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唐肅宗李亨:亂世天子,生不逢時,功過參半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130章 唐肅宗李亨:亂世天子,生不逢時,功過參半

第130章 唐肅宗李亨:亂世天子,生不逢時,功過參半(2 / 2)

李亨帶著士兵往靈武走的時候,那叫一個慘。一路上缺糧少藥,士兵們吃不飽飯,還得防備安祿山的追兵。有好幾次,李亨都想放棄,跟他爹一起去四川,可身邊的親信李輔國和杜鴻漸一直勸他現在天下大亂,陛下要是去了四川,中原就徹底完了,隻有您留下來,才能凝聚人心。

李亨一想也是,自己當了十幾年受氣太子,要是現在放棄,這輩子就隻能當個流亡王子了,所以咬著牙繼續往前走。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終於到達了靈武。

靈武這地方,跟長安比起來,那就是個窮鄉僻壤——城裡沒有像樣的宮殿,隻有幾間破房子,連皇帝坐的龍椅都得臨時用木頭搭。可就是在這麼個地方,李亨在李輔國、杜鴻漸等人的擁護下,登基稱帝了,改元,也就是唐肅宗。

李亨登基的時候,心裡其實挺虛的——他沒經過他爹李隆基的同意,等於是稱帝,要是他爹不高興,說不定會派人來打他。所以他登基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四川給李隆基送信,說兒臣也是沒辦法,將士們逼著我登基,我這也是為了國家社稷,等收複了長安,我就把皇位還給您。

李隆基收到信的時候,心裡肯定不是滋味——自己還沒死呢,兒子就搶先當了皇帝,這不是篡位嗎?可他轉念一想,自己現在躲在四川,手裡沒兵沒權,要是跟李亨翻臉,說不定連四川都待不住。所以他隻能順水推舟,派人去靈武給李亨送了玉璽和寶冊,正式承認了他的皇位,還說朕早就想把皇位傳給你了,現在你終於登基了,朕也就放心了《舊唐書·肅宗紀》)。

李亨收到玉璽後,心裡的石頭才算落了地。可他知道,當皇帝容易,當好皇帝難,尤其是在這種亂世。當時安祿山已經占領了長安和洛陽,唐朝的半壁江山都沒了,而且朝廷裡沒幾個能打仗的將領,士兵也大多是臨時招募的農民,戰鬥力差得很。

這時候,有人給李亨推薦了一個人——郭子儀。郭子儀當時是朔方節度使,手裡有一支戰鬥力不錯的軍隊,而且為人忠誠,是個難得的將才。李亨一聽,趕緊派人去請郭子儀,還說隻要你能幫我收複長安,我封你為宰相。

郭子儀也沒讓李亨失望,接到命令後,立刻帶著軍隊趕到靈武,還聯合了回紇的援軍,一起對抗安祿山的軍隊。有了郭子儀,李亨才算有了底氣,開始製定收複長安和洛陽的計劃。

郭子儀確實是個打仗的料。至德二載公元757年)正月,安祿山被他兒子安慶緒殺了——安慶緒覺得他爹太胖了,而且脾氣不好,天天打罵自己,所以趁安祿山睡覺的時候,讓親信把他殺了,然後自己當了大燕皇帝。

安祿山一死,叛軍就亂了套。郭子儀趁機率領唐軍和回紇援軍,先後收複了長安和洛陽。消息傳到靈武,李亨高興得差點跳起來,趕緊從靈武遷回長安。回到長安的時候,老百姓都跑到街上迎接他,哭著說陛下終於回來了,我們終於不用當亡國奴了《資治通鑒·唐紀三十五》)。

可李亨剛高興沒幾天,就開始了。他首先懷疑的就是郭子儀——郭子儀手握重兵,又收複了兩京,威望比自己還高,要是他想謀反怎麼辦?所以李亨找了個借口,把郭子儀召回長安,奪了他的兵權,讓他當了個有名無實的宰相。

郭子儀也沒抱怨,乖乖地交出了兵權,每天待在家裡看書,不跟大臣來往。可李亨還是不放心,又派了個太監魚朝恩去監督軍隊。魚朝恩是個隻會拍馬屁的家夥,根本不懂打仗,卻偏偏喜歡瞎指揮。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李亨派郭子儀、李光弼等九個節度使一起攻打安慶緒駐守的鄴城今河北臨漳)。按理說,這麼多軍隊一起出征,應該派個元帥統一指揮,可李亨怕元帥權力太大,居然沒設元帥,而是讓魚朝恩當觀軍容宣慰使,負責監督九個節度使。

