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曹皇後:平亂儘顯巾幗智,垂簾亦懷社稷危!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39章 曹皇後:平亂儘顯巾幗智,垂簾亦懷社稷危!

第39章 曹皇後:平亂儘顯巾幗智,垂簾亦懷社稷危!(1 / 1)

在北宋那段風雲變幻、充滿故事的曆史長河裡,有一個女子,她雖身處深宮內院,卻以非凡的智慧、果敢的決斷和高尚的品德,在大宋的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她就是慈聖光獻曹皇後。今天,咱就嘮嘮她那跌宕起伏又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

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曹氏出生在一個超級牛的家庭——真定曹氏家族。這家族那可是名門望族,祖父曹彬更是北宋的開國名將,那戰功赫赫,簡直就是大宋軍事界的“扛把子”。他先後參與平定後蜀、南唐、北漢等政權,馳騁沙場數十年,官至樞密使,死後被封為周武惠王。當時的皇帝宋真宗都忍不住誇讚:“國朝將相家,能以身名自立,不墜門閥者,唯李昉、曹彬爾。”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裡長大,曹氏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琴棋書畫那是樣樣精通,還養成了端莊穩重、知書達理的性格,妥妥的大家閨秀一枚。

明道二年1033年),宋仁宗的第一任皇後郭皇後被廢,這一事件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後宮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就在這個時候,年僅十六歲的曹氏被宋仁宗的養母章惠楊太後一眼相中。要知道,古代皇室選皇後那可是件大事,不僅要出身名門,還得品德、相貌俱佳。曹氏這出身,那是根正苗紅,完全符合皇室的要求。於是,在眾人的期待和安排下,第二年,也就是景佑元年1034年)九月,曹氏正式被冊立為皇後。這一身份的轉變,對曹氏來說,既是榮耀,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從此,她便踏入了那充滿神秘色彩又危機四伏的皇宮,開啟了她傳奇的一生。

剛當上皇後的曹氏,並沒有被這突如其來的尊榮衝昏頭腦。她深知,後宮這個地方,表麵上是繁花似錦,實際上卻是暗流湧動。皇後的位置看似高高在上,實則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萬劫不複之地。所以,曹氏一直保持著低調謙遜的態度,默默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在後宮的管理上,曹氏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智慧。她深知,一個和諧穩定的後宮對於皇帝、對於整個國家來說都至關重要。於是,她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生活非常節儉,從不追求奢華。她經常帶領著宮女們在宮中種植五穀雜糧,親自養蠶繅絲,以此來倡導勤勞節儉的美德。在她的影響下,後宮的風氣逐漸變得淳樸起來,大家都以她為榜樣,不再互相攀比、爭風吃醋。

然而,後宮的爭鬥從來都不會因為某個人的善良和退讓而停止。宋仁宗最寵愛的張貴妃,仗著皇帝的寵愛,在後宮中飛揚跋扈,根本不把曹氏這個皇後放在眼裡。有一次,張貴妃突發奇想,想要借皇後的車輦出遊。這在古代可是非常嚴重的僭越行為,車輦代表著皇後的身份和地位,豈是能隨便借人的?但張貴妃不管這些,她直接去找宋仁宗撒嬌,讓皇帝幫她去借。宋仁宗也拿她沒辦法,隻好讓她自己去找皇後。曹氏得知此事後,心裡雖然很不舒服,但她並沒有表現出來,而是非常大度地把車輦借給了張貴妃。張貴妃高興得不得了,回來就向宋仁宗炫耀。宋仁宗卻對她說:“國家的文物儀章,上下都有嚴格的秩序,你這樣張張揚揚地坐著皇後的車輦出去,大臣們是不會答應的。”張貴妃聽了,心裡很不痛快,但也隻好作罷。這件事讓曹氏在後宮中的威望大大提高,大家都對她的寬容和大度佩服不已。

