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新帝登基_大明太監秘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6章 新帝登基(1 / 2)

弘治十八年,夏,紫禁城籠罩在一片令人窒息的沉悶中。乾清宮內,藥氣彌漫,與殿外的暑氣交織在一起,壓得人喘不過氣。弘治皇帝朱佑樘躺在龍榻上,臉色蠟黃如紙,呼吸微弱得像風中殘燭。他掙紮著想要抬手,指尖剛離開被褥,便無力地垂落,帶動著龍袍的褶皺微微顫動。

“陛下,喝口藥吧。”貼身太監跪在榻邊,雙手捧著藥碗,聲音哽咽。

朱佑樘緩緩搖了搖頭,嘴唇翕動著,像是在說什麼。太監連忙將耳朵湊過去,隻聽見斷斷續續的字眼:“太子……傳位……以民為念……”

殿外,內閣首輔劉健、次輔李東陽等大臣肅立,個個麵色凝重。太醫們束手無策地站在一旁,低聲商議著,語氣裡滿是絕望。自開春以來,皇帝便偶感風寒,起初以為隻是小疾,誰知竟日漸沉重,纏綿病榻三月有餘,如今已是油儘燈枯的模樣。

“父皇……今日可有好轉?”東宮書房內,朱厚照放下手中的《禮記》,書本落在案上發出輕響。他坐直身子,眼神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焦躁,全然沒有讀書的心思。

劉瑾躬身侍立在旁,聲音低沉而清晰:“回殿下,太醫們仍在乾清宮儘力診治。隻是……陛下操勞國事半生,龍體虧空已久,這幾日更是水米難進,恐非湯藥能速效。”他頓了頓,抬眼飛快地掃了一下太子的神色,見其臉上並無太多悲戚,反而有幾分茫然,便補充道,“殿下乃國之根本,如今陛下病重,朝野人心浮動,殿下還需保重自身,每日按時視膳、溫書,方能以安天下之心。”

朱厚照“哦”了一聲,重新拿起書卷,目光卻飄向窗外,心裡亂糟糟的。他對父親的病,有擔憂,卻更多的是一種模糊的預感——一個巨大的變故,即將到來。

夜幕降臨,紫禁城漸漸沉寂下來,隻有乾清宮的燈火依舊亮著,如同暗夜中孤懸的星。突然,一聲急促的鐘聲劃破寧靜,“當——當——當——”,一下接著一下,沉重而哀戚,傳遍了宮牆內外。這是皇帝駕崩的喪鐘,每一聲都敲在人心上,瞬間讓整個紫禁城被一種巨大的悲慟和更巨大的茫然所籠罩。

“陛下……駕崩了!”一個小太監連滾帶爬地衝進東宮,發髻散亂,衣袍被扯得歪歪斜斜,帶著哭腔嘶吼道。

朱厚照猛地站起身,手中的書卷“啪”地掉在地上。他愣在當場,臉上血色瞬間褪儘,嘴唇哆嗦著,說不出一句話。悲傷?或許有,那是血脈相連的本能反應。但更多的是一種突如其來的、巨大的衝擊,如同驚雷在頭頂炸響,震得他心神俱亂。而衝擊過後,一絲奇異的情緒迅速滋生——那是名為“權力”的實感,沉甸甸的,卻又帶著致命的誘惑。

劉瑾的反應比任何人都快。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額頭緊緊貼在金磚上,聲音帶著恰到好處的悲愴,卻又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堅定:“奴婢叩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一聲“皇上”,如同平地驚雷,瞬間打破了東宮的死寂。殿內其他內侍、宮人如夢初醒,紛紛跪倒在地,山呼萬歲的聲音此起彼伏,震得房梁上的灰塵簌簌掉落。

朱厚照被這突如其來的稱呼震了一下,渾身一僵。他看著滿地跪拜的人影,聽著那一聲聲“皇上”,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湧遍全身——那是掙脫了多年束縛的輕鬆,是掌控一切的錯覺,混雜著一絲難以言喻的惶恐。

“劉瑾……”他喃喃道,聲音帶著一絲茫然和無措。

“奴婢在!”劉瑾立刻抬頭,眼中沒有絲毫淚光,隻有一種近乎燃燒的銳利,“皇上,國不可一日無君,宮不可一日無主!此刻,乾清宮乃中樞重地,先帝遺容在此,國璽亦在,萬不能有絲毫差池!若遲則生變,恐有人趁機作亂!”

他不等新皇完全反應過來,立刻起身,對身後幾個心腹低喝:“馬永成!穀大用!張永!丘聚!魏彬!高鳳!羅祥!”

“在!”七人應聲而出,個個神色肅穆,臉上卻難掩緊張與興奮。他們都是劉瑾一手提拔起來的親信,多年來跟著劉瑾在東宮蟄伏,如今終於等到了出頭之日。

“隨咱家去乾清宮!”劉瑾聲音斬釘截鐵,“護衛聖駕,穩定宮禁!任何人敢阻攔,以謀逆論處!”

