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仁宣之治:宣德皇帝(5)_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 第115章 仁宣之治:宣德皇帝(5)

第115章 仁宣之治:宣德皇帝(5)(1 / 2)

群聊名稱大明朱家奇葩群(30)

朱棣“好皇孫!”

朱允炆“哎,皇……”

朱允炆撤回一條消息

朱祁鎮“哈哈哈,建文,你搞錯了,那是成祖爺叫我爸爸呢!”

朱祁鈺“哥,你不說話沒人拿你當啞巴。”

朱高熾“好好說話,彆人身攻擊。”

朱祁鎮“就是嘛,我還是你哥呢!”

朱祁鈺“你還知道有我這個弟弟啊,那怎麼不讓我進北京十三陵?”

秦良玉“又來了……”

朱元璋“是啊,你們倆又來了,我一個空巢老人在南京說什麼了嗎,是不是啊judy?”

朱棣“這關……對哦,好像有我的事。不對,現在是聽我皇孫故事,趕緊回歸正題!”

朱瞻基“好啦好啦,彆吵了,一家人吵啥吵。聽我說,1429年,宣德四年,我作了《猗蘭操》賜給大臣們,借著這詩跟他們說推薦賢才是為國家好的道理。

我在爺爺成祖、爸爸仁宗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革政治機構,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我保留了爸爸時期的政府結構,讓很多厲害的官員接著為朝廷效力。

不過我在政治製度和行政實踐上確實做了些變動,這在內閣作用的改變和宦官參與行使行政權方麵表現得挺明顯。

我即位後,還進一步繼承和發揚了廣開言路、接受進諫的風氣。我對大臣說,漢、唐的君主裡,文帝、太宗能接受勸諫,文帝時期幾乎做到刑罰用得很少,太宗開創了貞觀之治,這都是接受好建議效果。我即位後,不僅繼續減輕刑罰,還注重教化。”

朱厚照“《猗蘭操》?聽著挺文雅,宣德爺這是既要當戰神又要當文青?比我隻會寫打油詩強多了!”

朱厚熜“堂兄你懂啥,這叫文治武功兩手抓。賜詩來表明政治主張,既顯文采又表心意,比我天天跟大臣聊煉丹術語強——不過內閣和宦官那事兒,可得留點神。”

楊榮“皇上這《猗蘭操》寫得是真好,‘蘭生幽穀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這是暗喻求賢若渴,當時大臣們看了都感動得不行,比先帝成祖爺直接下旨要溫和多了。”

楊士奇“內閣那時候才真叫智囊團,皇上啥事兒都跟我們商量,不像後來某些時候,內閣成了傳話筒。

不過宦官參與行政這一步,當時就有人嘀咕,說要防微杜漸……”

朱祁鎮“宦官參政這事兒,額……後來好像真出了點問題……”

朱祁鈺“哥你又想哪去了!爸爸那會兒宦官還挺規矩,就是幫著處理點雜事,比你後來用的那些強——不過凡事就怕有開頭。”

秦良玉“宣德皇上廣開言路這點最難得,文帝、太宗都是標杆,能學他們接受勸諫,說明心裡裝著國事。不像有些時候,大臣說話還得看臉色。”

徐達“改革機構、休養生息,這都是穩固江山的招!當年我跟大哥打天下,就盼著天下太平,老百姓能過好日子——瞻基這路數,對嘍!”

海瑞“以詩來比喻求賢,以曆史為借鑒,減輕刑罰注重教化,這是仁君的典範。宣德皇上這些舉措,遠超那些隻知道搜刮錢財或者窮兵黷武的君主。”

朱瞻基“當時就想著,爺爺打天下夠累了,爸爸休養生息開了頭,我得接好這個班。內閣能幫著分擔事務,宦官用得好也能辦事,關鍵在把握好‘度’。至於接受勸諫,誰還沒點想不周全地方?”

朱棣“能學漢文帝、唐太宗,有出息!比你爸當年隻會仁厚強,他那性子,換作彆人提意見,怕是要臉紅半天。”

朱高熾“……爸,我那是尊重大臣!不過瞻基這平衡術確實比我強,我學不來。”

朱厚照“得得得,又開始誇孫子了!”

朱瞻基“1430年,宣德五年二月,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支出,停止了工部采辦木材。頒發了寬恤的命令,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放寬對馬政的要求,免除各類積欠的賦稅。

招撫流民,免除他們一年的賦稅和徭役,停止朝廷的采買,把官田舊有的賦稅減去十分之三等,又告誡司法部門減少刑獄。

六月,我修建預備倉,拿出官錢收購糧食以備荒年。派官員到京城附近地區捕殺蝗蟲,還下諭戶部,往年捕蝗的使臣對農民的殘害不亞於蝗蟲,戶部應該知道這個弊端,所以我作了《捕蝗詩》給他們看。

我深知民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在我統治期間,體恤民情,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

‘坐皇宮九重,思田裡三農’,我繼續推行太祖爺洪武朝以來的招人墾荒政策,發展農業生產。”

朱厚照“停采木、免積欠、修糧倉,這操作比我減免賦稅實在多了!還寫《捕蝗詩》?宣德爺這是把民生寫成打油詩啊!”


最新小说: 快穿:從重生末世求生開始 世界569:我帶人類絕處逢生 重生之逆世星途 足球:全能型後腰,殺穿英超? 開局托孤,我帶雙諸葛躺平複漢 重生八三拒接班:扛槍獵熊震林場 獨斷諸天 全民覺醒,隻有我覺醒了嘴炮 美女村官醉酒試探,我將計就計 聊齋劍神:開局手撕畫皮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