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西廠創立_大明太監秘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9章 西廠創立(1 / 1)

紫禁城武英殿後的廡房裡,火盆燒得正旺,卻驅不散那份陰冷。年僅十四、五歲的太監汪直,正垂手站在禦前。

皇帝朱見深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更深的是一種被觸碰逆鱗後的陰鬱:“……宮外物議沸騰,妖道李子龍以左道惑眾,竟能私窺大內,結交內侍……朕,連睡榻之側都不清淨。”

汪直頭垂得更低,聲音清亮卻沉穩,與他的年齡不符:“奴婢在禦馬監,也聽聞了些風言風語。宮牆雖高,卻擋不住人心鬼蜮。東廠和錦衣衛……”他話在這裡微妙地頓住,像是不經意,又像是刻意點醒,“案子結了,但根子,怕是沒挖乾淨。”

皇帝猛地咳嗽了幾聲,萬貴妃輕輕拍著他的背,目光與汪直短暫一碰,隨即移開。皇帝順過氣,盯著汪直:“朕知道你在禦馬監練過兵,是個能辦事的。老成持重固然好,但有些事,需要快刀,需要新人。”

汪直立刻跪下,額頭觸地:“奴婢願為陛下肝腦塗地,做陛下最快的刀。”

“好。”朱見深吐出一個字,帶著決斷,“擬旨,於舊灰廠開設西廠,由禦馬監太監汪直提督西廠官校行事。一應大小事宜,你可密折直奏,不必經通政司。”

“奴婢,領旨謝恩!”汪直再拜,抬起頭時,眼中銳光一閃而逝。

聖旨一下,汪直片刻不停。他選的西廠公廨,就在靈濟宮前的舊灰廠,地方寬敞且僻靜。但他第一個去的,不是那裡,而是東廠。

東廠大堂,掌刑千戶、理刑百戶按班站立,氣氛凝重。提督東廠太監尚銘坐在上首,麵皮白淨,眼神裡卻透著老辣與不悅。他看著徑直走入,身著禦賜蟒袍的汪直,皮笑肉不笑地開口:“汪公公,哦不,現在該叫汪提督了。恭喜高升啊,不知駕臨我東廠,有何指教?”

汪直也不客氣,自顧自在下首第一張椅子上坐了,撣了撣並不存在的灰塵:“尚公公,咱家奉旨辦差,萬事開頭難,特來向你這老前輩求援來了。”

“哦?西廠新立,陛下信重,汪提督何須謙虛。”尚銘抿了口茶,語氣不鹹不淡。

“缺人。”汪直直接打斷他,目光掃過堂下肅立的幾位千戶,尤其在一位身材精乾、眼神銳利的千戶身上停留片刻,“熟手難尋。聽聞東廠有位吳千戶,精通刑名,偵緝追蹤是一把好手?還有那位趙掌班,最擅長安城內的三教九流,消息靈通。”他手指隨意點了兩點,如同在市場上挑選貨物。

被點到的兩人身體微微一僵,看向尚銘。

尚銘臉色沉了下來:“汪提督,你這就不合規矩了。東廠的人,都是經年累月栽培出來的,你說要就要?”

汪直笑了,年輕的臉龐上帶著一種混合了天真與殘忍的神氣:“規矩?尚公公,陛下的旨意就是最大的規矩。西廠初立,旨在為陛下分憂,清除隱弊。若因人手不足耽誤了皇差,你我都擔待不起。”他身體微微前傾,壓低聲音,卻讓滿堂的人都聽得清楚,“還是說,尚公公覺得,東廠的人,我西廠調不動?”

這話已是極重的敲打。尚銘握著茶杯的手指關節有些發白,他深知眼前這小太監背後站著的是誰,更明白皇帝設立西廠的用意——就是對東廠和錦衣衛的近況不滿。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下怒火,從牙縫裡擠出幾個字:“汪提督既然開口,咱家豈能不給這個麵子。吳綬,趙現,你們二人,即日起便去西廠聽用吧!”

那吳千戶和趙掌班麵色複雜,終究還是躬身領命:“是,廠公。卑職遵命。”

汪直滿意地站起身,對著尚銘一拱手:“多謝尚公公割愛。日後西廠與東廠,還需同心協力,為陛下效力。”說完,轉身便走,帶著新得的兩人,步履生風。

從東廠出來,汪直又直奔錦衣衛衙門。

錦衣衛指揮使朱驥,是位老成持重的勳貴之後,聽聞汪直到來,雖心中警惕,禮節上卻無可挑剔。他親自將汪直迎入堂內。

“汪提督大駕光臨,有失遠迎。”

汪直擺擺手,開門見山:“朱指揮,閒話少敘。西廠新立,缺些得力的人手充任番役。聽說你手下有位總旗,姓韋,名瑛,勇武過人,膽大心細?還有個叫孫銘的,精通江湖門道?”

