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喜喪_本自俱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3章 喜喪(2 / 2)

他這才定了定神,“咚、咚、咚”幾下把釘子釘好,每一聲都像敲在人心上。

夏二爺的棺材是早就備好的,最上等的柏木,解開蓋的時候就能聞到一股特殊的香氣,清清涼涼的,能壓得住土腥氣。

整個棺形是長方形,前高後低,前寬後窄,據說這樣逝者躺著舒服。棺木外塗著金黃色的油漆,在油燈下閃閃發亮。外麵雕著百壽圖,每個“壽”字都不一樣,前頭正麵繪著雲紋蓮台,中間用金粉寫著“夏文昌之靈位”;小頭繪著香鼎、燃香,看著莊嚴肅穆。

內裡貼著用金銀鉑紙剪成的太陽、月亮、北鬥圖案,底部還另附一塊鑿有七個孔的襯板,說是能駕鶴西去。

靈棚就搭在院子裡,用碗口粗的木杆搭的架子,上麵覆蓋著厚厚的苫布,三麵堵嚴,隻留正麵開口,棺材就停放在正中的木凳子上。

棺前放著張供桌,桌上擺著白米飯、香爐、蠟台和長明燈,長明燈的火苗忽閃忽閃的,映得供桌的影子在地上搖晃。

桌下放著一個砂鍋做的點紙盆,黑黢黢的,方便前來祭吊的親友焚紙、祭奠,等出殯的時候,這盆得由孝子摔碎,說是碎碎平安。

趙瞎子根據夏二爺的生辰八字,推算了黃道吉日,定在三天後出殯。

德方按照吩咐,去野外砍了兩根筆直的柳樹枝,回來做“引魂幡”和“出喪棒”,上麵纏繞粘貼著白麻紙穗,風一吹嘩啦啦地響。

夏二爺的墳地早就選好了,就在祖墳裡,夏老太太墓的前麵。

趙瞎子看了破土的日子,德方和德麟就扛著鋤頭去了祖墳,給每個墳頭都燒了紙,磕了頭,“列祖列宗,我們來給二爹破土了,還請多多照應。”德方邊燒紙邊念叨,紙灰被風吹得四處飄。

他在已定的墓穴挖開第一鍬土,下麵墊上紅紙,把這鍬土放在上麵,等下葬後,要把這鍬土倒回到新起的墳丘上,說是能認祖歸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葬前一日的上午,靈堂布置得越發齊全了。

裡裡外外擺滿了紙活,都是城裡紙活巧手張大爺紮的。用葵花杆、高粱杆做胎架,糊上金銀紙、彩紙,紮成了花果山水簾洞,裡麵的孫悟空還拿著金箍棒;還有四合小院、金山、銀山、金庫、銀庫、搖錢樹、聚寶盆,旁邊站著童男童女,手裡捧著元寶,後麵跟著仙鶴,翅膀張得大大的,像是隨時要飛起來。

桂珍自己還做了一對大白孝幡,長杆挑著,從門口一直飄到靈前。

她從家裡一路哭著過來,先到靈前跪叩、燒紙,哭得撕心裂肺,“爹啊,你怎麼就這麼走了,我還沒給你做新棉褲呢……”直到鄰居張嬸和李嫂上來勸慰,才把她攙起來。

親戚朋友、界壁鄰友都來吊唁,送來了挽幛、紙紮,院子裡都快放不下了。

德方和德麟跪在靈前,給每個來吊唁的人磕頭還禮,膝蓋跪得又紅又腫,額頭也磕出了青印子。

出殯的前一天下午,鼓匠班子來了。一共四個人,背著鼓、嗩呐、笙和鑔,在距離靈棚不遠的僻靜處,用大炭籠起一堆小旺火,支起鼓架,開始了“安鼓”。

嗩呐一吹起來,高亢的調子在城裡回蕩,有悲有喜,聽得人心裡五味雜陳。

聒靈夜間,閨女、媳婦們輪流哭喪,哭聲從天黑一直持續到天亮,因為第二天就要出殯,鼓匠也一直吹到頭遍雞叫才歇著,火盆裡的炭燒了一茬又一茬,灰燼堆得老高。

靈起前,孝子們一齊跪下燒紙,火光把每個人的臉都映得通紅。

親友們齊集在棺材四周,趙瞎子站在棺材前,手裡揮著斧子,準備蓋棺封釘。

“親人回避,不動哭聲。”他喊了一聲,女人們都扭過頭去,用袖子捂著臉。

趙瞎子邊釘邊念叨:“手執金斧要封釘,東西南北四方明。朱雀玄武來照應,青龍白虎兩邊封。一釘添人要進財,二釘福祿天降來。三釘二圓及第早,四釘子孫滿堂廳。代代子孫發大財。”每念一句,就往釘子上砸一斧,“咚”的一聲,震得人耳朵嗡嗡響。

