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諸子鎮四極_逃荒是不可能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9章 諸子鎮四極(1 / 1)

長安的皇家園囿裡,一場特殊的“狩獵”正在進行。十歲的李恒挽著一把特製的小弓,弓弦輕顫,羽箭精準地射中了遠處的靶心。他身後,幾個弟弟妹妹或策馬追逐,或彎弓搭箭,雖稚氣未脫,眉宇間卻已透出幾分英氣——這些都是李硯的子嗣,最大的李恒已近弱冠,最小的還在蹣跚學步,如今已多達三十餘人。

“大哥好箭法!”九歲的李銳拍著手叫好,他手裡沒拿弓箭,反而提著一把小巧的鐵鋸,正蹲在旁邊研究靶場的木架結構,這孩子對機械的癡迷遠超騎射。

李恒放下弓,擦了擦額頭的汗,目光掃過弟弟妹妹們,帶著長兄的沉穩:“父皇說,身為皇子,騎射是基本功,將來要鎮守一方,沒有過人的武藝可不行。”

他說的“鎮守一方”,正是李硯為孩子們規劃的未來。隨著諸子漸長,李硯開始將他們分封到帝國的邊陲,讓他們帶著軍隊去開拓、去治理,既為中樞分憂,也為自己培養羽翼。

最先被分封的是長子李恒。三年前,他剛滿十六歲,李硯便封他為“西域王”,賜兵三萬,讓他去協助王賁鎮守西域。如今的李恒,早已褪去少年的青澀,在波斯行省建立了穩固的統治,甚至親自率軍擊敗了安息國的再次入侵,繳獲的戰利品裝滿了五十車。

“大哥在西域建了一座新城,用的都是咱們大秦的樣式,還修了直達長安的商路,聽說西域的胡商現在都隻認他的令牌。”負責掌管皇家商行的李月,捧著一封來自西域的信,對弟弟妹妹們說。她雖是女子,卻因精通商道,被李硯委以重任,如今已是大秦商業網絡的核心人物。

緊隨李恒之後,次子李銳被封為“南洋王”,前往呂宋島開拓。這孩子沒興趣打仗,卻把百工營的技術帶到了南洋,在島上建起了蒸汽機工坊,用當地的橡膠製造出堅韌的軟管,不僅方便了灌溉,還成了暢銷西域的商品。

“二哥說,南洋的木頭能做最好的船,他要造比北洋水師還大的蒸汽船,開到天邊去。”一個年幼的皇子奶聲奶氣地說,手裡還攥著李銳寄回來的船模。

其他孩子也各有分封:三子李武勇猛好戰,被封為“北境王”,鎮守俄羅斯方向的凍土,與草原部落周旋;四子李文精通律法,被封為“印度王”,在恒河流域推行大秦法典;甚至連幾位公主,也被封為“郡主”,掌管著江南的絲綢工坊、登州的造船廠等要害產業。

“父皇說,天下太大,他一個人管不過來,我們這些做兒女的,就得替他把邊疆守好。”李恒對弟弟妹妹們說,語氣裡帶著與年齡不符的成熟,“但他也說了,無論我們去了哪裡,中原和草原都是大秦的根,誰也不能丟。”

這正是李硯的用意。他將中原、草原、江南這些核心區域牢牢握在手中,作為帝國的“基本盤”——這裡有最肥沃的土地,最多的人口,最完善的工業和農業體係,是支撐整個帝國運轉的心臟。而那些新征服的異域,如西域、南洋、印度、北境,則分封給諸子,讓他們去“打江山、守江山”。

這種分封看似放權,實則暗藏深意。諸子在外,既能開拓疆土,緩解中樞的壓力,又能相互製衡——誰也不能獨大,誰也不能脫離中樞的掌控。李硯給他們的軍隊,既有忠於中樞的嫡係,也有從當地征召的士兵,糧草、軍械更是牢牢掌握在長安手中,確保他們“離得開、管得住”。

“陛下,三皇子李武奏報,北境發現了大型鐵礦,請求調派百工營的工匠前去開采。”內侍捧著奏折進殿。

李硯正在查看最新繪製的世界地圖。這張地圖比最初的版本大了三倍,上麵標注著大秦的疆域——從東方的日本列島到西方的波斯灣,從南方的澳洲大陸到北方的西伯利亞凍土,密密麻麻的城鎮、商路、礦場標記,見證著帝國的擴張。

“準。”李硯提筆批複,“讓百工營派最好的工匠去,再從中原調五千移民,協助開采。告訴李武,鐵礦要優先供應中樞的軍械坊,價錢按市價算,不許徇私。”

他心裡清楚,李武想把鐵礦控製在自己手裡,擴充實力,但李硯不會給他這個機會。核心資源必須掌握在中樞手中,這是帝國穩固的關鍵。

對諸子的治理,李硯也並非完全放任。他設立了“監國禦史”,由朝中重臣擔任,每年巡視各分封地,檢查吏治、稅收、軍備,直接向他彙報。一旦發現諸子有苛政、叛亂的苗頭,立刻予以處置。

去年,六子李裕在朝鮮半島征收重稅,引起民變,監國禦史奏報後,李硯當即下令削去他三成封地,罰他回京閉門思過,直到他認錯悔改,才重新讓他回去。

“父皇雖疼我們,卻也最嚴。”李恒私下裡對弟弟妹妹們說,“他常說,分封不是讓我們當土皇帝,是讓我們守好大秦的疆土,讓那裡的百姓過上好日子,否則,就算是親兒子,他也絕不姑息。”

在這種“放而不縱”的政策下,諸子的分封地漸漸走上正軌。他們帶著中原的文化、技術和製度,在異域落地生根,雖然治理方式各有不同,卻都遵循著大秦的核心準則——重農、興商、強軍、安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西域的李恒推廣新作物,讓沙漠邊緣長出了莊稼;南洋的李銳發展造船業,讓大秦的船隊遍布南海;北境的李武開采鐵礦,為帝國提供源源不斷的鐵器;印度的李文推行法典,讓恒河流域的百姓知道了“公正”二字的含義。

這些分封地,如同圍繞著中樞的星辰,既各自發光,又依附於“長安”這顆主星,共同構成了龐大的大秦帝國。

這日,李硯召集在京的子嗣,在禦書房展示最新的世界地圖。地圖上,除了大秦的疆域,還有許多未被標注的空白區域——美洲、非洲的內陸、歐洲的深處。

“你們看,這天下還有這麼多地方等著我們去探索。”李硯指著那些空白區域,對孩子們說,“朕給你們打下了根基,剩下的,就要靠你們去開拓了。但記住,無論走多遠,都不能忘了中原和草原是你們的根,忘了大秦的百姓是你們的本。”

孩子們齊聲應諾,目光中閃爍著憧憬與堅定。他們知道,父皇給他們的不僅是封地和軍隊,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延續大秦的輝煌,讓帝國的旗幟插遍更遙遠的土地。

李硯看著孩子們的臉龐,心中一片安寧。他或許是長生種,能見證漫長的歲月,但帝國的未來,終究要交到這些年輕人手中。讓他們去闖蕩,去犯錯,去成長,隻要中樞穩固,基本盤不失,大秦就永遠不會迷失方向。

夕陽透過窗欞,照在地圖上,將“長安”二字映照得格外清晰。這裡是帝國的心臟,是諸子的歸宿,是無論分封到天涯海角,都永遠牽掛的根。

而那些被分封出去的孩子們,終將帶著大秦的火種,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點燃屬於他們的光芒,共同照亮這個龐大帝國的未來。

喜歡逃荒是不可能的請大家收藏:()逃荒是不可能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