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仁宣之治:宣德皇帝(6)_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 第116章 仁宣之治:宣德皇帝(6)

第116章 仁宣之治:宣德皇帝(6)(1 / 2)

群聊名稱大明朱家奇葩群(31)

朱祁鈺“既然爸爸把鄭和拉進來了,朱祁鎮哥,你要不要把王振也拉進來湊個熱鬨?”

朱棣“就衝你這話,沒讓你進十三陵真是太對了!”

朱祁鈺“我就是開個玩笑嘛~”

朱祁鎮“玩笑?你確定?要是沒發生那些被你們笑話的事,說不定還真會拉,可土木堡那檔子事之後,我才不待見他。”

朱厚照“說起太監,還是劉瑾最懂我!大臣們都跟唐僧似的,天天念叨不讓我出去玩,就劉瑾支持我,陪我瘋陪我鬨。”

朱厚熜“那你最後咋還把他殺了?還剮了上千刀。”

朱厚照“那是因為他有謀反的心!再說那次我喝醉了,聽大臣們在那兒嘚吧嘚說他壞話,腦子一熱就同意查他了。”

朱祁鎮“那你酒醒之後,後悔不?”

朱厚照“後悔?怎麼可能!我做事向來果斷,想重用誰就重用誰,但要是讓我發現誰有謀反的心,我二話不說就直接辦了,從不拖泥帶水。”

秦良玉“跑偏了跑偏了,咱聊正事哈。”

朱瞻基“你們這都聊的啥呀?繼續聽我的故事。”

朱瞻基“1431年,宣德六年,我因為外番好多都不來朝貢,就命令鄭和再出航一次。結果返航時候,鄭和因為太累,在1433年,也就是宣德八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的古裡去世了。

船隊後來由太監王景弘帶著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回到南京。第七次下西洋的人數有人。這也是最後一次下西洋。”

朱厚照“鄭和這老爺子,七下西洋夠拚的!最後還累死在船上,比我身邊那幾個隻會瞎玩的太監靠譜多了。不過這規模,兩萬多人跟搬家似的,比我帶隊伍打蒙古還熱鬨!”

朱厚熜“堂兄你就知道看熱鬨。鄭和下西洋那是揚國威、通貿易,比我派使臣去求仙問道實在多了。”

朱元璋“揚國威是好事,就是太費錢!當年我定下海禁,就是怕折騰過頭,你們這些後輩啊,總愛搞大排場。”

朱棣“爸您懂啥?鄭和下西洋是給咱大明長臉!讓那些外番知道朱家不好惹,比守著一畝三分地強——可惜到瞻基這兒就停了。”

朱高煦“我早說過,天天往海裡扔錢,還不如給我點兵去打蒙古!”

楊榮“鄭和返航時帶回不少外番貢品,還有些從沒見過的作物種子,皇上讓人在禦花園試種,後來還推廣到民間了,這叫意外收獲。”

楊士奇“最後一次下西洋,鄭和特意去了趟古裡,說是要完成先帝成祖爺的囑托。老先生也不容易,一輩子都在船上漂著,比咱們守在京城辛苦多了。”

朱祁鎮“爸這是給鄭和爺爺安排的退休之旅啊?可惜沒能回來……我後來聽邊將說,外番知道鄭和沒了,來朝貢的都少了。”

朱祁鈺“哥你彆傷感。下西洋太費錢糧,停了也合理,把錢花在邊防和民生上,比送外番禮物強——不過鄭和這精神,夠後世學一陣子的。”

秦良玉“鄭公公這是‘一生為大明遠航’,比某些隻會在朝堂上吵來吵去的強多了。最後一次航行能平安返航,也算出師圓滿。”

戚繼光“這船隊規模,比我守著的那些倭寇船隊強百倍!要是能把這航海技術用在海防上,倭寇根本不敢來。”

海瑞“鄭和下西洋,雖然耗資巨大,但揚國威於四海,通往來於異域,也有它的功績。宣德皇上停罷,大概是因為民力有限,也算是權衡之舉。”

朱瞻基“當時確實覺得,七次下西洋也夠了,外番該知道的都知道了,不如把錢省下來給百姓。鄭和走得安詳,也算了了他的心願。”

朱瞻基“我宣德朝文有‘三楊’、蹇義、夏原吉。武有英國公張輔,地方上又有於謙、周忱這樣的巡撫,真是人才濟濟,這使得當時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出現了繼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之後的著名的仁宣之治盛世局麵。”

朱厚照“謔!文有三楊、武有張輔,地方還有於謙這樣的狠人,這配置比我豹房的高手團還豪華!仁宣之治?聽著就比我正德朝熱鬨。”

朱厚熜“堂兄你彆光羨慕,這叫強將手下無弱兵。宣德爺能把這些人擰成一股繩,比我平衡內閣和外戚強多了——不過於謙後來可是給你兒子幫了大忙。”

朱祁鎮“於謙確實厲害!後來我被‘北狩’,全靠他撐著……不過爸爸這朝人才濟濟,比我那時候強多了。”

朱祁鈺“爸這是攢了個全明星陣容,文能安邦武能定國,比你重用王振靠譜十倍——三楊那組合,放現在就是頂流智囊團。”

楊榮“景泰皇上過獎了,我們也就是搭把手。當時皇上啥都敢放手讓我們乾,不像後來有些時候,大臣想辦事還得看臉色。”

楊士奇“周忱在江南治水減賦,於謙在地方平冤獄,都是實打實為百姓辦事。皇上總說,你們放手乾,出了事我擔著。這份信任,比啥賞賜都管用。”


最新小说: 我有一個靈寵 燕王殿下!你啥時候造反呀? 從替身開始走上人生巔峰 穿成星際惡雌,獸夫們跪求我彆走 災變紀元:我的空間異能無上限 幻世記:我的保安大人 末日基地:從改造鬼子洞開始 NBA讓你當藍領你帶艾佛森奪冠 藍星第一社死戰神 重生1989從閩南菜園子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