院子裡的哭聲再也忍不住了,“爹啊!”“二哥啊!”“二叔!”“二爺”的喊聲混在一起,和著風嗚咽著。

釘好棺蓋後,所有送葬的人們即刻行動起來,按照分工各司其職,有的舁材,有的拆靈堂、搬紙火。

摔了盆,抬棺的八個“孝子”立即湧進靈堂,左右各四人,由德方肩扛大頭,他咬著牙,腰彎得像張弓,在眾人的協助下,把沉甸甸的棺木移出靈堂,搬到大門外的棺轎上。

棺轎是用木架和棉墊子做的,能讓棺材在抬的時候穩當些。

出殯那天,雪下得更緊了。鹽粒子似的雪沫子砸在臉上,疼得人睜不開眼,風也刮得更猛了,嗚嗚地像在哭。

村裡人踩著薄雪趕來幫忙,院子裡很快支起了臨時的灶台,大鐵鍋燒水的咕嘟聲、劈柴的悶響混著低低的說話聲,在寒風裡打著轉。鍋裡煮著白粥,蒸著饅頭,熱氣騰騰的,驅散了些許寒意。

德方穿著厚厚的孝服,麻布粗糙得磨脖子,他跪在靈前燒紙,火光把他的影子投在牆上,忽明忽暗的,像株被風刮得搖晃的青苗。

送葬的隊伍在雪地裡挪得很慢,腳印剛踩出來,就被新雪填滿了。

德方他披麻戴孝,走在送葬隊伍最前頭,脊背挺得筆直,可掌心早被竹骨硌出了青紫的印子。

雙手攥著根磨得發亮的竹杆,杆頂挑著麵白幡,“招魂幡”三個黑字在風雪裡被扯得獵獵作響。

雪粒順著領口往裡鑽,化成冰水順著脊梁往下淌,凍得他打哆嗦,可他半點不敢鬆手,這是引著二爹的魂西去的幡,不能歪,不能倒。

四爺和三爺抬著棺材的一角,杠繩深深勒進棉襖裡,壓得肩膀生疼,木杠子在手裡吱呀吱呀響了一路。

夏三爺已經六十出頭,背早就駝了,每走一步都要晃一晃,雪落在他花白的頭發上,轉眼就積了薄薄一層,看著像結了層霜。

他瞥了眼身邊的四爺,弟弟比他小五歲,可這些年在城裡城外跑買賣,風吹日曬的,臉上的褶子比他還深,此刻正咬著牙,額頭上滲著汗珠,混著雪水往下淌。

祖墳地在村西的坡上,幾十棵老柏樹都掛了霜,枝椏沉甸甸的,像披了層白孝。

風從樹間穿過,發出“嗚嗚”的聲響,像是在迎接逝者。

二爺的墓穴在夏老太太前麵,兩個土堆豎排著,雪落在上麵,圓圓的,倒像是娘倆在做伴,在這風雪裡說著悄悄話。

旁邊特意空出兩塊地,是早年間就定下的位置,留給三爺和四爺的。三爺盯著那片空土,忽然想起自己早晚也得躺進去,跟二哥、跟爹娘做伴,心裡猛地一酸,眼淚差點混著雪水掉下來。

他趕緊彆過臉,用袖子蹭了蹭眼角,卻把雪沫子蹭了滿臉。

抬棺的隊伍到了墓穴邊,趙瞎子指揮著把棺材緩緩放下,德方捧著引魂幡跪在墓前,看著棺材一點點落入土中,眼淚終於忍不住掉了下來,砸在雪地上,瞬間就凍成了小冰珠。

鼓匠班子又吹了起來,嗩呐聲在風雪裡飄得很遠,紙活被一一扔進火裡,火苗“騰”地竄起來,把紙人紙馬吞沒,紙灰打著旋兒飛向天空,像是在給二爺引路。

德方填了第一鍬土,接著隨行來的抬棺人開始填土,一鍬一鍬的黃土落在棺材上,發出沉悶的聲響,很快就堆起了一個小小的土丘。

最後,德方把那鍬帶著紅紙的土倒在墳丘上,又在墳前插好引魂幡,磕了三個響頭,“二爹,安息吧。”

風雪還在下,送葬的隊伍慢慢往回走,腳印在雪地裡留下長長的一串,很快又會被新雪覆蓋。可夏二爺的故事,就像這墳前的柏樹,會在村裡人的心裡,一直站著,不枯不敗。

喜歡本自俱足請大家收藏:()本自俱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到底誰在末世點女仆?我上門服務 崇禎元年,開局逆轉亡國局 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 長生:老夫一慣儒雅隨和 暗塵明月樓 南北戰爭:我與龍娘同居的日子 圍棋少年,我在大明舉重若輕 抗戰!我攜軍需商城和平全世界! 緬北:強迫臣服 天地翻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