朱驥心中咯噔一下,韋瑛是他手下出了名的悍勇之輩,但也桀驁難馴;孫銘則確實耳目靈通。他試圖婉拒:“汪提督,韋總旗性情粗豪,恐衝撞了提督。孫銘另有要務在身,這……”

汪直直接打斷,語氣不容置疑:“朱指揮,咱家不是在和你商量。這是為皇差辦事。還是說,錦衣衛如今人才凋零到連兩個人都抽不出來了?若是如此,咱家倒要向陛下稟明,好好整頓一下錦衣衛的風氣了。”

朱驥臉色一變,汪直這話已是赤裸裸的威脅。他深知西廠權限極大,可直達天聽,若被這小太監參上一本“怠慢皇差”,後果不堪設想。他隻得咬牙道:“汪提督言重了。既然提督看得上他們,是他們的造化。韋瑛!孫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兩名精乾的漢子應聲而入。汪直打量了韋瑛一番,見他身形魁梧,目光凶狠,頗為滿意地點點頭:“就是你們了。收拾東西,跟我走。”

韋瑛和孫銘對視一眼,又看向麵色鐵青的朱驥,隻能抱拳:“卑職遵命!”

看著汪直帶著人揚長而去,朱驥頹然坐回椅子上,對身旁的副手歎道:“猛虎出柙,鷹犬更替。這京城,要掀起腥風血雨了……”

西廠衙門迅速搭建起來。汪直將從東廠、錦衣衛挖來的骨乾,以及自己從禦馬監帶出的親信,混合編製,人數迅速超過了東廠。他行事毫無舊規束縛,隻求效率與威懾。

公廨地下,原本的儲物地窖被改造成了刑房。吳綬正指揮番役將一件新打造的刑具搬進來。那是一件鐵製座椅,椅麵和靠背上密布著細小的、打磨得鋒利的鐵釘,座椅下方則是一個巨大的炭盆。

汪直在韋瑛和孫銘的陪同下走進來,他走到那“鐵釘椅”旁,用手指輕輕劃過一枚鐵釘,指尖沁出血珠,他卻渾不在意。

“這玩意兒,叫什麼?”他問。

吳綬躬身回答:“回提督,此物尚無定名,前朝似有類似,名為‘紅繡鞋’,但此椅更為……周全。”

汪直看著那幽冷的鐵釘和下方空著的炭盆,淡淡道:“釘子太小,不夠痛。炭火太慢,不夠怕。改!釘子要長三分,頂端帶鉤。炭盆改成可升降的,讓受刑的人看著火苗一點點舔上來,感受鐵釘慢慢燒紅,嵌入皮肉。”

他語氣平靜,像是在吩咐晚膳加道什麼菜,聽得周圍幾個老練的番役都心底發寒。韋瑛眼中卻閃過興奮的光芒,咧嘴笑道:“提督高見!這般改動,保管讓鐵打的漢子也開口求饒!”

汪直又看向孫銘:“你的眼線,布得如何了?”

孫銘連忙上前:“回提督,京城各城門、酒樓、茶肆、妓院、賭坊,乃至一些官員常去的書院,都已安插了我們的人。按照您的吩咐,不拘身份,三教九流,隻要能提供消息,皆可領賞。”

“不夠。”汪直搖頭,“官員府邸的仆役、車夫,甚至他們的妾室、子嗣身邊,也要想辦法。我要知道他們每天說了什麼,見了誰,晚上睡在哪個房裡。”

孫銘心頭一凜,躬身道:“是,屬下明白!這就去辦。”

數日後,一名曾與李子龍有過交往的致仕官員被西廠番役從家中拖出,直接投入大牢。吳綬親自審訊,動用了那改良後的“鐵釘椅”。淒厲的慘叫聲在地牢中回蕩,不到一個時辰,那官員便熬不住,不僅承認了與李子龍“圖謀不軌”,還攀咬出了一連串的朝臣名字,其中不乏與他有私怨者。

又過幾日,一名禦史在早朝上含蓄地批評西廠“權柄過重,恐非國家之福”。當天下午,汪直便拿著一疊密報求見皇帝。密報上詳細記錄了這位禦史某日某時在某酒樓與友人飲酒時,對朝政的“怨望之語”,甚至包括其夫人與娘家兄弟談論田產時幾句不甚恭敬的閒話。

次日,這位禦史便被革職查辦。

韋瑛帶著番役,橫行街市,凡有議論西廠者,無論官民,即刻鎖拿,冠以“妖言惑眾”之罪。一時間,京城內外,人人自危。官員們上朝前與家人告彆,如同生離死彆。茶館酒肆中,交談聲低得如同耳語,生怕隔牆有耳。

西廠,這個成立不過月餘的新設衙門,以其酷烈的手段、無孔不入的眼線,和直達天聽的特權,迅速成為了懸在京城官民頭頂的一把利刃,其凶名甚至短時間內就蓋過了經營多年的東廠和錦衣衛,真正成為了令人聞風喪膽的存在。

而這一切的締造者,年輕的汪直,時常獨自站在西廠衙門最高的角樓上,俯瞰著沉寂的北京城。

喜歡大明太監秘史請大家收藏:()大明太監秘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