弟妹妹們開始“燃放盛宴”。璀璨的禮花在夜空中次第綻放,映亮了老宅的青磚灰瓦,也映亮了孩子們興奮通紅的小臉。手持的“仙女棒”劃出道道銀光,鞭炮劈裡啪啦炸響,濃鬱的硝煙味混合著冬夜的寒氣,構成了一種獨屬於中國年的記憶味道。

看著堂弟堂妹們崇拜又羨慕的眼神,陳建率先起哄:“誠哥!你現在可是大明星了,賺了大錢,可不能忘了我們這些弟弟妹妹啊!是不是該表示表示?”

陳丹和陳勇也立刻跟著起哄:“對啊大哥!資助資助我們唄!”

陳誠看著這群眼巴巴望著自己的“細佬”小弟小妹),心裡一樂,大手一揮,豪氣地說:“行啦行啦,不用說了!過年圖個高興!你們每人給我個卡號,我一人給你們轉五萬塊壓歲錢!怎麼樣?”

“五萬?!”

“我的天!哥你說真的?!”

幾個小的頓時炸開了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這個普通工人月薪不過千元的年代,五萬塊絕對是一筆巨款。

“我靠!老大!你也太牛逼了吧!五萬塊‘而已’?”陳建激動地摟住陳誠的脖子,“那我是你親細佬,能不能再多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去你的!”陳誠笑著推開他,“這裡哪個不是我親細佬、親細妹?一視同仁!”

院子裡頓時笑鬨成一團,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熱鬨的煙花放完,大家陸續回到屋裡。堂屋中央早已生好了一個大大的炭火盆,紅彤彤的木炭散發著令人安心依賴的暖意。奶奶、母親、二嬸、三嬸以及一群小輩們圍坐在炭火邊,磕著瓜子,吃著糖果,看著電視裡播放的春節聯歡晚會,聊著家常趣事。

而爺爺、父親、二叔、三叔這幾個男人,則移步到了旁邊的偏廳。這裡擺著一張厚重的老樹根茶台,茶台下麵也嵌著一個精巧的小炭爐,既能溫茶,也能暖腳。四人圍坐,二叔熟練地燙杯、洗茶、衝泡,一套動作行雲流水。他們的話題沒有這邊輕鬆,偶爾能聽到隻言片語,關乎國家政策、經濟形勢、部隊建設,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沉甸甸的分量。這是男人們的世界,是閱曆與思想的碰撞。後輩們都很懂事,不會輕易過去打擾。

圍著炭火,陳誠忽然有些懷念地咂咂嘴,對奶奶說:“奶奶,我記得小時候回來,總能吃到在炭火裡烤的紅薯,又香又甜,現在還有嗎?”

奶奶馮冬梅慈愛地看了他一眼:“你想吃烤紅薯啊?咱家今年沒種,你爺爺不太愛吃這個。不過你大爺爺爺爺的大哥)家自己種了些,前陣子送了些過來,好像就放在後麵庫房裡,你們去找找看。”

陳誠一聽,立刻來了精神,招呼一聲,陳贇、陳建、陳丹、陳勇這幾個半大孩子都歡呼著跟在他屁股後麵,衝向庫房。不一會兒,就捧著幾個沾著泥土的紅薯跑了回來。

幾個人小心翼翼地用火鉗撥開炭火,將紅薯埋進通紅的炭灰裡。不一會兒,一股誘人的、帶著焦香的甜味就彌漫開來。大家圍著火盆,眼巴巴地等著,時不時用火鉗戳一下,判斷熟了沒有。烤紅薯的香味,混合著炭火氣、瓜子香,還有電視裡傳來的晚會歌聲,交織成了除夕夜最溫暖、最治愈的記憶。

陳誠看著這棟熱鬨非凡的老宅,心中感慨。這宅子確實很大,住下他們這十幾口人還綽綽有餘。聽爺爺說,這是老太爺爺爺的父親)那輩分家時,分給他們這一支的。當時老太爺家底頗豐,幾個兒子每人都得了一棟像樣的宅院。他們這個村莊,據說最早隻有“三戶半”人家,是從更大的宗族那邊抽簽遷過來的。經過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如今光是他們陳姓這一支,就已經發展成四五十戶的大家族了,整個村莊更是人口眾多。

爺爺還曾說起過更早的往事,剛遷來時人單力薄,沒少受周邊大村莊的欺負。後來實在忍無可忍,隻好回老宗族“搬救兵”。好家夥,一聲招呼,老宗族那邊能過來兩千多號人,人人背著雨傘或許是某種約定俗成的標誌或武器),那陣勢直接把對方嚇破了膽,從此再不敢輕易招惹。而且他們這個村莊的人,似乎骨子裡都有點尚武精神,據說最早遷來的祖上就有人習武,後來也一直有傳下些“莊稼把式”,雖然未必是什麼高深武功,但強身健體、守護家園是足夠了。

聽著炭火劈啪,吃著燙手卻香甜的烤紅薯,感受著這四世同堂雖最高一輩僅爺爺奶奶)的溫暖,陳誠深深地沉浸在這濃鬱的年味和厚重的家族氛圍之中。這不僅僅是一頓年夜飯,一場煙花,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一種根的維係。他知道,無論自己未來走多遠,飛多高,這棟老宅,這些親人,這片土地,永遠是他精神的歸處和力量的源泉。

守歲的燭光在堂屋靜靜燃燒,窗外的寒意被牢牢擋在屋外。在這個江西吉安的古樸村莊裡,在這個充滿故事的老宅中,陳氏家族迎來了又一個團圓、祥和、充滿希望的農曆新年。

喜歡華娛重生之完美人生請大家收藏:()華娛重生之完美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離婚夜孕吐,下鄉資本家小姐躺贏 我有點無了 手機連通三界後,豪門千金躺平了 諸天萬界:我從末世開始 綁定種田遊戲後,糧食多到砸神 全家一起闖末世 每天百萬骷髏,從零打造亡靈天災 夜的第七章霧中協奏曲 都市民間恐怖靈異故事集 使命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