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鐵騎踏西域_逃荒是不可能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1章 鐵騎踏西域(1 / 1)

西域的風,裹著砂礫與寒意,刮在王賁的鐵甲上,發出細碎的聲響。他勒住胯下的夏爾馬,望著遠處被夕陽染成血色的山脈——那裡是波斯帝國的邊境,也是大秦鐵騎向西挺進的最新戰線。

“將軍,前鋒營已突破波斯人的防線,斬殺敵首三千,俘獲戰馬五百匹!”傳令兵翻身下馬,甲胄上還沾著未乾的血跡,聲音因激動而沙啞。

王賁扯掉臉上的防塵麵罩,露出一張被風沙刻滿溝壑的臉。他本是鐵甲重步兵營的偏將,因在雲南之戰中率軍奇襲緬甸土司大營,被李硯破格提拔為“西征大將軍”,率五萬大軍開拓西域。這三年來,他從雲南打到印度,從印度打到波斯,馬蹄所至,皆成大秦疆土。

“命令前鋒營不得追擊,原地紮營休整。”王賁的聲音沉穩如石,“讓輜重營加快速度,把土豆餅和熱水送上去——凍死、餓死的兵,比戰死的丟人。”

他深知西域征戰的艱難。這裡沒有江南的水網,沒有中原的沃土,隻有戈壁、沙漠和連綿的雪山,士兵們不僅要對抗敵人,還要對抗嚴寒與饑餓。幸好李硯早有準備,隨軍攜帶的土豆餅耐儲存、熱量高,壓縮成磚塊大小,一塊就能頂一天的口糧;百工營特製的羊毛甲輕便保暖,讓士兵在零下二十度的風雪中也能作戰。

波斯人顯然沒料到大秦軍隊能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保持戰力。他們的騎兵雖悍勇,卻缺衣少食,往往沒等衝到陣前,就被大秦的長弓營射得人仰馬翻;他們的城堡雖堅固,卻擋不住王賁帶來的“秘密武器”——改良後的回回炮,能將三十斤重的石彈拋射到三百步外,砸開最厚實的城牆。

“將軍,波斯使者求見,說願獻上河西走廊以西的三千裡土地,隻求大秦退兵。”親兵來報。

王賁冷笑一聲:“三千裡土地?他們以為朕是來討飯的?告訴使者,要麼舉國投降,成為大秦的行省,要麼等著被踏平都城!”

他知道,對付這些西域部落,退讓隻會換來更貪婪的索取。三年前在印度,他曾接受過一個土邦的“稱臣納貢”,結果轉身就被對方聯合其他部落偷襲,損失了上千士兵。從那以後,他便奉行李硯的“鐵血政策”——不降則屠,投降則安。

當晚,波斯人的援軍果然來了,趁著夜色偷襲大秦軍營。但王賁早有防備,營地四周埋下了百工營研製的“響雷”簡易地雷),敵軍一靠近就炸得人仰馬翻,埋伏的重步兵再衝出廝殺,不到半個時辰就結束了戰鬥。

“把俘虜的波斯貴族帶過來。”王賁坐在營火旁,用匕首挑著一塊烤羊肉,語氣平淡。

瑟瑟發抖的貴族們被押到麵前,看到滿地的屍體和燃燒的營帳,嚇得魂不附體。

“告訴你們的國王,”王賁咬了一口羊肉,目光如刀,“三天後,朕要在他的宮殿裡喝波斯的葡萄酒。若是遲了一步,這就是你們都城的下場。”

貴族們連滾帶爬地答應,王賁卻沒放他們走,而是留作人質,派親兵押著他們的隨從回去送信。

三天後,波斯都城的城門果然開了。國王帶著文武百官跪在城外,獻上了象征王權的金冠。王賁率軍入城時,看到百姓們雖然惶恐,卻沒有反抗——他們早已聽說過大秦的政策:投降不殺,還能保留土地和財產,甚至能通過軍功獲得爵位。