慶曆八年1048年)閏正月,北宋皇宮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宮廷叛亂。一天夜裡,幾名禁衛軍士兵突然發動叛亂,他們越過屋頂,直衝向皇帝的寢宮。當時,宋仁宗和曹氏正在寢宮休息,聽到外麵傳來的嘈雜聲和喊殺聲,宋仁宗嚇得驚慌失措,想要立刻出去看看情況。曹氏卻非常冷靜,她一把拉住宋仁宗,堅決不讓他出去。她知道,外麵情況不明,皇帝貿然出去,很可能會陷入危險之中。於是,她迅速做出了一係列的安排。

她首先命令都知王守忠趕緊帶兵前來平亂,然後又擔心叛賊會縱火,就暗中派人提著水跟在叛賊後麵。果然,叛賊為了製造混亂,舉著火把焚燒寢宮的簾子,幸好曹氏提前安排的人及時趕到,用水把火澆滅了,才沒有釀成大禍。在這場混亂中,曹氏始終保持著鎮定自若的狀態,她不僅指揮若定,還親自安慰那些驚慌失措的宮女和太監,讓他們不要害怕。

為了激勵士兵們奮勇殺敵,曹氏還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她把派出去平叛的侍從們召集到一起,親自剪下他們的頭發,並對他們說:“明天論功行賞,就以這個頭發作為憑證。”士兵們看到皇後如此重視他們,都深受鼓舞,紛紛拚死作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叛亂很快就被平息了。

這場宮亂過後,宋仁宗對曹氏刮目相看。他沒想到,平日裡溫柔婉約的皇後,在關鍵時刻竟然如此勇敢和機智,簡直就是女中豪傑。他不禁感歎道:“皇後臨變不驚、處變有方、發付明決、收拾敏捷。若皇後生男子,豈止是將相之才啊!”曹氏也因此在朝廷和後宮中樹立了極高的威望,大家都對她敬畏有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嘉佑八年1063年)三月底,宋仁宗突然駕崩,這一消息猶如晴天霹靂,讓整個朝廷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在這危急關頭,曹氏再次展現出了她的果敢和決斷。她迅速收集了宮內各道門的鑰匙,將宮門緊閉,防止有人趁機作亂。然後,她召集皇子們進宮,並派人通知宰相韓琦等大臣前來商議後事。

天亮之後,韓琦等大臣趕到宮中。在曹氏的主持下,眾人擁立宋仁宗的養子趙曙即位,他就是宋英宗,而曹氏則被尊為皇太後。宋英宗即位後不久,就患上了重病,無法處理朝政。在這種情況下,大臣們紛紛懇請曹太後代為處理政事,曹太後考慮到國家的穩定和大局,無奈之下隻好答應了。

曹太後開始垂簾聽政後,並沒有像其他太後那樣獨攬大權、為所欲為。她深知,自己隻是暫時代理朝政,等英宗病好後,還是要把權力還給他的。所以,她在處理政務時非常謹慎,總是和大臣們商量著來。每天大臣們向她彙報事務時,遇到一些難以決策的問題,她都會說:“公輩更議之”,從不輕易發表自己的意見。她雖然沒有直接做出決策,但她的每一句話都能切中要害,給大臣們提供很多寶貴的建議。

曹太後之所以能如此,是因為她熟讀經史,深諳治國理民的道理。她常常引用經史中的典故來解決問題,讓大臣們對她佩服得五體投地。朝廷以及外省的表章、奏折每天都有數十件,她都能認真閱讀,並記住要點內容,處理起來得心應手。

在垂簾聽政期間,曹太後還非常注重約束自己的娘家親屬和身邊的臣仆。她知道,外戚乾政是曆朝曆代都非常忌諱的事情,所以她絕不允許曹氏家人利用她的身份謀取私利。她對曹氏家人的要求非常嚴格,絲毫照顧都不給,更不準他們隨便出入宮禁。在她的嚴格管理下,曹氏家人都能奉公守法,沒有一個人敢胡作非為。曹太後的這種做法,不僅贏得了大臣們的尊重和信任,也為朝廷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治平四年1067年),宋英宗病逝,他的兒子趙頊即位,他就是宋神宗,曹太後則被尊為太皇太後。宋神宗即位後,年輕氣盛,一心想要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麵。於是,他任用王安石進行變法,希望通過一係列的改革措施來實現國家的富強。

