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硯站在西域都護府的了望塔上,手中把玩著一塊來自波斯的藍寶石。塔下的商道上,駝鈴聲此起彼伏,中原的絲綢商隊、西域的香料販子、甚至遠道而來的大秦羅馬)使者,都在神鷹部士兵的引導下有序通行。每隔十裡便有一座驛站,士兵們穿著亮銀鎧甲,手持長矛,既維護著秩序,也收取著過路費——按照李硯定下的規矩,所有商隊需將貨物的三成作為“保護費”,看似霸道,可比起以往沿途各國層層盤剝的五成甚至七成,已是天大的恩惠。
“大可汗,這周的過路費清單。”木合亞捧著賬本上前,臉上難掩喜色。清單上的數字密密麻麻,光是絲綢一項,抽成便堆滿了三個倉庫。中原的絲綢在西域和更遠的波斯、大秦簡直是硬通貨,一匹上等蜀錦能換十匹良馬,或是一箱子珍珠,商人們即便被抽走三成,依舊能賺得盆滿缽滿,對神鷹部的“保護”更是感恩戴德。
李硯接過賬本,隨意翻了翻便放在一旁。對他而言,數字隻是個符號,真正重要的是這些流動的財富背後,凝聚起的勢力——商隊帶來的不僅是金銀,還有中原的鐵器、工匠,西域的良馬、礦石,甚至還有各國的情報。
“讓工匠營的人過來。”李硯下令。
很快,十幾個來自中原和西域的工匠被帶到塔下,為首的是個姓秦的老工匠,曾是大周工部的能工巧匠,因戰亂流落西域,被李硯的商隊收留。
“大可汗召見,不知有何吩咐?”秦老匠躬身行禮,眼中帶著敬畏。他從未見過如此年輕卻如此強悍的霸主,不僅武力無雙,更懂利用商道聚斂財富,甚至對築城、冶煉都有獨到見解。
“我要築一座城。”李硯指向北方草原深處,“選一處背靠大山、水草豐美的地方,要足夠大,足夠堅固,能容下十萬人,還要有糧倉、軍械庫、馬場,甚至……宮殿。”
秦老匠愣了愣,隨即眼中燃起興奮的光芒:“築城?大可汗要建王都了?”
“算是吧。”李硯淡淡道,“草原部落逐水草而居,終究是流寇行徑。要成霸業,必須有一座固若金湯的根基。”
他早已選好了地址——在漠北深處的陰山南麓,那裡有天然的石壁作為屏障,山下是一望無際的草原,河流縱橫,既能放牧,又易守難攻。更重要的是,那裡遠離中原紛爭,卻又能通過新開辟的商道與西域、中原相連。
“人手不是問題。”李硯看向遠方勞作的奴隸群,那裡有沙陀國的俘虜,有大月氏國的降兵,還有不聽話的草原小部落族人,足有上萬人,“這些異族奴隸,不用白不用。”
築城的命令很快傳遍各部。神鷹部的部眾們起初有些不解——草原人向來不擅築城,覺得那是中原人的累贅。但看到李硯的決心,加上能分到城中的居所,便也積極起來。
秦老匠帶著工匠們先去陰山勘察地形,繪製圖紙。他們按照李硯的要求,以陰山主峰為依托,在山腳下開鑿地基,用巨石和夯土築起城牆,城牆高十丈,厚五丈,上麵能並行三匹戰馬,還預留了箭樓、了望口和投石機的位置。
奴隸們被分成數十個隊伍,在士兵的監工下搬運石塊、夯打地基。李硯給他們定下規矩:每日完成定額,就能得到足夠的食物;超額完成,還能獲得自由的機會。這讓原本消極怠工的奴隸們有了動力,夯土的號子聲在草原上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李硯時常騎著巨靈去工地視察。他身披玄色披風,腰懸彎刀,身後跟著鐵鷹衛,所到之處,奴隸們紛紛跪地行禮,連大氣都不敢喘。有一次,一個大月氏國的奴隸試圖反抗,舉起石塊砸向監工,被李硯親自一箭射穿手掌。
“在我這裡,規矩大於一切。”李硯的聲音冰冷,傳遍工地,“要麼服從,要麼去死。”
那刺骨的寒意讓所有奴隸噤若寒蟬,再無人敢違抗。
築城的同時,絲綢之路的繁榮還在持續。中原的大周王朝早已四分五裂,藩王們自顧不暇,根本無力乾涉草原事務,反而有不少藩王偷偷派商隊與李硯交易,用糧食、鐵器換取絲綢和西域的寶石,甚至私下稱他為“北境共主”。
