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戰象破陣_逃荒是不可能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5章 戰象破陣(1 / 2)

夏末的草原帶著灼人的熱浪,遠處的金帳部營地炊煙嫋嫋,絲毫沒有察覺到死亡的陰影正在逼近。李硯坐在巨靈寬厚的背脊上,手中那杆三米多長的精鐵長槍斜指地麵,槍尖在陽光下泛著懾人的寒光。他身後,是五千嚴陣以待的神衛營士兵——一千名鐵鷹衛重甲騎兵居中,四千名輕騎兵分列兩側,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肅殺之氣。

這是他蓄謀已久的突襲,目標是草原北部的金帳部。

金帳部是草原上的老牌強部,實力雄厚,一直覬覦東部的鹽湖資源,多次派人試探,言語間充滿了挑釁。李硯沒興趣跟他們虛與委蛇,既然遲早要打,不如先發製人,用一場大勝來震懾草原諸部。

“記住,悄無聲息,直撲主營!”李硯低聲下令,聲音透過風聲傳到每個千夫長耳中。

隊伍像一道黑色的洪流,在枯黃的草原上潛行。馬蹄裹著麻布,兵器用氈布包裹,連呼吸都刻意放輕,隻有巨靈沉重的呼吸聲,在寂靜中顯得格外清晰。

離金帳部營地還有三裡時,青雲從高空俯衝而下,發出一聲急促的啼鳴——這是偵查完畢的信號:金帳部主力正在營地內休整,防備鬆懈。

“加速!”李硯眼中寒光一閃,猛地一拍巨靈的脖頸。

巨靈發出一聲低沉的咆哮,邁開四蹄,像一座移動的小山,朝著金帳部營地衝去。身後的神衛營士兵們立刻解下馬蹄上的麻布,拔出兵器,呐喊著緊隨其後,沉悶的蹄聲瞬間變成了震耳欲聾的轟鳴,仿佛要將大地踏碎。

金帳部的哨兵直到此刻才反應過來,驚恐地吹響號角,淒厲的號聲在營地內回蕩,卻已經太遲了。

巨靈率先撞開了營地的木柵欄,“哢嚓”聲中,數根碗口粗的木柱被撞得粉碎,柵欄出現一個巨大的缺口。它像一頭失控的巨獸,衝進營地,象牙揮舞間,帳篷被掀翻,牲畜被撞飛,驚慌失措的金帳部族人四處奔逃,哭喊聲、尖叫聲此起彼伏。

“鐵鷹衛,跟我衝!”李硯站在巨靈背上,長槍一指,率先從缺口衝入。

一千名鐵鷹衛重甲騎兵緊隨其後,鐵甲在陽光下閃著冷光,手中的長矛平舉,組成一道鋼鐵洪流,順著巨靈撕開的缺口湧入,將試圖抵抗的金帳部士兵撞得人仰馬翻。

金帳部的首領是個滿臉絡腮胡的壯漢,聽到動靜後提著彎刀衝出帳篷,看到眼前的景象,頓時目眥欲裂:“是神鷹部的人!給我殺!”

他身邊的親衛立刻組成防線,揮舞著彎刀迎了上來。可他們的皮甲在鐵鷹衛的重甲麵前如同紙糊,手中的彎刀砍在鐵甲上,隻留下一串火花,反被鐵鷹衛的長矛一個個挑飛。

“首領快跑!我們擋不住!”一個親衛嘶吼著,用身體擋住了一根長矛,鮮血瞬間染紅了草原。

絡腮胡首領看著不斷湧入的鐵鷹衛,看著像推土機一樣橫衝直撞的巨靈,看著巨靈背上那個手持長槍、眼神冰冷的身影,心中第一次升起了恐懼。他知道,大勢已去。

“撤!往北邊撤!”絡腮胡首領咬著牙,調轉馬頭,帶著殘餘的親衛向營地深處逃去。

首領一逃,金帳部的抵抗瞬間瓦解。士兵們扔掉兵器,跪地求饒,隻剩下一些老弱婦孺在帳篷間哭喊。

李硯沒有下令追擊。他要的不是趕儘殺絕,而是徹底打垮金帳部的士氣,奪取他們的物資和牧場。

“輕騎兵,控製營地外圍,不準放跑一個活口!”

“鐵鷹衛,收繳兵器和物資,清點俘虜!”

“巴特爾,帶一百人去抄他們的糧倉和軍械庫!”

一道道命令有條不紊地下達,神衛營的士兵們各司其職,原本混亂的營地很快就被控製住。

李硯騎著巨靈,在營地內巡視。地上到處是散落的兵器、翻倒的帳篷和死去的牲畜,空氣中彌漫著血腥味和塵土味。他看到金帳部的俘虜們蜷縮在地上,眼神裡充滿了恐懼,像一群待宰的羔羊。

“善待俘虜,老弱婦孺編入部落,青壯男子充入輔兵。”李硯下令。他需要人口,尤其是經曆過戰火的青壯,稍加訓練就是合格的士兵。

巨靈似乎有些累了,放慢腳步,用鼻子卷起一個掉在地上的水囊,遞到李硯麵前。李硯接過水囊,喝了一口,看著眼前的戰果,心裡沒有多少喜悅,隻有一種麻木的平靜。

這場突襲太順利了,順利得讓他有些意外。金帳部的實力比他預想的要弱,或許是常年的安逸消磨了他們的鬥誌,或許是他的神衛營真的已經足夠強大。

“大可汗,找到金帳部的軍械庫了!”巴特爾興奮地跑過來,臉上帶著激動的紅暈,“裡麵有不少好東西,還有幾車鐵礦!”

李硯點點頭,跟著巴特爾來到軍械庫。這是一個用石塊壘成的倉庫,裡麵堆放著數百把彎刀、上千支箭矢,還有十幾副破舊的鐵甲。最讓李硯驚喜的是,角落裡果然堆著幾車鐵礦,雖然品質不算太好,卻足夠工匠營用上一陣子。

“全部運回王城。”李硯下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清查完戰利品,李硯發現這次突襲的收獲遠超預期:戰馬三千匹,牛羊上萬頭,糧食數萬石,還有近萬名俘虜。更重要的是,金帳部囤積的幾處牧場也落入了他的手中,這些牧場水草豐美,足以養活更多的牲畜。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