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明宣宗朱瞻基:短暫生涯功績著,"仁宣之治"綻光芒!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212章 明宣宗朱瞻基:短暫生涯功績著,"仁宣之治"綻光芒!

第212章 明宣宗朱瞻基:短暫生涯功績著,"仁宣之治"綻光芒!(1 / 1)

仁宣盛世綻光芒,英主朱瞻基領航。

平叛揚威安社稷,革新除弊促繁昌。

丹青妙筆才情顯,促織遺風趣事長。

短暫生涯功績著,史書留墨韻悠長。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瞻基呱呱墜地,他的誕生,仿佛是命運安排的一場驚喜。據說他的母親誠孝皇後在懷胎時,夢到一位白胡子老者將金龍放入她腹中,等到朱瞻基出生,燕王府滿室飄香,瑞鶴齊鳴。這祥瑞之兆,讓朱棣欣喜不已。而朱棣在發動靖難之役前,夢到父親朱元璋賜予象征皇權的大圭,並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醒來後朱瞻基就出生了,朱棣更覺得這是上天的旨意,對這個孫子寵愛有加。

朱棣登基後,對朱瞻基的培養更是不遺餘力。他找來當時的文壇大家,教朱瞻基儒家經典,培養他的學識與品德。不僅如此,朱棣北征蒙古時,還把年少的朱瞻基帶在身邊,讓他在戰火中曆練,學習行軍打仗的本領。每次出征歸來,朱棣還會帶著朱瞻基去農戶家裡走訪,讓他了解民間百姓的生活疾苦,希望他將來能成為一位愛民如子的好皇帝。

在這樣悉心的培養下,朱瞻基成長為一位文武雙全的少年英才。他既有滿腹經綸的儒雅,又有戰場上衝鋒陷陣的果敢。每次隨朱棣出征,他都表現出色,讓朱棣對他愈發滿意。因為這個好聖孫,朱棣下定決心立朱高熾為太子,幾年後又效仿朱元璋,立朱瞻基為皇太孫,為他日後登上皇位鋪平了道路。

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朱棣在北征回師途中駕崩,皇太子朱高熾登基,史稱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期間,努力扭轉朱棣時期過度征戰帶來的一些弊端,采取與民休息的政策。但可惜的是,他在位不到一年便因病去世。

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朱瞻基正式登基,開啟了他的宣德王朝。朱瞻基一上位,就麵臨著一個棘手的問題——藩王勢力。他的皇叔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立下赫赫戰功,一直覬覦著皇位。朱高熾病逝後,朱瞻基即位,朱高煦覺得機會來了,便效仿朱棣,扯起清君側的大旗,矛頭直指五朝老臣夏原吉。

朱瞻基可不是吃素的,他早就料到皇叔會有這一招,在大臣楊榮的建議下,果斷禦駕親征。這一決定,在氣勢上就壓倒了叛軍。原本打算與朱高煦共同起兵的幾路兵馬,見朱瞻基親自帶兵前來,紛紛按兵不動。明軍很快包圍了樂安城,朱高煦見大勢已去,隻得棄城投降。這場戰役,以明軍的大獲全勝、生擒朱高煦而告終。

群臣都勸朱瞻基將朱高煦正法,以絕後患。但朱瞻基念及叔侄之情,隻是將他廢為庶人,軟禁在西安門內的逍遙城。得勝回朝後,朱瞻基又傳召另一個皇叔朱高燧,暗示他交出兵權。朱高燧深知朱瞻基的厲害,乖乖地交出了三衛兵馬。就這樣,明初近半個世紀的藩王問題,在宣德朝得到了妥善解決,中央集權得到了極大的加強。正如《明史》所評價:即位以後,吏稱其職,政得其平,綱紀修明,倉庾充羨,閭閻樂業。朱瞻基的這一係列舉措,為他接下來的統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讓明朝的政治格局更加穩定,為盛世的到來拉開了序幕。

解決了藩王問題後,朱瞻基開始大展拳腳,在各個領域推行改革。

在軍事上,他深知軍隊腐敗是個大問題,於是從宣德元年到三年,派出一批又一批監察官員,去視察和改進各省的軍事狀況。這些官員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清查兵員花名冊,確定各軍事單位實際的士兵人數,以及所需的軍餉和口糧,以此來清除貪汙的主要根源。宣德三年,朱瞻基還頒布了關於征兵和扣押逃兵的新規定,條款從8條增加到19條;四年十月,又增加了旨在清除營私舞弊的條款22條。同年,他為了表示對軍事和提高軍隊士氣的關心,在北京郊外舉行了一次盛大的公開軍事檢閱,這場檢閱規模宏大,讓軍隊麵貌煥然一新,也向天下展示了明朝強大的軍事實力。

