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查工作在不分晝夜地進行。采石場周邊區域的民警和抽調來的刑警們,拿著“解剖者”的模糊側寫和車輛特征,開始了艱苦的走訪和摸排。這片區域雖然不算特彆大,但村鎮散布,地形複雜,獨立建築眾多,工作量巨大。
對拋屍包裝物的溯源調查也同步展開。那些常見的黑色塑料袋、旅行包、牛仔背包,看似毫無特色,但技術支隊還是試圖從它們的材質、生產工藝、甚至上麵可能沾染的除了受害者以外的微量dna或化學物質上尋找突破口。
陸野幾乎連軸轉,指揮協調、分析線索、聽取彙報,大腦像一台高速運行的機器。隻有在極短暫的休息間隙,他才會靠在椅子上,閉上眼——腦海裡閃過的不是案卷裡的血腥畫麵,而是趙曉萌半小時前發的消息:“你爸上午把新鮮蔬菜放你門口保溫箱了,附了張紙條說‘多吃菜,少熬夜’。我剛整理完包裝物的電子掃描數據信息科本職),標注出3處可能的印刷紋路特征,發你郵箱了。你要是餓了,我讓樓下便利店給你留份熱粥?”
他指尖在手機屏幕上頓了頓,回了句“不用,你也早點休息,彆熬太晚”,便又點開了小陳傳來的包裝物高清截圖。趙曉萌的細心總像溫水,能悄悄熨平案子帶來的緊繃——就像之前查“順達修理廠”時,她熬夜篩查周邊5公裡的監控,還不忘提醒他“機床廠後門是監控盲區,讓周隊多派兩人守著”。
就在陸野對著屏幕上模糊的包裝物紋路皺眉時,技術支隊的小陳一臉興奮地衝了進來,手裡拿著一個證物袋和一個平板電腦。
“陸組!有發現!包裝物!那個裝南都左臂的黑色塑料袋!”
陸野精神一振,立刻起身:“什麼發現?”
“我們在這個塑料袋的內層折縫裡,發現了一小片被忽略的、粘在上麵的…商品標簽碎屑!”小陳激動地將證物袋遞過來,裡麵是一塊比小指甲蓋還小的、帶著模糊字跡的紙質碎片。
“非常碎,而且被汙染過,但我們用多光譜成像技術處理了一下,勉強辨認出了幾個字!”小陳點開平板電腦,上麵是經過技術增強後的圖片,模糊的字跡依稀可辨——“…惠…利…店…北…州…區…”
“惠利商店?北州區?”陸野的心臟猛地一跳。北州市!又是北州!他剛要讓小陳聯係北州工商部門調取店鋪注冊信息,辦公桌上的加密電話突然響了——是趙曉萌從市局信息科打來的。
陸野,電話裡傳來她清晰的聲音,背景帶著鍵盤敲擊聲,我剛在省廳內部係統看到小陳傳的標簽碎片報告,立刻通過內部協查通道向市工商局發出了數據調取請求。他們剛反饋回來,北州區注冊名稱含的商店有7家,我已經把地址、法人這些基礎信息和已有的違規記錄整理成表,發你郵箱了。
重點看靠近采石場的那家‘北州惠利便利店’,去年因銷售過期食品被投訴過,老板劉明有盜竊前科,可能有問題。”
陸野握著聽筒,心裡泛起暖意:“你怎麼這麼快?技術隊剛有頭緒,你這邊數據就齊了。”
“我看到‘北州’‘標簽碎屑’就預判你要查工商信息,提前調了數據庫。”趙曉萌輕笑,“對了,臨江那邊剛傳來消息,說是發現疑似血衣,我已經把血衣的電子影像同步給技術隊信息科數據傳遞職能),你們重點比對衣物纖維是否和張強、趙剛的一致——我標注了幾個關鍵檢測點,在影像備注裡。”
掛了電話,小陳湊過來:“陸組,趙姐也太高效了吧?我們剛突破,她那邊數據就全了,省了我們至少半天功夫!”
陸野笑著點頭,打開郵箱——趙曉萌發的表格裡,每家“惠利商店”的營業時間、周邊監控覆蓋情況、甚至老板的社交賬號都標注得清清楚楚,末尾還附了句“劉明的手機號我查了,近一周有3次通話記錄來自采石場附近的基站,可能經常去那邊”。
這就是趙曉萌的風格:永遠把信息整理得條理分明,還會主動預判辦案需求。陸野拿起內部電話,立刻下令:“通知北州前線!重點排查北州區靠近采石場的‘北州惠利便利店’,老板劉明有前科,優先核實他的行蹤!另外,讓技術隊優先比對臨江血衣的纖維數據,趙曉萌已經傳了電子影像和標注,按她的重點來!”
指令下達,指揮室裡的氣氛重新活躍起來。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了,陸野看著屏幕上趙曉萌發來的商店分布圖,指尖劃過標注“重點”的那家便利店——他仿佛能想象到她在信息科裡,對著電腦逐一篩選工商數據、比對基站信息的樣子,屏幕光映在她眼底,專注得連抬頭都忘了。
就在這時,臨江前線傳來消息:血衣上的血跡初步檢測與張強、趙剛的dna匹配!而趙曉萌標注的“北州惠利便利店”,距離發現金杯車的采石場僅3公裡,且劉明的手機信號在拋屍時間段曾出現在南都護城河附近。
兩條線索,如同兩束微光,在濃重的迷霧中逐漸靠攏,指向同一個方向。陸野拿起手機,給趙曉萌發了條信息:“線索對上了,謝謝你的‘提前量’。等案子破了,請你吃那家老巷菜館的排骨,你上次說想吃的那家。”
沒過幾秒,屏幕亮起:“排骨可以等,你先保證彆再熬夜——我可不想下次送數據時,看到你頂著黑眼圈跟我討論線索,像隻熊貓。”
陸野看著消息,嘴角不自覺上揚。案子的迷霧還沒完全散開,但有趙曉萌這樣的搭檔在,那些隱藏在黑暗裡的線索,似乎也沒那麼難抓了。
喜歡刑偵天梯請大家收藏:()刑偵天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