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雲點點頭,想起小時候奶奶講的故事,說烏鴉是通冥界的使者,能把人的念想帶給祖宗。
她轉身回屋,幫著夏張氏擺供品。
西屋的祖宗板前,要供十三盞米酒、十三碟點心。
秀雲把自己做的薩其瑪擺上去,切成菱形的塊,上麵撒著青紅絲,旁邊是粘豆包、驢打滾,還有用蘇子葉包的餑餑,黃澄澄的像隻隻小元寶。
“這米酒得用大黃米釀。”秀雲一邊往盞裡倒酒,一邊跟夏張氏說,“我爹說,得釀足四十九天,喝著才不嗆。”
夏張氏在一旁看著她手腳麻利的勁兒,暗讚德麟娶了個好媳婦。
一分神,手裡的勺子差點把米酒灑出來,秀雲趕緊扶住夏張氏的手,倆人手挨著手,暖烘烘的。
院裡的索羅杆子前也擺了一樣一樣的供品。
秀雲從包裡拿出白掛箋,往杆上貼,滿文的福祿壽喜在雪光裡透著亮。
秀娥和德興湊過來看,指著一個字問:“嫂子,這是啥意思?”
秀雲教他倆念滿語的“壽”,小孩子學得快,念得奶聲奶氣的,逗得三爺在一旁直樂:“比你哥強,你哥連縣城裡的話都說不利索。”
主祭是夏三爺。他換上件深藍色的棉袍,手裡拿著本線裝的舊書,據說是祖上傳下來的祭文。
香燃到一半時,夏張氏開始念祭文。夏張氏的母親是滿族的薩滿教徒,她從小耳濡目染,隻是後來嫁到了夏家,一切的風俗習慣都隨了夫家。
滿語的音節頓挫有力,像在唱歌。秀雲跟著磕頭,額頭碰到蒲團的瞬間,看見祖宗板上的新掛箋在燭火裡輕輕晃,忽然想起出嫁前,額娘說的:“到了婆家,把掛箋貼好,祖宗就跟著你去了。”
年夜飯在堂屋擺了滿滿一桌。燉酸菜裡臥著白肉,血腸切得薄如紙,還有一盆紅燒肘子,油光鋥亮的。秀雲端著碗剛要往外屋走,就被德昇拉住了:“嫂子,咋不上桌?”
“這是滿人的規矩。”夏張氏趕緊說,手裡還拿著雙筷子,“有長輩和老爺們在,新媳婦得在旁邊伺候著。”
“娘說的是。”秀雲笑著讚同。
就聽見“啪”的一聲,夏三爺把筷子往桌上一拍,臉沉得像鍋底:“啥規矩不規矩的?秀雲嫁到夏家,就是夏家的人,得按夏家的禮兒來,德麟,叫你媳婦過來吃飯!大過年的!”
德麟剛要起身,德昇和德興早一左一右拉住秀雲,把她按在了夏張氏身邊的板凳上。
夏張氏往她碗裡夾了個雞腿,油汁濺到了藍布圍裙上:“閨女啊,你爹說得對,咱不興那套,咱怎麼高興怎麼來。”
秀雲的眼圈忽然有點兒熱,她偷偷看了德麟一眼,那傻小子正咧著嘴笑,嘴角還沾著點醬汁。
窗外的雪還在下,索羅杆上的紅燈籠在風雪裡晃,光透過窗紙照進來,把滿桌的菜都染得暖融融的。
煮餃子時,灶裡燒的是杏條柴,劈裡啪啦地響,竄出的火苗帶著股甜香。
夏張氏在麵板上擺餃子,其中幾個捏得格外胖,裡麵包著銅錢。“誰吃到誰來年有福氣。”她一邊擺一邊說,眼睛瞅著秀娥和德興,倆孩子正踮著腳往鍋裡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餃子剛出鍋,德麟就吆喝了一聲:“小日子起來了!”
滿屋子的人都跟著喊:“起來了!”
聲音震得房梁上的灰塵都掉下來點。
秀娥專挑胖胖的餃子吃,第一口就咬到了銅錢,硬邦邦的硌了牙,她吐出來舉著跑,銅錢在燈籠光下閃著亮,逗得大家直笑。
德麟抓了把糖,往房梁上拋,讓秀娥和德興跳著夠,說是“日子高升”。
倆孩子蹦得像倆小螞蚱,秀雲看著看著,笑出了眼淚。
大年初一淩晨,天還黑著,秀雲就被窗外的鞭炮聲吵醒了。
她趕緊起來梳洗,換上了件新做的淺粉色旗裝,領口繡著纏枝蓮。
拜年時,德麟帶著她和弟弟妹妹跪在夏三爺和夏張氏麵前。
童秀雲行了個標準的跪拜撫鬢禮,雙膝跪地,雙手撫在鬢角,身子微微前傾。這禮節又讓她想起了往年的春節。
額娘帶著她,在童家窩棚跟著嬸子們,一步一步的學這些個禮節。隻是如今解放了,不講究這些,也就沒人教了。
夏張氏看著看著,眼圈就紅了,她從懷裡掏出四個紅包,給德麟、秀雲和孩子們發守歲錢:“好孩子,還能記得這些老禮兒。”
初二那天,德麟套好了驢車,車鬥裡裝著給嶽家的禮物:兩包薩其瑪,一壇米酒,還有三爺特意殺的一隻老母雞。
德麟坐在車轅上,趕車的鞭子甩得脆響。童秀雲裹著厚實的棉圍巾坐在他身旁,臉蛋凍得微紅,眼底卻盛滿了盈盈的笑意。
車輪碾過積雪覆蓋的田野,遠處是童家窩棚熟悉的輪廓。
這是新婦歸寧的日子,也是將夏家的溫暖與接納,帶回她血脈源頭的日子。
往遠處看,童家窩棚的煙囪正冒著煙。索羅杆上的紅燈籠還亮著,烏鴉在杆頂盤旋,叼走了木盒裡的吃食。風裡飄著糊米茶的香味,那是用炒糊的大黃米衝的,是滿族人家招待客人的茶。
秀雲往他身邊靠了靠,驢車在雪地上留下兩道轍,像條長長的線,一頭連著夏家的小院,一頭通向遠處的光亮。
風卷著雪沫子掠過耳畔,秀雲聽見自己的心跳,和著驢車的咯吱聲,和著遠處隱約的鞭炮聲,像支新的歌。
驢車駛過廣袤的東北平原。雪後的田野一片潔白,偶爾裸露的黑土地像大地的筋脈。遠處村莊的屋頂上,家家戶戶的煙囪冒著筆直的炊煙,與淡藍的天空相接。
村口新刷的土牆上,白石灰寫著醒目的標語:“土地還家,農民翻身!”“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些嶄新的字句,在冬日的陽光下格外耀眼。
德麟指著那些標語,聲音裡帶著年輕人特有的蓬勃朝氣:“秀雲,你看!新中國了!往後啊,咱的日子,就跟這年似的,越過越紅火,越過越有奔頭!”
童秀雲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那標語的紅字,映著滿地晶瑩的白雪,像火種,也像希望。
她用力地點點頭,唇邊綻開的笑容,比雪野上的陽光還要明亮。
這是古老習俗與新生國度交織的年份,是童秀雲在夏家紮根後迎來的第一個春天。
車輪滾滾向前,碾過積雪,留下清晰的轍印,通向炊煙升騰的娘家。也通向一個在古老土地之上、正被無數人奮力開墾的、熱氣騰騰的新紀元。
喜歡本自俱足請大家收藏:()本自俱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