結果可想而知——九個節度使各打各的,誰也不聽誰的,魚朝恩又瞎指揮,唐軍打了半年都沒打下鄴城。這時候,叛軍的另一員大將史思明率領大軍來救援安慶緒,唐軍一下子就慌了,紛紛潰逃。史思明趁機殺了安慶緒,自己當了大燕皇帝,還率軍攻打洛陽,洛陽又丟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亨得知消息後,氣得差點吐血,可他不怪自己用人不當,反而怪郭子儀作戰不力,又把郭子儀貶為邠寧節度使,趕出了長安。

這還不算完,李亨當了皇帝後,越來越信任太監。除了魚朝恩,還有李輔國、程元振等太監,都成了李亨身邊的紅人。這些太監仗著皇帝的信任,乾預朝政,陷害大臣,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

有一次,李亨想立自己的兒子李豫為太子,李輔國居然說太子的事,陛下應該跟我商量,怎麼能自己做主呢?李亨雖然心裡不高興,可也沒敢反駁——他知道這些太監手裡有兵權,要是得罪了他們,自己的皇位都坐不穩。

而且李亨的身體也越來越差。他早年當太子的時候就憂懼過度,當了皇帝後又天天操心平亂的事,還得防備大臣和太監,心力交瘁,所以經常生病。到了晚年,他更是臥病在床,連朝都上不了,朝政基本上都被李輔國和程元振把持了。

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四月,李亨病重,躺在長生殿裡,連眼睛都快睜不開了。這時候,宮裡又發生了一場政變——李輔國和程元振想擁立太子李豫登基,可張皇後李亨的第三任老婆)不同意。

張皇後想立自己的兒子越王李係為太子,所以她偷偷把李係召到宮裡,想讓李係帶人殺了李輔國和程元振,然後逼李亨退位。可李係是個沒膽子的人,剛召集了幾百個太監,就被李輔國知道了。

李輔國立刻帶著禁軍衝進宮裡,把李係和張皇後都抓了起來,還把張皇後關到了彆殿。李亨躺在病床上,聽到外麵的吵鬨聲,問身邊的人出什麼事了?可沒人敢告訴他真相。沒過多久,李亨就氣死了,享年五十二歲。

李亨當了六年皇帝,這六年裡,他一邊要平定安史之亂,一邊要處理宮廷內部的鬥爭,還得防備大臣和太監,活得比當太子的時候還累。他死後,太子李豫登基,也就是唐代宗。唐代宗後來雖然平定了安史之亂史思明後來也被他兒子史朝義殺了,史朝義最後自殺身亡),可唐朝也從此由盛轉衰,再也回不到開元盛世的輝煌了。

對於李亨的一生,史書上的評價褒貶不一。《舊唐書》裡說他英謀獨斷,振已墜之業,乘時反正,遂救區夏於阽危,認為他在亂世中挺身而出,挽救了唐朝的危局,是個有作為的皇帝。可《新唐書》裡又說他猜忌刻薄,無帝王之量,認為他不信任功臣,重用太監,導致朝政混亂,是個昏君。

其實,李亨就是個典型的亂世天子——他有野心,也有一定的能力,在關鍵時刻能抓住機會登基稱帝,還能重用郭子儀等名將收複兩京,這是他的優點。可他也有缺點,猜忌心太重,重用奸佞,導致安史之亂拖了八年才平定,唐朝也因此由盛轉衰。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李亨的一生,那就是生不逢時,功過參半。他要是生在太平盛世,可能會是個守成之君;可他偏偏生在亂世,雖然拚儘全力想挽救唐朝,卻終究沒能扭轉曆史的潮流。

參考《資治通鑒》《舊唐書》《新唐書》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山莊通異界古人來打工 穿成冷宮棄妃,靠發瘋掀翻皇宮! 文字遊戲:開局獲得三顆星辰眷顧 味界傳說 慶餘年閒昀野嬤大合集 埃爾斯世界,裂隙之影 無儘大陸,召喚美女兵種補魔成神 抗戰:老李,炮兵師要不要? 花間詔 異界西行紀:我的經書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