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唐宣宗李忱:一個從“傻子”到“明君”的傳奇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139章 唐宣宗李忱:一個從“傻子”到“明君”的傳奇

第139章 唐宣宗李忱:一個從“傻子”到“明君”的傳奇(2 / 2)

有次冬天,天特彆冷,大臣們凍得手都握不住笏板,可宣宗卻穿著單薄的龍袍,坐在龍椅上一動不動,還時不時地問大臣們:“地方上的災情怎麼樣了?百姓們有飯吃嗎?”大臣們見皇帝這麼勤政,也不敢偷懶,個個都打起十二分精神來奏事。

《舊唐書·宣宗紀》稱讚他:“帝性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節儉,惠愛民物。故大中之政,訖於唐亡,人思詠之,謂之小太宗。”把他比作唐太宗,這可是極高的評價了。

宣宗不僅勤政,還特彆會用人。

他知道“牛李黨爭”折騰了唐朝幾十年,把朝政搞得烏煙瘴氣,所以登基後就下旨:不管是牛黨還是李黨,隻要有本事,願意為國家做事,就重用;要是隻會拉幫結派,搞內鬥,就貶官。

有個叫韋澳的大臣,為人正直,有才乾,可因為跟李德裕有點交情,一直沒被重用。宣宗聽說後,專門把韋澳召進宮裡,問他:“朕知道你有本事,以前沒重用你,是因為黨爭的緣故。現在黨爭結束了,你願意為朕效力嗎?”韋澳感動得熱淚盈眶,連忙磕頭說:“臣萬死不辭!”後來韋澳當了京兆尹,把長安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們都稱讚他是好官。

宣宗還特彆重視地方官的選拔。他說:“地方官是百姓的父母官,要是選不好,百姓就要遭殃。”所以每次任命刺史、縣令,宣宗都要親自召見,問他們當地的情況,還要考他們如何治理地方。要是答不上來,或者答得不好,就不讓他們上任。

有次,宣宗召見一個即將上任的刺史,問他:“你以前在縣裡當縣令時,做過什麼好事?”那個刺史支支吾吾地說:“臣……臣在縣裡修了幾座寺廟。”宣宗一聽就火了:“百姓們連飯都吃不飽,你不去幫他們種地、減稅,反而去修寺廟?你這樣的人,怎麼能當刺史!”當場就把那個刺史貶為庶民。

在宣宗的治理下,唐朝的朝政漸漸有了起色。

以前,宦官們隨便就能乾預朝政,甚至殺害皇帝。宣宗上台後,嚴格限製宦官的權力,規定宦官不得兼任宰相,不得乾預軍政大事。要是有宦官敢違法亂紀,宣宗絕不姑息。有個叫楊複恭的宦官,仗著自己是宣宗的老部下,私自提拔自己的侄子當刺史,宣宗知道後,立馬把楊複恭的侄子貶了,還把楊複恭罵了一頓,嚇得楊複恭再也不敢胡作非為。

以前,藩鎮割據,節度使們擁兵自重,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裡。宣宗用軟硬兼施的辦法,先是派兵平定了叛亂的藩鎮,然後又對聽話的藩鎮進行安撫,給他們加官進爵,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服從朝廷。到了大中年間,除了河朔三鎮還稍微有點獨立傾向外,其他藩鎮都乖乖地聽朝廷的話了。

以前,百姓們因為賦稅太重,生活苦不堪言。宣宗下令減輕賦稅,還多次下令開倉放糧,救濟受災的百姓。有次河南發生旱災,百姓們顆粒無收,宣宗不僅派使者去賑災,還親自在皇宮裡為百姓們祈禱,說:“要是百姓們還吃不飽飯,就是朕這個皇帝沒當好,朕願意減壽來換百姓們的平安。”大臣們聽了,都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大中年間,唐朝出現了久違的太平景象:百姓們安居樂業,商旅往來不絕,朝廷裡政治清明,外麵沒有大的戰亂。人們都稱讚宣宗是“小太宗”,說他的功績能和唐太宗李世民相比。