然而,曹太皇太後卻對變法持反對態度。她認為,祖宗留下來的法度已經實行了多年,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也不能輕易改變。她擔心變法會觸動太多人的利益,引發社會的動蕩。而且,她在民間也聽到了很多關於變法的負麵聲音,百姓們對青苗法、助役法等變法措施非常不滿,生活反而變得更加困苦了。所以,她多次向宋神宗進諫,希望他能夠慎重考慮變法的事情。

有一次,在祭祀宗廟的前幾天,宋神宗去看望曹太皇太後。曹太皇太後趁機對他說:“我以前聽到民間的疾苦,一定會告訴仁宗皇帝,因此他常常赦免施行善政,現在也應該這樣。我聽說民間對青苗法、助役法很怨恨,應該廢除。王安石確實有才學,但是怨恨他的人也很多,皇帝如果想愛惜保全他,不如暫時讓他離開朝廷。”宋神宗聽了,雖然表麵上恭敬地接受了,但心裡卻很不以為然。他認為曹太皇太後年紀大了,思想比較保守,不理解他變法的決心和意義。

後來,宋神宗還是堅持推行變法。曹太皇太後看到自己的勸諫沒有起到作用,也感到非常無奈。但她並沒有放棄,她一直在關注著變法的進展,希望能夠在適當的時候為百姓們說說話。

元豐二年1079年),北宋文壇發生了一件大事——“烏台詩案”。蘇軾因為寫詩諷刺新法,被新黨們抓住把柄,關進了禦史台監獄。一時間,朝廷上下議論紛紛,很多人都認為蘇軾這次必死無疑。

曹太皇太後在病中聽到了這個消息,她非常著急。她深知蘇軾是個難得的人才,不能就這樣被冤枉處死。於是,她不顧自己病重的身體,強撐著起來,對宋神宗說:“我曾經記得仁宗皇帝因為製科考試得到蘇軾兄弟,高興地說:‘我為子孫得到了兩個宰相。’現在聽說蘇軾因為寫詩被關進監獄,難道不是仇人陷害他嗎?搜集到的隻是詩歌,他的過錯太小了。我的病勢已經很重了,不能因為冤屈濫刑而傷害中和之氣,你應該仔細審查這件事。”

宋神宗聽了曹太皇太後的話,深受感動。他想起了祖父宋仁宗對蘇軾的賞識,也意識到自己不能因為政治立場的不同就輕易地置蘇軾於死地。於是,他重新審查了蘇軾的案件,最終蘇軾得以免罪,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曹太皇太後的這一善舉,不僅救了蘇軾的性命,也讓後世之人對她的仁慈和胸懷讚歎不已。

元豐二年十月二十日1079年11月16日),這位曆經三朝、一生都在為北宋王朝操勞的曹太皇太後,終於走到了生命的儘頭,病逝於慶壽宮,享年六十二歲。她的去世,讓整個朝廷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宋神宗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並下詔將她的園陵改為山陵,諡號為“慈聖光獻皇後”,祔葬於宋仁宗永昭陵。

參考《宋史》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大明:開局要被誅滿門?我人麻了 開局帶娃求生,萬倍資源反哺龍國 亮劍:旅長,求求你彆打劫了! 命犯桃花,逼我成為第一深情是吧 亮劍:開局獲得係統,橫掃全球 欺我沒背景?一鍵爆改老板變老婆 重生:我的腦機接口橫掃科技圈 三秒預知:從遊戲狗托到金融之巔 喝多了,我成了絕世天才 醉臥沙場君莫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