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尾聲·星火未熄
崤山之役的塵埃緩緩落定,其引發的波瀾卻如同投入靜湖的巨石,一圈圈向外擴散,撼動著已然脆弱的天下秩序。晉國雖獲大勝,陣斬秦軍,俘其主帥,一時威勢無兩,然其代價,是徹底斬斷了與西陲強秦的盟約,埋下了不死不休的世仇禍根。晉襄公年少,雖承父祖餘烈,然國內重臣或因勝而驕,或因權爭暗鬥,那由文公一手奠定的、看似鐵板一塊的霸業根基,已悄然出現了細微的裂痕。中原諸侯,懾於晉兵之威,表麵愈發恭順,然私下窺伺、首鼠兩端者,豈在少數?楚人於南方磨牙吮血,齊人於東方靜觀其變,整個天下,陷入了一種暴風雨來臨前的詭異平靜。
而在這片由權力、鮮血與猜忌交織的平靜之下,更深層的暗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湧。燧燁孤身西行,追尋著那自崤山戰場被引走的龐大負麵能量,以及“幽泉”的真正蹤跡。他沿途所見,秦地邊民皆言西北方向近年異象頻發,地動山搖較往年更甚,夜空時常可見不祥的幽光閃爍,甚至有牧羊人信誓旦旦地說在荒漠邊緣見到了“移動的黑色山脈”與“吞噬光線的深淵”。這些光怪陸離的傳聞,拚湊出一幅令人不安的圖景——“古雍之墟”的蘇醒進程,正在加快。
燧燁試圖聯係“家族”在秦地的暗線,卻發現部分據點已然失去聯絡,殘存的聯絡點也傳遞出信息受阻、活動日益艱難的消息。一股無形的、冰冷的壓力,正伴隨著“幽泉”勢力的活躍,籠罩著廣袤的西陲,仿佛一張大網正在收緊。他意識到,自己此次西行,恐將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凶險,他所要麵對的,可能不僅僅是“幽泉”及其門徒,更是那被“影”所引導、正在從萬古長眠中逐漸醒來的、屬於上一個文明周期的恐怖遺骸。
與此同時,在洛邑那衰頹的王城之中,太廟基座下那些黑暗的顆粒,依舊在無人察覺的情況下,緩慢而堅定地滲透、侵蝕著九鼎所承載的華夏氣運。周王室對此懵然無知,依舊沉溺於最後的體麵與內部的傾軋。而那曾於守藏室中驚鴻一現的偽裝史官,及其所代表的潛伏勢力,也如同暗夜中的毒蕈,在潮濕的陰影裡悄然滋生,等待著發出致命一擊的時機。
禮樂崩壞,不止於諸侯僭越、征伐不休,更在於維係文明存在的內在秩序與精神根基,正遭受著來自內部腐朽與外部侵蝕的雙重瓦解。晉文公的霸業,曾如一道撕裂黑暗的閃電,短暫地照亮了前路,然其光芒熄滅得太快,留下的,是更加深邃的迷茫與更趨近的危機。
燧燁駐足於西行路上的一道荒涼山梁,回望東方。那裡有他守護了無數歲月的文明國度,有剛剛逝去的霸業餘暉,也有潛藏湧動的無儘暗流。他知道,第三卷的故事,將以崤山的血色與西行的決絕作為暫時的休止符。諸侯爭霸的台前戲碼或許暫告一段落,但關乎文明存續的真正較量,那隱藏在曆史陰影之下的、與“影”和“墟”的戰爭,才剛剛進入更加慘烈和關鍵的階段。
星火未熄,然長風烈烈。守望者的征程,永無止境。他轉過身,毅然向著那彌漫著不祥氣息的西北方向,邁出了堅定的步伐。前方,是未知的深淵,也是希望的微光所係之處。
第四卷:帝國暗麵(秦漢三國)預告
曆史的車輪碾過春秋的屍骸,駛入更為壯闊也更為殘酷的戰國時代。最終,西陲的秦國將攜帶著席卷六合的鐵騎與隱藏在王朝背後的秘密,建立起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然而,帝國的光環之下,陰影從未散去。“影”的勢力在秦地經營日久,它們與追求長生、掌控絕對權力的帝王欲望將產生怎樣的交集?巍巍長城與驪山陵墓之下,又隱藏著多少與“古雍之墟”相關的隱秘?
燧燁的守望將步入一個新的階段。他將親眼見證帝國的崛起與崩塌,在焚書坑儒的烈焰與楚漢相爭的烽煙中,繼續追尋“影”的蹤跡,守護文明的火種。而隨著大漢帝國的建立與獨尊儒術,文明的形態為之一變,那潛藏的威脅是否會改頭換麵?直至漢祚衰微,三國鼎立,英雄輩出,亂世再臨,那源自遠古的“文明之殤”的陰影,又將如何在這片飽經滄桑的土地上,投下它最終、也是最巨大的黑暗?
第四卷《帝國暗麵》,將揭開隱藏在宏大曆史敘事背後的、更為驚心動魄的文明守護之戰。燧燁與他那微弱的星火,能否在帝國興衰的輪回與前所未有的危機中,找到延續的答案?
喜歡重生從三皇五帝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從三皇五帝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