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的增加,神鷹部的實力也水漲船高。
如今的神鷹部,已有十萬多戶,總人口近百萬。其中,戰兵的數量達到了十五萬,包括兩萬重騎兵、十萬輕騎兵和三萬步兵。
兩萬重騎兵是李硯的心頭肉,也是最燒錢的部隊。他們身披鷹鱗甲,手持精鐵長矛,坐騎是西域運來的良馬,光是一套裝備,就抵得上普通牧民十年的收入。為了維持這支部隊,李硯幾乎掏空了一半的鹽利和貿易收入。
“重騎雖強,卻不如象兵實用。”李硯有時會望著巨靈感歎。
巨靈如今已是草原上的傳奇,身高近四丈,身軀像一座小山,身披特製的鐵甲,衝鋒起來,簡直是無堅不摧。可惜的是,大象的繁殖速度太慢,李硯雖然從空間裡放出了幾頭母象,卻至今沒有新的小象出生,想要組建象騎,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罷了,有巨靈一個,也夠了。”李硯拍了拍巨靈的脖頸,這頭巨獸溫順地用鼻子蹭了蹭他的手臂。
相比之下,輕騎兵的性價比就要高得多。他們裝備輕便,機動性強,配上反曲弓和“蒙古歹射法”,既能騷擾敵軍,又能長途奔襲,是西征的主力。李硯特意從新歸附的中原人中挑選出擅長騎射的,補充到輕騎兵部隊,讓他們與草原騎兵混編,互相學習。
除了兵力,物資的儲備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牧場裡的牛羊多到數不清,肉乾堆積如山,用鹽醃製後,能保存很久,是最好的軍糧;糧倉裡的粟米和大米足夠全軍食用三年;兵工廠的庫房裡,長矛、彎刀、箭矢堆積如山,連改良後的強弩都儲備了上千把。
“這些還不夠。”李硯看著物資清單,眉頭微皺,“西征路途遙遠,必須準備更多的肉乾和清水,還要帶上足夠的藥品,防止士兵生病。”
他想起了靈泉水的妙用。
這陣子,他每次在草原上巡查,都會偷偷往牧草豐美的地方撒上幾滴靈泉水。被靈泉水滋養過的牧草,長得格外茂盛,牛羊吃了之後,不僅膘肥體壯,還很少生病,產仔率也提高了不少。
“或許,靈泉水能派上更大的用場。”李硯心裡盤算著。他讓工匠製作了許多密封的陶罐,裝滿靈泉水,準備隨軍攜帶。這些水既能解渴,又能治療小傷小病,甚至能讓戰馬恢複體力,簡直是行軍打仗的利器。
更讓他驚喜的是,空間似乎在慢慢變大。
最初的空間隻有幾畝地大小,如今已經擴展到幾十畝,不僅能種植糧食,還能存放更多的物資。李硯甚至在空間裡開辟了一個小池塘,養上了從中原換來的魚苗,說不定將來還能吃上新鮮的魚。
“這空間,真是個寶貝。”李硯站在空間裡,看著沉甸甸的麥穗,心裡充滿了感激。若沒有這個空間,他恐怕早就餓死在草原上了,更彆說統一草原,準備西征了。
初夏的陽光溫暖而熱烈,草原上一片生機勃勃。
李硯的三個兒子已經能跑能跳,常常纏著他要騎巨靈;妃子們的封地日漸興旺,成為神鷹部的重要支柱;中原的人口源源不斷地湧入,帶來了新的活力;軍隊的操練如火如荼,士兵們摩拳擦掌,等待著西征的命令。
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李硯站在王城的高台上,望著西方的地平線。那裡,是西域的方向,有繁華的城邦,有無儘的財富,有他夢寐以求的絲綢之路。
“傳令下去,一個月後,兵發西域!”李硯的聲音傳遍高台,帶著不容置疑的決心。
台下的將領們齊聲應和,聲音震耳欲聾,驚起了天空中的一群飛鳥。
西征的號角,終於吹響。
李硯知道,這將是一場漫長而艱苦的戰爭,路途遙遠,敵人未知,充滿了變數。但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充足的兵力,豐厚的物資,忠誠的部眾,還有那神秘的空間和靈泉水。
更重要的是,他有了想要守護的一切——膝下的兒女,懷中的美人,還有這片用血汗換來的草原。
他翻身上馬,身後跟著鐵鷹衛的精銳,向著西方緩緩駛去。陽光灑在他的鎧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像一顆冉冉升起的星辰,照亮了草原的天空。
屬於神鷹部的西征之路,正式開啟。而李硯的傳奇,也將在更廣闊的土地上,繼續書寫。
喜歡逃荒是不可能的請大家收藏:()逃荒是不可能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