宣宗雖然是個好皇帝,可也有自己的軟肋——他太迷信長生不老了。

唐朝的皇帝,大多都迷信丹藥。太宗、憲宗、武宗,都是因為吃了丹藥,最後中毒而死。可宣宗偏偏不信這個邪,他覺得自己身體好,隻要找對了道士,吃對了丹藥,就能長生不老。

從大中末年開始,宣宗就開始派人四處尋找有名的道士,為他煉製丹藥。有個叫軒轅集的道士,據說活了幾百歲,宣宗聽說後,立馬派人把他請到宮裡,讓他為自己煉製丹藥。軒轅集勸宣宗說:“陛下是真龍天子,應該以天下百姓為重,不要沉迷於丹藥。要是陛下能勤政愛民,自然就能長命百歲。”可宣宗根本聽不進去,非要軒轅集為他煉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新唐書·宣宗紀》記載:“上餌醫官李玄伯、道士虞紫芝、山人王樂藥,疽發於背。”意思是宣宗吃了李玄伯、虞紫芝、王樂這些人煉製的丹藥,背上長了毒瘡。

丹藥裡含有大量的重金屬,比如鉛、汞、砷等,長期服用,對身體的傷害極大。宣宗吃了丹藥後,剛開始覺得精神很好,可沒過多久,就出現了副作用: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打罵宮女和太監;晚上睡不著覺,總覺得有人要謀害他;後來甚至出現了幻覺,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大臣們見宣宗身體越來越差,都勸他不要再吃丹藥了,可宣宗根本不聽,反而把勸他的大臣貶了官。他說:“你們這些凡人,不懂丹藥的妙用,等朕煉成長生不老藥,你們就知道錯了。”

大中十三年八月,宣宗的病情越來越嚴重,背上的毒瘡也越來越大,疼得他連床都下不了。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才開始後悔,說:“朕不該迷信丹藥,要是朕能早點聽大臣們的話,也不會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可後悔已經晚了。

大中十三年八月七日,宣宗在大明宮的鹹寧殿駕崩,享年五十歲。

宣宗駕崩後,宦官們又故技重施,擁立宣宗的長子李漼為皇帝,史稱唐懿宗。懿宗是個昏庸無能的皇帝,他登基後,整天沉迷於酒色,不理朝政,還把宣宗時期的好政策都給廢除了。沒過多久,唐朝又陷入了混亂之中,百姓們再次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宣宗辛苦一輩子,好不容易為唐朝續命了十幾年,可他一死,唐朝的好日子就到頭了。有人說,要是宣宗能多活幾年,要是他沒有沉迷於丹藥,唐朝或許還能再興盛幾十年,甚至不會滅亡。可曆史沒有如果,宣宗的努力,最終還是付諸東流了。

宣宗駕崩後,後人對他的評價很高。

《舊唐書》評價他:“宣宗性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節儉,惠愛民物。故大中之政,訖於唐亡,人思詠之,謂之小太宗。”

《新唐書》也說:“宣宗精於聽斷,而以察為明,無複仁恩之意。嗚呼,自是而後,唐衰矣!”雖然指出了他晚年的一些缺點,但也承認他是唐朝後期難得的好皇帝。

老百姓們更是懷念宣宗。大中年間,百姓們安居樂業,日子過得很滋潤。宣宗駕崩後,百姓們都自發地為他哀悼,有的甚至哭暈在大街上。直到唐朝滅亡後,還有人在懷念大中年間的太平日子,說:“要是宣宗皇帝還在,咱們也不會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可宣宗也有自己的過錯。

他晚年沉迷於丹藥,不僅害了自己,還讓唐朝失去了一個好皇帝。要是他能早點醒悟,或許能多活幾年,唐朝的命運也會有所不同。

他雖然整頓了宦官,可並沒有徹底根除宦官專權的問題。他一死,宦官們又重新掌握了朝政,為唐朝的滅亡埋下了隱患。

他雖然重視人才,可也犯了一些用人不當的錯誤。比如他晚年重用的宰相令狐綯,雖然有一定的才乾,可過於保守,不敢改革創新,導致朝政漸漸僵化。

不過,總體來說,宣宗還是一個好皇帝。在唐朝後期那個黑暗的時代,他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唐朝的天空。他用自己的努力,為唐朝續命了十幾年,讓百姓們過上了幾年太平日子。單憑這一點,他就值得後人尊敬。

參考《舊唐書·宣宗紀》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京圈大佬們的重生妹寶,又甜又乖 這個賞金獵人有點強! 明珠映夜 重生之我絕不當舔狗 炮灰重生後逆襲,渣夫全家悔斷腸 被趕到狗窩住趙老太手握千萬巨款 無限戰警 末世重生:終末堡壘 殘土紀元 開局被電死,穿越後用電稱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