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元英宗:革弊振衰推新政,鐵腕整綱肅朝綱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203章 元英宗:革弊振衰推新政,鐵腕整綱肅朝綱

第203章 元英宗:革弊振衰推新政,鐵腕整綱肅朝綱(1 / 1)

草原落日映紅牆,少年天子意氣揚。

革弊振衰推新政,鐵腕整綱肅朝綱。

奈何權臣如虎狼,南坡一夕夢黃粱。

若教天假十年壽,未必元祚不綿長。

在元朝九十年的曆史裡,有位皇帝堪稱“非主流”——他不沉迷酒色,不熱衷打獵,一門心思搞改革,像極了職場裡突然空降的“整頓達人”,可惜這位“達人”運氣太差,剛把改革藍圖畫一半,就把自己的命給搭進去了。他就是元英宗孛兒隻斤·碩德八剌,今天咱就嘮嘮這位元朝版“理想主義者”的短暫一生。

元英宗能當上皇帝,純屬“計劃外驚喜”。他爹是元仁宗,按照元朝“兄終弟及”的老規矩,仁宗本該把皇位傳給弟弟元武宗的兒子和世?,可仁宗偏疼自己這兒子,硬是打破規矩,把碩德八剌立為皇太子。這操作在當時爭議超大,就像公司老板把繼承權給了親兒子,卻晾著本該接班的侄子,底下人嘴上不說,心裡早把小本本記滿了。

1320年正月,元仁宗駕崩,17歲的碩德八剌接過皇位,成了元朝第五位皇帝。可這皇位坐得一點不輕鬆——朝堂上有個“大boss”壓著他,就是他奶奶太皇太後答己。這位老太太可不是善茬,從武宗時期就開始乾政,手裡攥著人事大權,朝堂上一半官員都是她的人,史稱“內則太後幸臣失列門等,外則中書平章政事黑驢等,壅蔽專擅”。

剛登基的元英宗,活脫脫一個“傀儡皇帝”:想任命個親信,答己一句話就給否了;想改個政策,底下大臣全拿“太後有旨”當擋箭牌。換彆人可能就擺爛了,可英宗偏不,他知道自己根基淺,沒硬剛,而是先裝“乖寶寶”,表麵上對奶奶百依百順,暗地裡卻在攢“人脈值”——他看中了一個叫拜住的大臣,這哥們是成吉思汗的功臣之後,為人正直還敢說話,英宗把他當成“改革合夥人”,一步步提拔成左丞相,倆人組成“少年君臣cp”,就等機會搞大事。

1322年是英宗的“轉運年”——先是太皇太後答己病死,接著權傾朝野的右丞相鐵木迭兒也跟著咽了氣。這倆“絆腳石”一沒,英宗直接開啟“狂暴整頓模式”,把憋了兩年的改革計劃全搬了出來,活像個剛解鎖權限的產品經理,對著元朝這台“老破機器”瘋狂迭代。

他的改革第一步,就是“砍冗餘”。元朝到了英宗時期,官員冗餘得離譜,光京城就有一堆“閒官”,每天上班喝茶看報,工資還拿得比誰都多。英宗大手一揮,裁掉了近千名冗餘官員,還取消了十幾個沒啥用的機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優化組織架構,提升行政效率”。《元史》裡記載這波操作“罷世祖以後冗置官”,看似簡單一句話,背後可是得罪了一堆靠閒職混飯吃的貴族。

接著是“抓財務”。元朝財政早就被前幾任皇帝霍霍得差不多了,貴族們瘋狂兼並土地,還偷稅漏稅,國庫比臉都乾淨。英宗學起了現代“財務審計”那套,派專人去地方查賬,查出不少官員挪用公款、貪汙受賄的事兒,光沒收的贓款就填了國庫一半的窟窿。他還規定“禁止諸王、駙馬、勳臣受民戶獻田”,相當於斷了貴族們的“灰色收入”,這下可好,朝堂上反對的聲音直接拉滿,就差沒把“我們不服”寫在臉上了。

最狠的是“整司法”。以前元朝貴族犯了法,總能靠關係“免罪”,老百姓受了欺負也沒處說理。英宗直接下令“刑獄當平恕,不可濫及無辜”,不管你是王爺還是國公,犯了法該蹲大牢蹲大牢,該罰款罰款,還建立了“冤假錯案平反機製”,短短半年就平反了幾十起舊案。這波操作讓老百姓拍手叫好,卻把貴族們得罪了個透——你這不是拆我們的“特權保護傘”嗎?