在經濟方麵,朱瞻基實施了一係列財政改革。他改革賦稅製度,減輕百姓負擔;改革貨幣製度,穩定市場秩序;還設立濟農倉,用於儲備糧食,在災年賑濟百姓。這些措施使得宣德一朝的經濟實力大大提升,百姓生活富足,社會穩定。

在文化領域,朱瞻基本身就是個文藝愛好者,他雅尚翰墨,尤其擅長畫山水、人物、走獸、花鳥、草蟲等。他的書畫作品常常賞賜給重臣,還會在上麵寫上年月及受賜者姓名,並鈐上廣運之寶武英殿寶雍熙世人等印章。他還下令官辦製造宣德爐,每次出爐他都親自檢驗、督查。宣德爐造型精美,工藝精湛,成為宣德朝藝術工藝上的一顆璀璨明珠,令後世追捧不已。不僅如此,朱瞻基還組織編寫了為帝的指南《帝訓》和教誨官員的手冊《官箴》,將儒家的原則和治國理政的經驗留給後世,為後世帝王和官員提供了寶貴的借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外交上,朱瞻基延續了朱棣時期的對外交流政策。宣德五年,他複命鄭和出使西洋,雖然這是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但依然展現了明朝強大的國力和開放的姿態,加強了與海外各國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讓明朝的影響力遠播海外。

朱瞻基雖然是個英明的皇帝,但他也有自己的小愛好,那就是鬥蟋蟀。他對蟋蟀的癡迷程度,堪稱一絕,以至於被後人稱為蛐蛐皇帝。

朱瞻基對蟋蟀的熱愛,達到了狂熱的地步。他下令讓各地官員為他尋找優質的蟋蟀,一時間,整個明朝都掀起了一股捕捉蟋蟀的熱潮。有的地方官員為了討好皇帝,不惜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去尋找好蟋蟀。據說,江南地區有個小官,為了找到一隻好蟋蟀,花費了十多兩銀子,結果還被上司責罵,說他辦事不力。

在宮廷裡,朱瞻基經常舉辦鬥蟋蟀大賽,邀請大臣們一起觀看。比賽時,他興致勃勃地為自己支持的蟋蟀加油助威,就像個普通的玩家一樣。他還會根據蟋蟀的表現,給它們起一些有趣的名字,比如常勝將軍黑霸王等等。

不過,朱瞻基雖然癡迷於鬥蟋蟀,但並沒有因此荒廢朝政。他把工作和愛好分得很清楚,在處理國家大事時,依然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和果斷的決策力。這也讓他在民間留下了許多有趣的傳說,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朱瞻基的統治並非一帆風順,到了晚年,他也麵臨著一些危機,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宦官勢力的崛起。

為了製衡文官集團,朱瞻基開始重用宦官。他設立內書堂,教宦官讀書識字,讓他們協助自己處理政務。這一舉措在當時看似是為了加強皇權,但卻為後來的宦官專權埋下了隱患。

一些宦官開始利用自己的權力,乾預朝政,收受賄賂,結黨營私。比如後來的王振,就是在朱瞻基時期嶄露頭角的。王振為人狡黠,善於揣摩皇帝的心思,深得朱瞻基的信任。他利用自己在宮廷中的地位,逐漸掌握了一定的權力,為他日後專權打下了基礎。

朱瞻基雖然察覺到了宦官勢力的增長,但並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遏製。這可能是因為他過於自信,認為自己能夠掌控局麵;也可能是因為他忙於處理其他事務,沒有足夠的精力去解決這個問題。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宦官勢力的崛起,成為了朱瞻基統治後期的一個陰影,也對明朝未來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朱瞻基的生命走到了儘頭。這一年,他年僅38歲,正是年富力強、大展宏圖的時候,卻突然因病駕崩,葬於明十三陵之景陵。他的離世,讓整個明朝陷入了悲痛之中,百姓們紛紛為這位賢明的皇帝哀悼。

朱瞻基的一生,是輝煌而又短暫的。他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開創了仁宣之治,讓明朝迎來了一段繁榮昌盛的時期。他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麵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為明朝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雖然他也有自己的小缺點,比如癡迷鬥蟋蟀,晚年還埋下了宦官專權的隱患,但這些都無法掩蓋他的光芒。他就像一顆璀璨的明星,在明朝的曆史天空中閃耀著獨特的光芒,他的故事,也將永遠被後人傳頌。

參考《明史》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山莊通異界古人來打工 穿成冷宮棄妃,靠發瘋掀翻皇宮! 文字遊戲:開局獲得三顆星辰眷顧 味界傳說 慶餘年閒昀野嬤大合集 埃爾斯世界,裂隙之影 無儘大陸,召喚美女兵種補魔成神 抗戰:老李,炮兵師要不要? 花間詔 異界西行紀:我的經書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