“遵令!”七人齊聲應道,簇擁著朱厚照,快步向東宮門外走去。

這一夜,紫禁城無人入眠。劉瑾親自率領著以他為首的“八虎”,以護衛新皇、處理先帝喪儀為名,幾乎是強行進入了乾清宮。宮燈搖曳,將他們的身影拉得忽長忽短,如同鬼魅。

乾清宮內,先帝的遺體尚未入殮,幾個老太監守在榻邊,哭得撕心裂肺。內閣大臣們圍在殿中,正低聲商議著後續事宜,見朱厚照帶著一群氣勢洶洶的太監進來,都愣住了。

“劉公公,此時聖駕前來,怕是不妥……”劉健上前一步,皺眉說道。

“劉首輔此言差矣。”劉瑾上前一步,擋在朱厚照身前,語氣冰冷,“先帝駕崩,新皇即位,乾清宮乃天子居所,皇上在此,名正言順!倒是諸位大人,深夜聚集此處,未經新皇允許,不知是何用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健等人臉色一變,正要反駁,卻見劉瑾對著幾個跪在地上哭泣的先帝舊侍使了個眼色:“你,你,還有你們,”他指著那幾個老太監,“先帝駕崩,爾等哀思過甚,哭哭啼啼,擾亂宮禁,不宜再伺候新君。下去歇著吧,這裡的事,由咱家接手。”

“劉公公,這……這不合規矩……”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太監顫聲道,他是先帝身邊伺候了三十年的老人,從未見過如此霸道的內侍。

“規矩?”劉瑾嘴角扯出一絲冷笑,眼神裡滿是不屑,“如今,皇上的意思,就是規矩!咱家奉皇上旨意,接管乾清宮守衛及喪儀事宜,爾等敢抗旨?”

馬永成帶著幾個如狼似虎的小太監,立刻上前,不等那些老太監反應過來,便架著他們往外走。老太監們掙紮著,哭喊著,卻被強行拖拽出了乾清宮,很快就沒了聲音。

內閣大臣們看著這一幕,氣得渾身發抖,卻又無可奈何。如今新皇在側,劉瑾等人手握宮禁之力,他們空有朝堂之權,在這深夜的皇宮裡,竟無半點反抗之力。

很快,乾清宮內關鍵位置的侍從,都被換成了“八虎”的親信或可靠之人。整個過程迅速、安靜,帶著不容置疑的強勢,沒有一絲拖泥帶水。劉瑾站在乾清宮的殿門口,看著殿外巡邏的守衛都換成了自己人,眼中閃過一絲得意。

次日,新皇登基大典在一片悲戚與倉促中舉行。繁瑣的禮儀一項項進行,朱厚照穿著沉重的龍袍,按照禮部官員的指引,跪拜、祭天、接受百官朝賀。他臉上努力裝出悲戚的模樣,心裡卻隻覺得厭煩,隻盼著這一切快點結束。

大典結束後,年輕的武宗皇帝回到已然陌生的乾清宮,看著空曠而威嚴的大殿,臉上帶著一絲疲憊,更多的卻是擺脫束縛後的輕快。他一屁股坐在龍椅上,長長地舒了口氣,隨手將頭上的皇冠摘下來,扔在一旁的案上。

劉瑾適時呈上一杯參茶:“皇上勞累一日,喝口茶潤潤喉。這是上好的長白山人參,奴婢特意讓人燉了三個時辰,能補元氣。”

武宗接過茶杯,抿了一口,眉頭皺了起來:“這皇帝,當得也不甚自在,今日這大典就折騰得朕腰酸背痛,還有那堆積如山的奏章,下午看了幾本,看得人頭昏眼花。”

劉瑾眼中精光一閃,垂首道:“皇上恕奴婢多嘴。先帝勤勉一生,事必躬親,每日批閱奏章到深夜,以致龍體受損,英年早逝。如今皇上初登大寶,正當涵養精神,穩固龍體,豈可被這些瑣碎政務所累?”

“哦?”武宗看向他,眼中露出一絲興趣,“你有何主意?”

“奴婢以為,司禮監批紅之製,雖沿襲舊例,然流程繁複,內閣票擬後需呈皇上禦覽,再由司禮監秉筆太監批紅,一來二去,效率低下。且那些閣老們,動輒引經據典,為一點小事爭吵不休,徒耗光陰,反而耽誤了政務。”劉瑾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精準地戳中了武宗的痛點,“不如……稍作變通。奏章依舊由內閣票擬,但批紅之權,可由皇上信任之人輪值代行,皇上隻需每日覽其要害,定其大略即可。如此,既可節省皇上精力,讓皇上有時間休養身心,又能加快政務處理,豈不兩全其美?”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