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立皇帝名_大明太監秘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54章 立皇帝名(2 / 2)

漕運總督接到批複後,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刻重新核算漕運利潤,將三成利潤上交內庫。

一份邊關將領請求增加軍餉的文書遞上來,劉瑾看後冷笑一聲,用紫筆寫下:“邊將驕悍,此奏留中不發。待其銳氣磨平,再作商議。”

那份文書便被壓在了司禮監,再也沒有下文。

朱紫雙色的字跡,交織在代表帝國最高權力的奏章紙麵上。朱色或許還能依稀看到皇權的影子,哪怕大多是司禮監代筆;但那刺目的紫色,隻屬於劉瑾一人。

閣老們拿到發回的奏章,第一件事不是看朱批,而是先尋找那紫色的字跡。他們深知,朱批或許隻是走個過場,而那些紫色的文字,才是真正決定他們前途命運的關鍵。

這日,李東陽拿到一份發回的奏章,看到上麵的紫色批注:“此事需再議,三日後給咱家答複。”他連忙召集內閣成員,緊急商議,不敢有絲毫耽擱。

焦芳看著他忙碌的樣子,低聲道:“李閣老,何必如此緊張?劉公公不過是隨口一提。”

李東陽白了他一眼:“你懂什麼?劉公公的話,便是旨意。耽誤了,你我都擔待不起。”

焦芳撇了撇嘴,不再說話,心裡卻想著:說得好像你多清高似的,還不是一樣要看劉公公的臉色。

有時,武宗偶爾也會心血來潮,想去司禮監看看奏章。

劉瑾便會提前將那些批注過紫色字跡的奏章整理好,藏在暗格裡,隻拿出一些無關緊要的文書給武宗過目。

武宗翻了幾頁,就覺得頭疼,扔在一邊:“這些東西太無聊了,還是劉伴伴替朕看著吧。”

“皇上聖明。”劉瑾躬身應道,心裡卻滿是不屑。

他知道,這龍椅上的皇帝,不過是他手中的傀儡罷了。

這日,馬永成來向劉瑾彙報:“劉哥,外麵都在傳,說您是‘立皇帝’,皇上是‘坐皇帝’。”

劉瑾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淡淡道:“讓他們說去。咱家行得正坐得端,不怕彆人議論。”

馬永成湊近了些:“劉哥,要不要讓內行廠的人去管管?免得流言蜚語太多,影響不好。”

“不用。”劉瑾放下茶杯,“流言蜚語怕什麼?咱家要的,就是讓天下人都知道,這大明的朝堂,誰說了算。”

穀大用也附和道:“劉哥說得對!如今這六部九卿,哪個不是看您的臉色行事?就算是內閣首輔,不也得聽您的吩咐?‘立皇帝’這個稱呼,您當之無愧!”

劉瑾笑了笑,沒說話。他的目光望向窗外,遠處的紫禁城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他想起當年在東宮,被懷恩杖責的場景,想起那些日子的屈辱和隱忍。如今,他終於站在了權力的頂峰,成為了這大明王朝真正的掌權者。

他不再是那個需要藏在太子身後,用俚曲小調討好主子的卑微奴婢;也不再是那個在懷恩的廷杖下咬牙隱忍,在血書“他日必雪”上寄托複仇希望的罪囚。

他是劉瑾,是司禮監掌印太監,是提督十二團營,是這大明王朝的“立皇帝”。

靈濟宮的鐘聲緩緩敲響,回蕩在紫禁城的上空。

劉瑾走到案前,拿起那方“皇明權宦”的私印,在一張空白的紙上蓋下。鮮紅的印文,如同跳動的火焰,在紙上格外醒目。

他看著那印文,眼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這大明的天空,從此刻起,將由他和那位“坐皇帝”共同主宰。而他這個“立皇帝”,終將在史冊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哪怕那筆,是用鮮血和罵名寫成。

這日,又有官員遞上奏疏,請求為劉瑾修建生祠,以彰顯他的功績。

劉瑾看了奏疏,用朱筆寫下一個“準”字,又用紫筆在旁邊批注:“不必太過張揚,簡單修建即可。”

官員們接到批複後,立刻開始籌備。沒過多久,一座宏偉的生祠就在京城郊外建成,香火鼎盛。

百姓們路過生祠,紛紛議論:“這劉公公的生祠,比皇上的廟宇還要氣派。”

“那是自然,如今這天下,誰不知道劉公公的厲害。”

這些話傳到劉瑾耳中,他隻是淡淡一笑。他知道,這隻是開始。他要的,不僅僅是一座生祠,更是整個大明王朝的臣服。

司禮監的值房裡,劉瑾依舊每日批閱著奏章,用朱筆和紫筆,掌控著整個帝國的命運。官員們依舊在值房外排著長隊,恭敬地等待著他的“裁決”。

京城的茶肆裡,“九重雙日月,一閣兩帝王”的詩句依舊在流傳,無人敢刪,無人敢改。

喜歡大明太監秘史請大家收藏:()大明太監秘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