“在城裡設立行省,任命波斯貴族為副職,配合大秦官員治理。”王賁下令,“開倉放糧,告訴百姓,凡參加秦軍或參與商路建設者,免三年賦稅。”

消息傳開,波斯百姓果然安定下來。不少年輕人大膽地報名參軍,他們聽說秦軍的軍餉是波斯軍隊的三倍,還能分到土地,自然願意賣命。

就在王賁平定波斯的同時,南洋的海麵上,一支龐大的艦隊正在破浪前行。

“將軍,前麵就是呂宋島了!島上的土著據說很凶悍,還吃人呢!”了望手在桅杆上大喊。

艦隊統領鄭和李硯從江南招攬的航海世家子弟,被賜姓鄭)站在“鎮海號”的甲板上,手裡拿著李硯繪製的簡易海圖。他不像王賁那樣勇猛,卻心思縝密,最擅長用貿易和威懾相結合的方式征服異域。

“把‘禮物’抬上來。”鄭和下令。

士兵們抬著幾箱玻璃器皿、香皂和棉布走上甲板。這些在大秦不算稀奇的東西,在南洋土著眼裡卻是“神物”。

艦隊靠近呂宋島時,果然看到岸上站著手持長矛的土著,對著船隊嘶吼。鄭和沒有下令開炮,而是讓士兵把玻璃珠、小塊香皂扔到岸上。

土著們起初警惕,看到那些晶瑩剔透的珠子和散發著香氣的“方塊”,漸漸放下了敵意,紛紛爭搶起來。

“派十個會說南洋話的士兵登陸,告訴他們,我們是大秦的使者,來做生意的,不是來打仗的。”鄭和道。

士兵們乘著小船上岸,用布匹和土著交換香料、寶石,還演示了棉布比獸皮更保暖、香皂能洗去汙垢。土著首領看著玻璃鏡子裡清晰的自己,眼中充滿了敬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告訴首領,隻要他們臣服大秦,每年就能得到這些‘神物’,還能學會種植土豆、玉米,再也不用挨餓。”鄭和通過翻譯傳話。

土豆、玉米的高產,對靠天吃飯的土著來說有著致命的誘惑。首領猶豫了半天,最終點頭答應,還獻上了島上最珍貴的龍涎香。

鄭和沒有駐軍,隻是留下了十名農匠和種子,約定來年再來貿易,便率軍繼續南下。他知道,對付這些土著,武力征服不如利益誘惑——當他們嘗到安穩日子的甜頭,自然會依附大秦。

半年後,王賁的捷報傳到長安時,鄭和也帶回了滿船的香料、寶石和南洋諸國的臣服書。

“王賁在波斯設立行省,征收商稅十萬兩;鄭和與呂宋、爪哇等國達成貿易協議,換回的香料能讓皇家商行的利潤再翻一倍。”兵部尚書在朝會上彙報,臉上滿是振奮。

李硯看著兩份捷報,心中滿意。王賁的鐵血與鄭和的懷柔,看似不同,實則殊途同歸——都是為了將異域納入大秦的版圖,或直接統治,或間接臣服,最終都能為帝國帶來財富與安全。

他提筆寫下兩道旨意:封王賁為“波斯侯”,食邑萬戶,繼續鎮守西域;封鄭和為“南洋伯”,掌管北洋水師南洋分艦隊,開拓更遠的航線。

旨意發出時,王賁正在波斯的宮殿裡推廣大秦的新幣,看到印有李硯頭像的金幣在市集上流通,嘴角露出笑意;鄭和則在登州港修補戰船,準備帶著更先進的蒸汽船,駛向傳說中的“新大陸”。

他們是大秦的利刃與舟楫,一個在陸地開疆,一個在海洋拓土,用不同的方式,將皇帝的意誌傳遍四海。而長安的李硯,隻需坐在龍椅上,看著版圖上的紅色一點點蔓延,直到再也望不到邊際。

屬於大秦的擴張,還在繼續。而那些在外征戰的將軍們,也將在史書上,留下屬於自己的傳奇。

喜歡逃荒是不可能的請大家收藏:()逃荒是不可能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