西域的商人更是將李硯奉為神明。他們說這位草原霸主“勇力無雙,能生撕猛虎,一箭射穿三層鐵甲”,還說他“壽元悠長,容顏不老”——這自然是燈塔水母的作用,卻被傳得神乎其神,讓周邊小國的國王們越發敬畏。
“大可汗,秦老匠說城牆主體快完工了,想請您賜名。”巴特爾前來彙報,他留守王城期間,將後方打理得井井有條,三個王子也被他教得弓馬嫻熟。
李硯想了想,望著陰山巍峨的山體和城下奔騰的河流,道:“就叫‘磐石城’吧。以山為骨,以河為血,堅如磐石,永不陷落。”
“磐石城!好名字!”巴特爾連連稱讚。
消息傳到工地,奴隸們的乾勁更足了。秦老匠趁機提出修建宮殿的計劃——既然是王都,總得有一座配得上霸主身份的宮殿。李硯默許了,讓他在磐石城中心最高處動工,用青石鋪地,琉璃為瓦,梁柱用的是從西域運來的巨大鐵木,雕刻著鷹隼、猛虎等圖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時光荏苒,三年過去。
當李硯再次站在磐石城前時,一座雄城已然崛起在草原深處。
城牆如墨色巨龍般蜿蜒在陰山腳下,十丈高的城樓矗立在四個方位,旗幟飄揚,甲士林立。城內街道縱橫交錯,分為生活區、商業區、軍械區,甚至還有專門的學堂和祭祀騰格裡的祭壇。中心的宮殿群氣勢恢宏,琉璃瓦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比中原的藩王府邸還要壯麗。
商人們沿著新開辟的商道來到磐石城,無不被這座草原巨城震撼。他們說,神鷹部不再是遊牧部落,而是真正的“北境王朝”,而李硯,便是這王朝的開創者。
奴隸們大多通過勞作獲得了自由,成為磐石城的平民,他們耕種城外的田地,放牧周邊的牛羊,對李硯充滿了感激——比起被屠戮的命運,能在這座城裡安穩生活,已是天大的恩賜。
李硯站在宮殿的最高處,俯瞰著腳下的城池。街道上行人往來,駝鈴聲、叫賣聲、馬蹄聲交織在一起,充滿了生機。遠處的草原上,牧民們趕著牛羊,孩子們在草地上嬉戲,一派安居樂業的景象。
“這才是霸業的根基。”他喃喃自語,指尖的燈塔水母散發著微弱的光芒,賦予他源源不斷的力量和精力。這些年,他不僅鞏固了西域和草原,還暗中扶持大周的某個藩王,讓中原的混亂持續下去,為自己爭取更多時間。
“大可汗,西域都護府傳來消息,波斯的使者到了,想與我們結盟,共同對抗東邊的貴霜帝國。”木合亞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李硯轉過身,眼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貴霜帝國?那是比大月氏國更強大的存在,控製著中亞的商道。
“讓使者進來。”李硯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告訴他們,想結盟可以,先拿出足夠的誠意——比如,把貴霜的戰馬良種,分我一半。”
他知道,磐石城的建成隻是開始。他的目光,早已越過西域,投向了更遙遠的世界。世人隻知他勇力無雙,是草原上的鐵血霸主,卻不知他心中的版圖,遠比他們想象的更加遼闊。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磐石城的城牆上,將這座草原雄城染上了一層神聖的光暈。李硯的身影在宮殿頂端拉長,與背後的陰山融為一體,宛如一尊守護草原的神隻。屬於他的傳奇,還在繼續書寫,而這一次,舞台已不止於草原與西域。
喜歡逃荒是不可能的請大家收藏:()逃荒是不可能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