英宗改革乾得風生水起,卻忘了一個“隱藏boss”——鐵木迭兒的義子鐵失。這鐵失可不是善茬,他爹是鐵木迭兒,自己又掌管著禁軍,相當於公司裡“老領導的兒子+保安隊長”,手裡又有權又有人。鐵木迭兒活著的時候,鐵失跟著老爹貪了不少錢,英宗查貪腐的時候,差點把他也揪出來,雖說最後沒治罪,但鐵失心裡早就慌了:這小皇帝這麼能折騰,早晚得把我收拾了!

鐵失開始暗中搞事情,他串聯了一群對英宗不滿的貴族和大臣,包括幾個王爺、禁軍將領,甚至還有英宗的叔叔晉王也孫鐵木兒後來的泰定帝)。這群人湊在一起,跟搞“職場小團體”似的,天天密謀怎麼把英宗拉下馬。有人勸鐵失“要不咱再等等,說不定皇帝改主意了”,鐵失卻咬著牙說:“等?等他把刀架到咱脖子上嗎?”

1323年八月,英宗帶著拜住去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避暑,返程的時候要路過一個叫南坡店的地方。鐵失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南坡店地處偏僻,禁軍都是自己人,動手方便。他提前派人在店裡埋伏好,等英宗的隊伍一到,趁著半夜大家熟睡,帶著幾百個禁軍衝進去,先把拜住砍了,接著闖進英宗的帳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時英宗才21歲,聽到動靜剛爬起來,就看見鐵失提著刀衝進來,他還想質問“你想乾什麼”,可鐵失根本不給機會,一刀下去,這位年輕的皇帝當場殞命。史稱“南坡之變”,《元史》裡用“帝遇弑”三個字記載了這場慘劇,簡單得讓人心裡發堵——一個滿心想拯救王朝的皇帝,就這麼死在了自己人的刀下。

英宗一死,鐵失這群人立刻擁立晉王也孫鐵木兒當皇帝,也就是泰定帝。可泰定帝剛登基,就把鐵失一夥全殺了——畢竟“弑君”這事兒太不光彩,留著他們早晚是個隱患。可英宗的改革呢?泰定帝上台後,為了穩住人心,把英宗裁掉的官員又招了回來,取消的苛政也全恢複了,相當於把英宗兩年的改革成果全給“一鍵清零”,元朝又回到了以前那種混亂狀態。

現在回頭看,元英宗就像個“悲情改革者”——他有眼光,看出了元朝的病根;有魄力,敢動貴族的奶酪;還有現代管理者的思維,懂得優化架構、審計財務。可他錯就錯在“太急了”:剛掌權就大刀闊斧改革,沒給貴族留緩衝時間;太相信“正義必勝”,卻忘了權臣手裡有刀。就像職場裡剛上任的經理,一上來就整頓老員工,結果被老員工聯手排擠走,連帶著自己的改革方案也被扔進垃圾桶。

不過英宗也不是沒留下痕跡——他在位時編了本《大元通製》,把元朝的法律條文整理得明明白白,後來元朝的法律基本都照著這本走;他重視儒學,把孔子的地位提得更高,讓中原的士大夫對元朝多了點好感。要是英宗能多活幾年,說不定能把元朝從“下坡路”拉回來,可惜曆史沒有“如果”,這位元朝版“改革先鋒”,最終隻留下了一場悲壯的“南坡之變”,和後人一聲歎息。

《元史》評價他“性剛明,有威斷,承延佑之後,紀綱廢弛,至是勵精圖治,裁罷冗官,節用愛民,一時被譽為‘小堯舜’”。“小堯舜”這個評價,放在整個元朝,也就他和元仁宗能擔得起。可惜這位“小堯舜”生不逢時,空有一身抱負,卻敗給了根深蒂固的權臣勢力,最終落得個“出師未捷身先死”的結局。

參考《元史》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太好了!大師兄開殺,我們沒救了 天命骰子:我的運氣我說了算! 憶劫修仙 鎮禦大明 滄溟帝尊:逆鱗戰紀 穿書七零:白撿的空間就是香 閃婚後,兵痞老公他深藏不露 八零女配太嬌軟,禁欲大佬破戒了 閃婚兵痞,恐婚我陪你 快穿:前攻略者他正在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